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會有「偷瓜賊」?原來在湖南還有這種過節的方式

中秋节会有“偷瓜贼”?原来在湖南还有这种过节的方式

中秋小長假馬上就要開啟了。又到了 " 賞花、賞月、賞秋香 " 的時節。不過,如果你在湖南過中秋節,有可能會遇上中秋夜間到人家地裡偷瓜摸棗的 " 偷瓜賊 ",不用打 110,這可能不過是湖南人在用獨特的方式在過節罷了。

在湖南很多地方的民間傳統習俗中,中秋節偷瓜寓意 " 偷瓜得福 "、" 送瓜送子 "。中秋節夜,人們要相互鼓勵去偷南瓜。如果被主人發覺,說明你遇到了好運,主人也以此為樂,預示家有福氣,來年豐收。

中秋節流行偷的瓜,有的地方是冬瓜,有的地方是南瓜,也有兩者皆送的。有的習俗是偷得南瓜後,再送給新婚夫婦或久婚不孕夫婦。因瓜內有 " 籽 ",與 " 子 " 同音同意,故稱 " 偷瓜送子 "。" 南 " 與 " 男 " 諧音,因此最好是偷得南瓜。

為什麼中秋節要偷瓜呢?這要從瓜字說起,瓜,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吉祥物。" 瓜 " 字是個象形字,由於瓜的形狀難以辨認,古人造字時,就連帶把瓜蔓、瓜須也畫了出來,從秦篆瓜的書寫,仍然可以看出瓜的形狀:上面、兩邊是瓜蔓、瓜須,中間部分是果實。大小瓜累累結在長長的藤蔓上,象徵子孫繁衍,相繼不絕,因此,後人常用作賀婚、賀人子孫不斷。很明顯," 偷瓜送子 " 亦為此寓意。從清朝開始,中秋 " 偷瓜 " 成為一種在民間頗為流行的新習俗。

在湖南雙峰、湘鄉、新化、武岡等地流行流行 " 偷瓜送子 " 習俗。如武岡 " 有些鄉村用冬瓜或蓮藕喬裝嬰兒,放鞭炮送至孕婦床上,以兆生子。"《雙峰縣誌》載:" 舊時,有的趁月色到鄰居菜園裡偷個大冬瓜,用紅綢子包好貼上宮花、選個相貌端莊的小孩抱著,尊一位賢老帶隊,送到久婚未孕的婦人床上,用被子蓋好,祝福早生貴子,叫‘送瓜’ "。有的地方流行送南瓜。如漣源、寧鄉等地把偷來的南瓜," 穿上衣服,裝扮成娃娃模樣送去。" 送南瓜隱寓:" 取南音同男,及瓜瓞綿綿意。" 偷瓜送子習俗曾在梅山區域廣泛流行數百年,《漵浦縣誌》載:" 此俗相傳迄今已 230 多年,仍盛行未衰。"

有為自己偷瓜求子的,如那些婚後長年不育或是求子心切的婦女,中秋夜潛入別人菜園偷摘瓜、芋,以兆生子。舊時,安化一帶 " 中秋 …… 婦女祈嗣者,或至園圃探瓜為驗,謂之摸秋。" 主人即使發覺也不會罵賊,傳說越罵,偷瓜者的身體越健康。所以,有的偷瓜者會故意弄出些聲響使主人知道,討些罵聲。有的地方光是偷瓜還不行,還得從自家偷出鐵鍋以及油鹽碗筷,將偷來的瓜果煮吃才靈驗。

風俗歸風俗,傳說歸傳說,不過南瓜、冬瓜這些瓜類在秋季成熟,中秋宴全家團圓,少不了大魚大肉,吃些南瓜、冬瓜可增強飽腹感,減少脂肪的攝入,也不失為一種養生之道。

來源丨紅網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