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希望你也喜欢我呀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于正的新剧《延禧攻略》至开播以来就频上热搜,不仅捧红了魏璎珞,也美化了许凯。


之所以说捧红了“魏璎珞”,是因为在中国电影报道控诉吴谨言团队耍大牌前,我都不知道吴谨言就是魏璎珞。换一句话说,在我这里,吴谨言还没有大火,更别谈什么火了就飘了一说。


而说美化了许凯,也完全是因为在傅恒火了之后,即便演员许凯被爆出“家暴”,也还有很多脑残粉争先恐后的说一句“来来来,家暴我吧”。


这些都在意料之中,可是因为角色而上升到演员本身,那真是太蠢了。


其实“耍大牌”事件刚上热搜的时候,我就有注意到。只不过那个时候为了贡献播放量,我跟室友刚看完一遍《延禧攻略》大结局,对魏璎珞的印象也保留在一个字“爽”,爽到我开始忽略剧情的玛丽苏,开始忽略演员本身。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或许这部剧里,于导的风格变了,技巧也变了,但是他的水平还是没变。毕竟于正只是于正,于正也只能是于正。


有人说:人生哪有100%的幸运呀,像魏姐这种靠双嘴巴就想一路飙升的人,在职场里,恐怕连实习期都过不去。


但我们愿意去追剧,并不是为了看她如何上位,而是看她跟傅恒究竟能多虐。


的确,把一个历史宫廷剧活生生演成都市狗血爱情有点难以启齿,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强大的主角光环里,延禧攻略确实教给了我们一些道理。


比如,人只有先学会自爱,才会有人爱你;

比如,没人可以真正的帮你,要想自卫你只有独立;

比如,你可以善良,但你不能委屈自己等等。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我一直都没有关注中国电影报道的微博,因为任何领域的官媒都是一样的套路,他们心怀着整个圈子,所以他们从不戴以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任何人,也不抱以恶意的态度去点评任何人。


可想而知,这样的官媒,一旦把事情放到台面上,一定是忍无可忍了。


微博里有句评论说的挺对的:一出事就把责任推给团队,25号的事情,央视官博凌晨才发,给了三天时间,艺人本人及团队都没有任何反应,也不怪官媒发微博点名批评还置顶呢。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就像官媒微博上说的一样:一直以来,《中国电影报道》特别关注青年演员的培养和发展,爱护每一个德才兼备的演员。


尊重别人的工作,尊重别人的时间,是一个青年演员最基本的素养。


他们深知每一个演员的不容易,所以当吴谨言及团队道歉后,立马回复:这是第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点名批评青年演员。希望我们的善良能触动你们的进步和成长,从艺路上德为先。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说实话,像吴谨言这类的青年演员很多,他们沉淀多年,却因为一点点的私心,错失了最佳机会。


许凯刚被爆出”家暴“的时候,身边就有很多人跟我说:“许凯才23岁,如果没有这个事,他肯定会更火的。”


我说:“没有如果,人啊,总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要想人不知除非已不为。”


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出头,但如果你在为了那天而熬着,那我真的希望,你能够再坚持坚持。否则,等到那天真正到来,你会发现: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放弃了机会。


“明天”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一辈子很长,也很短。作为魏姐的忠实粉丝,我是真的希望吴谨言能够抓住机会,珍惜机会。


无论你现在是低潮还是巅峰,都希望你能保持初心,给粉丝一个榜样,也给这些年自己的努力一张完美的成绩单。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最后,附上一张昨天热搜“吴谨言空降爱奇艺大厦”的美照,未来可期。

吴谨言“耍大牌”:我刚喜欢魏璎珞,还没来得及去喜欢吴谨言

“ 往期回顾

后来,连安然无虞的走在路上都成了奢求


水深火热中的山东寿光,挺住。


每天都跟你聊天的人,绝不是突然的喜欢你


女生寝室堪比后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