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近日,黑龙江省一位医生向我诉苦。一个6岁的患儿桡骨骨折,入院后择日选麻c臂下手法整复,必要时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签完后,却以没有适合儿童麻醉的药物为由暂停了手术。于是患儿家长在走廊大骂,后到医务科讨说法。医务科的处理结果是患儿转院,费用全退,住院花费1000余元由科室医生全部承担。

“患儿入院前,你知道医院没有适合儿童用的麻醉药吗?”换位思考,站在患儿家长角度,如果我的孩子住院临近手术时突然被告知没有适合孩子的麻醉药,我也挺生气的。所以,这是我本能反应问他的第一个问题。

“我不知道啊,医院的小儿患者手术开展了很多,第一次出现这个问题。各种临床用药应该常备,这也不是临床医生考虑操心的事啊。”这位医生很委屈地说。

这样的委屈确实憋屈。临床药品短缺的“锅”又让医生给“背”了。然而,更委屈的还在后面。

“这种情况错不在医生,医务科为什么要罚患儿的住院费用由医生全部承担呢?”我愈加感到不解。

“理由是患儿家长讨说法越级了!医务科说出现矛盾的处理流程应该是病房大夫负责解释~无果后告知上级医生~上级医生及科主任解释~无果后请示医务科。当时主任在做另一台手术,患儿家长就直接去医务科了。”

原来如此!医务科判罚医生的“罪名”是患儿家长越级反映问题了。对于这样的理由,真特么奇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处理越级反映问题的人呢?难道是柿子捡软的捏吗?

话说过来,在这家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也是够憋屈的。有了医疗纠纷和矛盾后,要先向病房大夫反映,等到无果后才能向上级医生反映,再等到无果后向科主任反映,还是无果后向医务处反映。这一大圈转下来,估计患者不死也疯了。

官僚作风害死人,不仅害了医生,也害了患者。临床药品短缺是这起矛盾的罪魁祸首,药品管理流程缺陷是这起矛盾的关键所在,医务科不去探查问题的罪首和关键,协调相关管理科室解决问题,反而抓着所谓的“患者越级反映问题”不放,一股脑地把所有“锅”都扔给了医生,一罚了之。这种不解决问题而解决医生的“懒汉”做法,不仅害了医生,给临床工作添堵添乱,反而让更多的患者利益受损。

罪不在医生,而最终却由医生买单。这样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并非个例。医院职能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服务保障临床,不是“甩锅部门”,更不是“罚款专业户”。反观一些医院的管理部门,自己“干什么不知道,不干什么很清楚”,遇到临床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时,推三阻四,简单粗暴,伤了大多医护人员的心。

黑龙江医生被罚后,我发了个朋友圈,满屏尽是医护人员的委屈,请所有医院的管理部门听听一线医护人员的呼声吧。


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又有医生因这事被罚!全世界的猪都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