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玉管家和田玉每天准点聊玉~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你可知道就在这本中国第一奇书中记载的玉石产地共有149处;声名远播的《康熙字典》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中国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就在这样一本字典中各种玉名则多达173种。

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当塔里木大漠的长河落日率领着罗布泊的孤烟追逐到准葛尔魔鬼城的风铃落照之地时,从漫漫黄沙古道驼铃的回响中,从西域辉煌历史的烟尘里,和田玉已经从遥远的故乡来到了中原商殷王朝,谁可曾想到这一来就有了几千年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故事。

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河,孕育了纯天然、高品质的籽玉,这些由巍巍昆仑山上掉落的小石块经过天然的搬运、翻滚、磨砺、氧化等一系列的作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鹅卵或片或圆的形状,细腻温润的质地,柔和油润的光泽,再加上淡淡的纹、弯弯曲曲的线条,或浓或淡的皮色,深深浅浅的色彩,如云似雾,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细糯柔白玉石上的那些黑、褐、红、黄各色各样、深浅不一的皮色,有的整片覆盖,有的斑驳陆离,还有的可能只是局部的零星一点,这就是色彩的赏心悦目!然而,皮色之美不等于玉石之美,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和田玉的本质不在皮,也不在色,而在于玉质的感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润”。

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和田玉晶莹美丽、秉性高雅、温润光洁、表里如一而成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追求,并视之为圣洁之物,作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它记录着千百万年关于沧海桑田的故事,日升月落、风霜雨雪,皆在它的故事,凝视着它仿佛与古今交流,神游于历史的长河里。那每一道的纹理,便是故事的梗概。和田玉仿佛是被大自然轻描淡写的雕琢,看似漫不经心却意味深长。正是“石不言最可人。”

生不用封万户侯 但愿一识和田玉

时至今日,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随着精神需求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热衷于收藏或者购买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品位的物品。和田玉的收藏爱好者大多是富有才情、心思缜密、性情内敛豁达而又气度非凡的君子。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底蕴的影响,“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和田玉’”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