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銷量上漲,我們生活變差了?

最近的涪陵榨菜業績大好一事,引發了大家對於“消費降級”的一陣熱議。消費降級是什麼,簡單點就是貴的東西買不起,那就用便宜一點的東西。歸納起來也就一個字:窮。

沒錢點外賣了,那就乾脆來點榨菜,再配上一包泡麵和一瓶二鍋頭。恰逢最近泡麵銷量又上漲,二鍋頭大戶順鑫農業淨利潤增長了70%以上,種種跡象好像真的表明我們消費水平開始出現降低了。

這裡出現了兩個爭論的焦點,一隊人馬認為都沒錢吃飯了,吃榨菜是降級的行為。而另一對人馬認為涪陵榨菜的銷量上升,恰恰是消費升級的表現。為何?因為過去吃的都是小攤小販所賣的無牌榨菜,現在更趨向高品質的涪陵榨菜。

榨菜銷量上漲,我們生活變差了?

同理某些低價的網購平臺,通過整合了原有的低端消費群體,將低價消費與互聯網模式進行整合,實現對消費人群的分化。

小白對此先不做結論,就舉幾個關於我們生活的例子。

這些年什麼漲的最厲害?不用想肯定是房價。而這一代年輕人,趕上了快速發展的好時代,卻也遇上了物價飛漲的問題。工資只漲一兩千,房價卻飆升了好幾倍。房價飆升,苦的自然是中產階級的人。低層人民溫飽問題還沒解決,房子問題暫時不會考慮。高層的人更不用說,房子早已到手好幾套。

房貸、車貸等的壓力讓中產階級喘不過氣,卻又感嘆無能為力。尤其是對於工作為管理與行政的人來說,壓力更為巨大。工資低先不說,隨時隨地可能面臨被裁的風險。這樣一來,就不得不做“消費降級”的準備。

榨菜銷量上漲,我們生活變差了?

因此對於這類人來說,選取價格更低的商品,初心更多是為了節省開支。那麼從這個層面來說,毫無疑問是“消費降級”。

其實“消費降級”不是人們最為恐慌的,更擔心的或許是對未來經濟增速的擔憂。房價好不容易有平穩的跡象了,工資的增長卻要面臨減緩。這樣一來,貧富差距無疑將會越來越大。

買房就快買不起了,租房又要出問題。前段時間的自如、蛋殼哄抬房價一事,又讓人們隱隱對未來租房產生了擔憂。

消費降級與升級兩種說法,其實本就應該與出發點作掛扣。

榨菜銷量上漲,我們生活變差了?

如果是因為追求物美價廉的產品,轉而放棄對奢侈品的要求。那無疑是公眾消費理念的提升與轉變,減少對身份地位的需求,轉而對實用性作出更高的打算,這是消費的升級。

因此網上也有人出了一組數據,不僅是榨菜和泡麵銷量的增長,同時增長的還有休閒旅遊和美容等其他服務消費。這樣一看,人們的生活水平好像不是下降了。

但如果是因為沒有多餘的資金用於購買較貴的產品,不得不以更低的價錢滿足對生活的需要,那無疑就是消費降級。

其實究竟是消費降級還是升級,只有此刻的你,才最瞭解自己!

榨菜銷量上漲,我們生活變差了?

這裡是財經每日說,用通俗的話語,剖析社會熱點。

你們對“消費降級”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