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近日,雖說節氣已至立秋,今年的“三伏天”在今天也正式進入末伏,但全國各地的高溫絲毫沒有消退的意思,“高溫津貼”的話題也從立夏聊到了立秋。不少網友反映企業發放高溫津貼不到位,拿西瓜、綠豆湯替代高溫津貼。對此,有網友不禁吐槽:“一碗綠豆湯幾十塊,實在是喝不起。”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舉個“栗子”

作為一名廚師,王二每天的工作環境溫度遠超過 33℃。但是在不同地區、同樣性質的工作單位,他獲得的高溫津貼差距高達數倍。如果王二是在上海某企業食堂工作,那麼他將在 6月至9月這4個月裡,每月領到200元的高溫津貼,共計800元;同樣的工作若是在南京,每個月則有300元,四個月共計1200元。如果是在天津,王二可以拿到上一年他的日均工資的12%作為高溫津貼。不過要是到了重慶,領取高溫補貼首先要按照工作性質是露天作業還是室內工作進行分類,在室內工作的王二,按照室內溫度分三檔設定的標準,能拿到每日不低於5元到不低於15元的高溫津貼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但是

並不是每個高溫下工作的“王二”

都能順利拿到這筆高溫津貼

從建國初期公佈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到 2012 年新出臺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津貼的發放條件看似逐漸明確。實際卻始終徘徊在尷尬的水平:2015年深圳工會調查顯示,僅有62%的被調查者領取到了高溫津貼。

看到這裡,工管家也忍不住想大聲疾呼:“既然有規章制度的保障,錢到底為什麼發不下來?!”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針對這件事,工人們可分為兩類:

一類為了“保飯碗”而不敢維權索要高溫津貼;

而另一類,壓根就不知道還有高溫津貼這回事。

在上海市衡山路的一處建築工地,三名正在砌磚的工人表示公司會發放鹽汽水和冷飲,但是沒有高溫津貼。一名建築工人直言:“農民工有幾個能拿到高溫津貼?”記者走訪的三十餘名戶外工作者中,無一人能準確說出管理辦法中高溫津貼的發放標準,更不清楚高溫津貼屬於他們應得的薪資。當詢問是否想要維護權利時,一些勞動者連連擺手:“這是關係飯碗的事,可不能講。有鹽汽水就行了!”

——部分勞動者“忍氣吞聲”,你的高溫津貼還只是一瓶鹽汽水嗎

(就業與保障 周蕊 林良彥 張一璁 2016.08)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一些用人單位也覺得委屈:“不是我們不想發,實在是公司吃不消!”

從用人企業的角度看,高溫津貼落到每個員工頭上看著不多,但落到企業頭上的總支出卻不少。有企業人士坦言:“我們會在工資當中有一點點補助,大概100多塊錢。考慮到成本問題,我們總共有140名左右的員工,如果按照國家規定,我們每個月要多支出好幾萬塊錢,而六、七、八三個月是我們經營的淡季,企業本身利潤較低,進入高溫天氣我們水電費用等成本反而增加,因此很難達到高溫津貼的發放標準。”

——快遞哥外賣員頻中暑 高溫補貼為何難到位

(現代物流報 林海 2017.8.2)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不過這事兒,還真不能全怪用人單位。“有錢沒處給”和“不給沒人罰”同樣是兩個尷尬的問題。

無論是外賣小哥、快遞小哥,還是農民工,都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從業人員與公司間的僱傭關係也相對較為複雜,這是導致在外賣和快遞行業中高溫補貼的落實困難重重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法規對拒不發放高溫津貼的企業,缺乏有效的處罰措施,這是高溫津貼難以落實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我們瞭解,目前沒有相關的對企業不發放高溫費處罰的,這些企業有可能連勞動合同都沒簽。你不發,對用人單位或企業怎麼處罰,這目前是一個空白。”

——快遞哥外賣員頻中暑 高溫補貼為何難到位

(現代物流報 林海 2017.8.2)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其實沒人罰不要緊,只要敢於扛起維權的大旗,直接走法律途徑也不是不可以。

對於涉事單位,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深入一線,督促用人單位嚴格遵守高溫作業時間要求,重點督促企業按時、足額髮放“高溫津貼”。對於一些搞偷樑換柱的企業單位,要進行嚴厲查處。要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例如,對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企業可考慮將其列入信用黑名單,對其進行曝光,嚴重的甚至可以惡意欠薪罪論處。

——“高溫維權”需要更多剛性

(海南日報 張成林 2015.7.16)

反觀其他國家的高溫津貼,雖然規定清晰明確,但落實的情況究竟如何,我們也無法親眼所見。

澳大利亞沒有標準意義上的高溫補貼。但是,根據澳大利亞商業建築行業的一般規定,如果溫度達到35度,建築工人就需要離廠停工。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如果溫度高達37度,而且在沒有空調的地方工作的話,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美國聯邦勞工安全保健機構要求公司高管和僱主們為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工人提出特殊的安排,例如允許工人有時間塗抹防曬霜、增加值班輪換次數、向工人提供各種防曬防暑工具和充足的冰水飲料。在夏季到來之前,公司高管和僱主要對員工進行高溫工作安全訓練。與此同時,除了對露天工作人員的保護,防暑設施不完善的中低收入家庭也可以在5月到8月間領取到政府發放的補助。

總之一句話:

鹽汽水、綠豆湯可以有

但高溫津貼也要正常發放

工論|都末伏了,你的高溫津貼還沒拿到嗎?

每週工論:

今年夏天,你收到了哪些“高溫津貼”呢?

工管家策劃的新欄目“每週工論”

今天就正式和大家見面啦

歡迎大家點擊文末“寫留言”參與討論

以後的每個週四 工管家在工論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