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穩定工作的「八種變招」

安全穩定工作的“八種變招”

安全穩定工作重在始於先兆,貴在防於未萌。只有增強前瞻性,提高預見性,才能把握主動性,提高針對性,催生實效性。

變“聞警而動”為“無事先行”

反思安全穩定工作的薄弱環節,在實踐中往往存在重“救”輕“防”的現象,忽視對苗頭和傾向的分析和思考,不出問題,看不到問題的徵兆和潛在隱患。出了問題,便是舉一反三,總結教訓,亡羊補牢。這種扮演聞警而動的“消防隊員”,被動“補”、“堵”、“滅”的方式方法,影響和制約了安全穩定工作效益。安全穩定工作必須發揮“天氣預報”的預測功能、“預防針”的免疫功能和“保險公司”的意外防範功能,無事先行,思想上把無事當有事看,行動上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看,洞察先兆,把握先機,主動先行,提前預警,防止事到臨頭方知悔。

變“秋知落葉”為“落葉知秋”

秋知落葉,是大自然的一種生態規律,不難理解。但僅憑一片落葉便認定是秋天的到來,未必有些片面。安全穩定工作要煉就“千里眼”的本領和“順風耳”的功夫,凡事先知先覺,對一些顯性的先兆,或隱含的異常反應,要明察秋毫,準確判斷,預測風險,依據現有的事實,借鑑過去的實踐經驗,把握客觀規律性認識,通過辯證邏輯思維,對人的思想和行為做出推斷和估計。通過“一落葉”便知“天下秋”,做出科學的預見,走出安全穩定工作事後主義的泥潭,增強針對性、系統性。

變“馬後之炮”為“事前諸葛”

安全穩定工作之所以有時成為“馬後炮”,當“事後諸葛亮”,多緣於未能事前認真分析安全形勢和潛在隱患。對可能發生的問題估計不充分,對防範對策考慮不同全,對應變措施想法不細密,導致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安全穩定工作必須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上的原則,想可能之事,防可能之患,凡事三思而後行,一步三回頭,超前預想預測,多一些前瞻性的探討,少一點傷感性的檢點,多一些“零事故”、“零案件”的預防,少一點“悔過書”、“悔恨淚”的教訓,真正做到思想穩定工作“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變“治於萌芽”為“防於未萌”

人無完人,事無全優。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這樣或那樣偶然的小問題、小瑕疵,不可避免,但可減少,可以理解,但不予以支持。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如果我們把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慎之又慎,一些小的苗頭就會失去萌芽的土壤,就會阻生於未萌狀態。成敗常取決於細節,安全穩定工作應從細微之處抓落實,禁忌之處見真功,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不為,從偶然預測必然,從個別預測一般,實現“萌芽”到“未萌”的轉變。

變“痛定思痛”為“無病防病”

醫療工作講究“防為上,救為次,戒為下”。安全穩定工作同樣強調的是“重防輕治”,力求達到“制機於先,防範於前”,做到無事想事,無痛畏痛,在預防上下功夫,在療養上見成效,把病因治癒在徵兆期或潛伏期,切實避免服“病入肌理、病入膏肓”的“鎮痛劑”,吃“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後悔藥”,確保安全穩定工作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

變“見著知微”為“見微知著”

現實生活中,個別同志對一些苗頭和傾向重視不夠,認識不足,估計不到,重大輕小,重顯輕微的現象,依戀於顯山露水的工作;還有一些同志對問題“猶抱瑟琶半摭面”,掩飾“包裝”,給安全穩定工作帶來潛在隱患。安全穩定工作必須增強視覺的透視功能、聽覺的擴散功能、嗅覺傳感功能和“第六感覺”,未卜先知,用“顯微鏡”去觀察捕捉問題,用“放大鏡”去正視對待問題,觀人於微、觀事於微、無微不至。

變“瞎子摸象”為“順藤摸瓜”

遵循安全穩定工作的前瞻性、潛伏性、週期性、動態性等客觀規律,合理預測,順藤摸瓜,就能達到事半功倍、水道渠成的效果。安全穩定工作,責任是關鍵,能力是基礎,必須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聰穎練達的頭腦。這樣,才能能認識有規律,判別有依據,實踐有準繩,源頭有活水,才能從正常中找出反常,從靜態中預見動態,從表象中發現真象。

變“後發制人”為“先聲奪人”

反思一些事故案件的教訓,安全穩定工作往往存在著“輕前忙後”的“追尾式”現象,悔於被動處境,激於後期處置,忙於後患處理,應對後果處罰,陷於後發制人的被動局面。安全穩定工作既要有顧後的準備,更要有瞻前的意識,察於先機,測於先知,教於先導,管於先行,警於先例,先聲奪人,將工作重點從“事後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督”上來,有效防止和克服“尾巴主義”。

安全穩定工作的“八種變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