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9月23日,蓝天白云,天气晴好。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节日气氛浓,从空中俯瞰“祝福祖国”大花篮,格外壮观。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今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花坛顶高17米,篮体高15.3米,篮盘直径15米,花坛底部直径50米。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篮体南侧书写“祝福祖国,1949-2018”,篮体北侧书写“欢度国庆,1949-2018”。

让我们从多角度仔细看看花坛的细节↓↓↓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近30年来,每逢国庆,天安门广场都要“梳妆打扮”一番,而华美的国庆花坛是最夺目的装饰。

重大国事,往往能在国庆花坛中找到标志性元素。可以说,天安门广场上花坛的变化,已成为记录时代发展的注脚。

这样的国庆花坛,你见过吗?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86年

这是天安门广场上首次出现花坛,共用去各类花卉10万盆。图为园林工人正在布置孔雀开屏花坛。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87年

中央花坛中心摆设34米直径的大梅花形图案,周围是13个直径13米的小梅花图案,象征党的“十三大”召开。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88年

1988年,距离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还有两年。天安门广场上出现吉祥物“熊猫盼盼”造型花坛。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3年(北晚新视觉网图)

天安门广场中央花坛首次出现巨大的人造喷泉,此后多年一直沿用这个设计。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4年

1994年是建国45周年,以“团结奋进,振兴中华”为主题,摆花25万盆。沿用中心喷泉,四周装饰鲜花的造型。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6年(北晚新视觉图)

1996年,距离香港回归还有1年。天安门广场出现主题为“喜迎回归”的六边形宫灯造型花坛。宫灯内胆如走马灯,旋转图片为香港维多利亚湾,宫灯基座上设有以日为单位的倒计时钟。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7年

从1997年开始,中央花坛以“万众一心”为主题。除了中心巨型喷泉,周围还分布了15个小型喷泉,各水池间用如意花卉相连接。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7年

同年,一组名为“万紫千红”的花坛亮相天安门。这是巨型鲜花插花技术的首次应用。发展到后来,“花篮”代替“喷泉”成为中央花坛的主要造型。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9年

1999年是国庆50周年,由于阅兵活动的需要,天安门广场不再另设花坛。图为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1999年

阅兵式结束次日,以参与阅兵的34辆巨型彩车为主景,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摆设花坛。象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台湾欢聚一堂,普天同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0年(视觉中国图)

2000年,继续采用“一大四小”的传统布局。中央为“万众一心”喷泉花坛,四角各设一个主题造景花坛。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1年(视觉中国图)

2001年国庆,广场中心的“万众一心”花坛直径达72米。外围一圈环形喷水池,心形图案紧紧围绕四周,寓意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2年(新华社图)

国庆广场摆花,多年来一直沿用一个中心花坛,围绕4个造景主题花坛的形式。而2002年,是采用“一大四小”传统布局的最后一年。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3年(北晚新视觉图)

2003年,天安门广场两侧首次以连续的画卷造景,分别组成“长江三峡”、“万里长城”两幅山水长卷,一改传统的中央花坛,搭配四个造景花坛的布局。

图为抗击“非典”胜利设计的“众志成城”广场花坛造型。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3年 (北晚新视觉图)

2003年,中央花坛也首次采用立体造型。16个放射状花瓣设计为架空立体骨架,改变了过去平面花坛高处俯瞰效果好,游人平视效果差的问题。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4年(新华社图)

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4年东侧花坛自北向南由缀花日晷、神舟五号及发射塔、高科技符号等组成,共同体现我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图为2004年广场花坛出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造型。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5年(北晚新视觉图)

2005年,广场中心的“万众一心”主题喷泉花坛,东西两侧造景花坛分别以2008年奥运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5年(北晚新视觉图)

这是2005年国庆天安门场的奥运主题花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6年(新华社图)

这是2006年广场中央的“万众一心”主题花坛,主喷泉喷高38米,周边花坛呈螺旋式分布。东、西侧花坛主题与奥运相关。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6年(北晚新视觉图)

2006年国庆,以福娃和鸟巢为主景的奥运主题花坛亮相天安门。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7年(新华社图)

2007年国庆,广场中央依旧沿用“万众一心”主题喷泉花坛的设计。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7年(新华社图)

2007年的奥运主题花坛,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地,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为主景造型。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8年

2008年,天安门广场花坛于7月底亮相,经历奥运会、残奥会、国庆,前后持续近3个月的时间。这将是1986年天安门广场首次设立花坛以来,摆花时间最长的一次。图为奥运会期间的广场中心花坛。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8年(新华社图)

2008年天安门的中心花坛,用宫灯替换奥运期间的奥运会徽造型。在不同时期,广场花坛突出不同的主题,奥运期间以奥运会会徽为主景,残奥会期间主景换为残奥会会徽,国庆期间主景布置为大型宫灯。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09年(新华社图)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由于举行阅兵式、群众联欢的需要,天安门中心花坛首次只设立一个,大大缩小了搭建花坛所需的时间。

从10月1日国庆联欢晚会结束撤场,到10月2日凌晨5时30分花坛摆放完毕,架设这个“普天同庆”花坛仅用8小时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0年(新华社图)

2010年,以“花开盛世”为主题,通过立体花卉装饰出一朵巨大的牡丹,包围一座音乐喷泉,寓意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1年(新华社图)

2011年,中心花坛为一只大红灯笼,灯笼上嵌着“中国结”,底部则装饰由花草组成的祥云图案。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2年

2012年,广场中心花坛回归花篮主景,以红黄两色为主打,花篮外围,装饰祥云图案。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3年

2013年国庆,广场中心花坛是主题为“祝福祖国”、顶高18.2米的巨型花果篮。

以清代画家丁亮光作品为灵感来源,结合传统水墨画手法,绘制的片片竹林代表“祝”,篮盘外侧雕刻的“蝠纹”代表“福”,运用传统寓意的手法诠释“祝福祖国”的含义。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4年(北晚新视觉图)

2014年,中央花坛主景仍为花篮,配有“中国梦”字样。天安门和长安街各处花坛还首次采用了3D打印技术,提高细节清晰度。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5年

2015年,沿用大型花篮的造型,在花材选取上首次采用包括牡丹、月季、梅花在内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6年 京报网 张宁/摄

2016年天安门广场花坛继续沿用中心花篮形式,篮体镶嵌“祝福祖国”及“欢度国庆”。

壮观!俯瞰天安门广场崭新“大花篮”,33张历史照定格记忆

2017年(京呈 图)

由于花篮造型观赏性更强,与周围景观的配合度更好,能够更加明确体现国庆“祝福祖国”的效果。2017年天安门广场花坛沿用中心花篮形式,篮体镶嵌“祝福祖国”和“喜迎十九大”。

哪一年的天安门花坛你最喜欢?

给你留下最深记忆?

记者:宋佳音、张力 摄影:宋佳音

部分图片:北京日报资料图库、北晚新视觉网、新华社、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