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你好,這裡是雲羽軒說財經與管理。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些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中的經典定律定理以及思維。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大佬們的合影

關於任用:

奧格爾維法則: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僱用比我們自己都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

提出者: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

點評:人家過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皮爾卡丹定理:用人方面一加一不等於二,搞不好等於零。

提出者:法國著名企業家皮爾卡丹

點評:組合失當,常失整體優勢;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鼓勵:

馬蠅效應: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

點評:有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

倒U形假說:

當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時,能把工作做得最好。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了;相應的,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使他完不成本該完成的工作。世界網壇名將貝克爾之所以被稱為常勝將軍,其秘訣之一即是在盃賽中自始至終防止過度興奮,而保持半興奮狀態。所以有人也將倒U形假說成為“貝克爾境界”。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和多得林。

點評:激情過熱,激情就會把理智燒光;熱情仲的冷靜讓人清醒,冷靜中的熱情讓人執著。

關於信息:

沃爾森法則:把信息和情報放在第一位,金錢就會滾滾而來了。

提出者:美國企業家s.m.沃爾森

點評: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決於你能知道多少。

塔馬拉效應:

塔瑪拉是捷克雷達專家弗·佩赫發明的一種雷達,它與其他雷達的最大不同是不發射信號而只接收信號,故不會被敵方反雷達裝置發現。

點評: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無以藏。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調研

特伯論斷:在數字中找不到安全。

提出者:美國經濟學家w.s.特伯

點評:數字是死的,情況是活的

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個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r.摩斯科

點評:刨根得根,問底知底。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預測:

羅傑斯論斷:成功的公司不會等待外界的影響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而是始終向前看。

提出者:美國IBM公司前總裁P.羅傑斯

點評:只想隨波逐流,難有理想彼岸。

薩蓋定律:戴一塊手錶的人知道準確的時間,戴兩塊手錶的人便不敢確定幾點了。

提出者:英國心理學家p.薩蓋

點評:若選錯誤參照,必無正確比較。

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

點評:不拓心路,難開視野。視野不寬,腳下的路也會愈走愈窄。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監督:

小池定理: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東西不放。

提出者:日本管理學家小池敬

點評:自我陶醉不易清醒,自以為是不喜批評。

赫勒法則:當人們知道自己的工作成績有人檢查的時候會更加倍努力。

提出者:英國管理學家H.赫勒

點評: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況下,監督才會成為動力。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協調:

氨基酸組合效應:組成人體蛋白的8中氨基酸,只要有一種含量不足,其他7種就無法合成蛋白質。

點評:當缺一不可時,一就是一切。

米格25效應:

前蘇聯研製的米格25噴氣式戰鬥機的許多零部件與美國相比都落後,但因設計者考慮了整體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應急反應等方面成為當時世界一流。

點評:所謂最佳整體,乃是個體的最佳組合。

磨合效應:

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

點評:要想達到完整的契合,須雙方都做出必要的割捨。

職場掌握這些頂級思維,助你事半功倍

關於計劃:

列文定理:那些猶豫著遲遲不能做出計劃的人,通常是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把握。

提出者:法國管理學家P.列文

點評:如果沒有能力去籌劃,就只有時間去後悔了。

弗洛斯特法則:在築牆之前應該知道把什麼圈出去,把什麼圈進來。

提出者:美國思想家W.P.弗洛斯特

點評:開始就明確了界限,最終就不會做出超越界限的事來。

吾為凡間子,何處覓長生,每天更新世界財經與管理經驗,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