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這兩天,造物節的一張“神圖”流出。之所以說它“神”,是因為在裡面埋下了戴上高倍放大鏡也數不清的梗。並且,插畫師還在裡面調戲了阿里巴巴的“吉祥物”:

馬雲老師!

要不要試試,看看你能從裡面找到多少個梗!鎖定手機,橫屏點開大圖找梗更歡樂!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來說下背景: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淘寶造物節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第一次把主會場,從室內,放到了戶外;更奇特的是,今年造物節所有的場景、展館,都是沿著杭州西湖景區來搭建、佈置。

這可能也是這張長圖在創作的時候,選擇把西湖作為背景呼應的原因。

而之所以想到要用一張長圖來作為淘寶造物節的預熱,它的靈感來源多少有點機緣巧合。

早在1929年的時候,在西湖邊就舉辦過一個盛況空前的博覽會:

西湖博覽會

當時西湖博覽會被稱為20世紀世界三大博覽會之一,宗旨是提倡國貨、獎勵實業、振興文化,那次有超過15萬件展品亮相。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今年淘寶造物節在策劃的時候,主創人員追溯到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從時間上看,90年前的“西湖博覽會”和90年後的“淘寶造物節”,隱約有種千古一會的緣分。

如今,在西湖邊還有一座西湖博覽會的博物館,裡面藏有一幅《湖山嘉會》的壁畫,是2003年的時候由杭州數名畫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記錄和還原了當年西湖博覽會盛況。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湖山嘉會》

於是,淘寶便邀請到水墨漫畫藝術家鄧輝華先生,創作了這幅能激發起當代年輕人觀賞興趣的《西湖造物圖》,把今年造物節的奇市、宅市、夜市、寶市、博物館等九大體驗區域的位置,都做了提示。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鄧輝華先生在創作現場

這張圖實體長度5米有餘,高0.8米,先由鄧老師用水墨畫出來,再掃描到電腦裡上色。

背面則是鄧老師親筆書寫的每個市的亮點。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從具體的細節內容去看,在這張“神圖”裡:淘寶造物節不僅回溯了中國本土的文化經典,還致敬了不同領域裡的創造精神。

比如魯迅創造了時代思想,李小龍創造了雙截棍技法,邁克爾·傑克遜創造了“太空步”,披頭士樂隊創造了英倫搖滾,草間彌生創造了密集恐懼藝術……

我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差不多能從中找出20個梗。最先看到的是柳樹下,一男一女拗造型的畫面。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這個梗出自周星馳和張柏芝主演的經典電影《喜劇之王》。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關於電影的梗,在裡面還能看到很多。

比如《這個殺手不太冷》《雨中曲》裡的經典畫面,都有做了致敬。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雨中曲》

甚至,連米高梅電影公司的片頭裡那隻“獅子吼”都沒放過。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關於音樂的梗,下面這個應該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它致敬了披頭士樂隊的經典作品裡那張一行四人穿越斑馬線的唱片封面。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還有在“森林造音”的舞臺上,兩位音樂史上無可替代的人物正在表演。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只要提示他們都與“音樂”有關,估計你也能一下就猜出來是誰。左邊那位是邁克爾·傑克遜,右邊那位是“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而在裡面最好猜的,我感覺是和我們童年記憶有關的梗。比如,有80後們就算想忘也忘不掉的“葫蘆娃”。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葫蘆娃想收走的旁邊那位,應該是今年走紅的“旅行青蛙”。

還有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裡的“美猴王”形象。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以及既然是在西湖邊開造物節,那麼致敬經典,肯定也少不了的《新白娘子傳奇》。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藏得稍微有點深,不一定馬上就能看出來的,應該是一些藝術作品梗。

比如下面這個,致敬了中國敦煌藝術壁畫藝術作品裡的《反彈琵琶》。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大草坪上,一群人手拉手轉圈的畫面,對應的是“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創作的裝飾畫《舞蹈》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位於《西湖造物圖》最右邊位置,看起來像是便利店燈箱的畫面上,致敬的是荷蘭畫家弗美爾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除了上面列舉的這些領域裡的梗,在《西湖造物圖》裡,還可以看到一些曾經乃至現在流行於網絡的熱點梗。

比如很多人應該都還記得,大概是在2012年的時候“航母style”結合“走你”兩個字的使用,一度在網絡上走紅。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這兩年的“嘻哈熱”,則帶動了一些swag的手勢。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這裡請注意看,有一個叫馬雲的人混進了年輕人的隊伍!

除了跟年輕人一起swag,馬老師還藏在了另外好幾個角落裡。

比如讓馬老師乘坐熱氣球,扮演《泰坦尼克號》裡的傑克,是要再圓一次馬老師的電影夢嗎?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還有在奇市那裡,他像是一個圍觀的路人。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只是不知道插畫師把他畫在女鬼貞子下面,到底是怎麼想的,是想讓馬老師求一下自己心裡的陰影面積嗎?

不過據說“貞子”這個梗,源自於淘寶上的一個腦洞店鋪,他們家專賣牛皮紙包包,裡面有一款經典的貞子包。

除了我截取出來的這3個地方,馬老師還在其他4個地方出沒了,你要是感興趣可以再去找找。

另外,還有一個跟廣告行業有關的梗。

這個梗我估摸著應該是淘寶市場部負責品牌,或者造物節營銷的同學,軟磨硬泡夾帶私貨要求插畫師加進來的。

就是下面這張圖裡出現的戛納創意節“金獅”獎盃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呃……這裡怎麼又有一個馬雲?

其他我就不再截圖了。

總而言之,淘寶和插畫師在這張“神圖”裡,是費勁了心機,絞盡了腦汁,來調動起你的好奇心。

雖然最終來到我們面前的,只是一張長圖。

但只要細想一想,光是決定要提取哪些經典元素,用什麼樣的畫法來創作,該怎麼樣佈局它們在畫面中的位置,前期所花費的工作量就肯定不會少。

而最難的地方在於如何這些經典元素有機地融為一體,給人創造一種全新的感官。

也就是說,淘寶和插畫師既不能去破壞和惡搞經典,尤其是一些藝術作品和人物的原始形象。

同時又要讓它們在這張畫作裡,呈現出另一種不違和,又被賦予了新意的姿態和樣貌。

從最終的出街效果看,如果淘寶願意在造物節上售賣這張圖的話,我是願意買一張來收藏的。

因為它構造出了一個奇特的“西湖市井”,一個遊走在虛擬和現實之間的“奇幻江湖”。

它也在技術上做到了感官上的平衡,跟著視覺流線去找梗的過程中,會有一種意外發現的喜感和愉悅感。

《西湖造物圖》彷彿也在說,創新不僅是舊元素的新組合,更是舊元素的極致組合。

而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以後,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感染力,把人帶到品牌所創造的語境裡去。

另外,再試想一下,如果這張圖運用多媒體數字影像技術,讓它在巨幕中流動起來。

然後在不同的位置,配上電影原聲、音樂聲、市井喧囂聲……

肯定也會是一種奇觀吧?

也期待今年的造物節,能給我們帶來一種有如奇觀般的體驗。

淘寶出了一張“神圖”,造物節要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