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跑路,爲什麼開發商跑路讓人最痛心?

同樣是跑路,為什麼開發商跑路讓人最痛心?

跑路,這是近年來頻頻見到的一個詞。這是一個貶義詞,這個詞,我們其實不想看到。

跑路一詞出自於閩南話。閩南語中本字為"走路",走,古原意為跑、逃跑,即普通話中的"跑路"。意思是指因做了壞事而被警察通緝、或是因某些原因(如欠錢、負債等)而被黑道分子追殺(或被地下錢莊追討金錢)、或起了貪念想把(非法)集資據為己有,而不得不逃走,先閃避一陣子,類似這種情況下的"逃跑"就叫做"跑路"。也因此該詞含有貶義。

印象深的比較火的跑路是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的神曲,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下:浙江溫州浙江溫州 江南皮革廠倒閉了,浙江溫州最大皮革廠,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王八蛋王八蛋黃鶴老闆 吃喝嫖賭吃喝嫖賭,欠下了欠下了3.5個億 帶著他的小姨子跑了,我們沒有沒有沒有辦法辦法 拿著錢包抵工資工資,原價都是100多200多300多的錢包 統統20塊,20塊20塊統統20塊,統統統統統統20塊,黃鶴王八蛋王八蛋黃鶴 你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人。

當然這首神曲的宣傳和營銷意義已經大於了黃鶴跑路本身,歌曲火爆的原因是,朗朗上口,博得同情,黃鶴不地道,帶小姨子跑路了。但是歌詞的結尾是這樣的:你你你不發不發工資工資,你還我還我血汗錢,還我血汗錢。

同樣是跑路,為什麼開發商跑路讓人最痛心?

還我血汗錢,這道出了所有跑路的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跑路者拿走了無辜群眾的血汗錢。這裡邊的跑路的有收了鉅額動感單車押金,跑路的動感單車老闆;有收了裝修款而跑路的裝修老闆;有募集了幾億幾十億的P2P老闆;有收了首付款不知去向僅留下一片爛尾樓的開放商。總而言之,這些跑路者帶走了無辜群眾的血汗錢。

那麼這些跑路者有哪些不同呢,為什麼開發商跑路最讓人痛心呢?

資金鍊斷裂是所有跑路者跑路的根本原因,收來的錢遠遠趕不上支出的錢,或者在預算上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沒有新的融資渠道和方法就只能溜之大吉。當然這種情況在國外並不多見。

另外就是一些人故意而為之,老早就想好了跑路的事情。並且每一步都是按照跑路的思路來設計,壓根就是大騙子,遇到這樣的騙子,消費者可要睜大了眼睛,不要因為回報率高,或者東西便宜而上當受騙。總而言之三句話,合法又合規,便宜沒好貨,收益率高風險大。

江南皮革廠黃鶴跑路了,苦了他的老婆和孩子,當然還有他妹夫。受到經濟損失的是皮革廠的員工還有廣大的供應商。皮革廠的員工損失的或許是半年的薪水,供應商損失的或許是一兩批貨款。

共享單車老闆跑路了,損失的是用戶沒人數百元的押金,損失的是風投公司數億的投資。

P2P平臺倒閉了,損失的是投資人的血汗錢,這些錢可能是閒散資金,可能是將來為兒女準備的學費,也可能是養老錢。

開發商跑路了,損失的則是買房人全部的家產,這些錢是省吃儉用的得來的,這些錢是全家人湊來的,這些錢是親戚朋友借來的,這些錢還可能是高利貸貸來的。很多人把一輩子的存款留給子女,為的是給兒子買房娶媳婦,很多人把養老錢拿出來,為的是交一個首付,在中國,房子的意義太過重要,而房價又高高在上,買房真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全部心血。

所以,開發商跑路最讓人痛心,他們跑了。可能購房人的一切都沒有了。

同樣是跑路,為什麼開發商跑路讓人最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