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Day2

当火车驶近拉萨的时候,海拔已经降低了很多,周围也再见不到那戴着白帽的雪山。

沿途有很多装甲车在路上跑,很多藏民屋顶的四角插着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类似高粱或者旗子类的装饰。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火车放慢又行驶了许久,终于停靠在拉萨站。我走下火车,来到月台之上,没走几步,就感到脚下有些发虚,这里海拔3600多米,还是会有高原反应的。

出了站,没了顶棚的遮挡,火辣辣的阳光直射过来,十月的拉萨平均气温十几度,比起华北平原来要低10度,但这肆虐的阳光还是晒的我脸生疼,我算是多少理解拉萨为啥叫日光城了。

与众人告别后,我直奔预定好的那家客栈。这家客栈位于布达拉宫后面不远的地方,位置还算可以,反正拉萨市区也不大。

放下行李后,大概两点。屋里不透风,这时我头疼的比较厉害了。来之前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提醒我初来乍到,尽量不要沾水,不要洗澡,不要洗头。我就躺在床上缓了一会儿。过了一个多小时,头没那么疼了。我就出去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面,走在路上仍感到双腿软绵绵的。

拉萨天黑比北京大概晚两个小时。我闲来无事,就绕过布达拉宫,去前面的广场逛了逛。偌大的广场空空荡荡,游客稀少。后来我从租车的司机口中得知,即便是国庆黄金周,来西藏旅游的毕竟也只是少数,根本没法跟中东部省份相比,而且今年来拉萨旅游的不及往年的1/3,据说是经济不景气所致。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去布达拉宫需要提前一天预定门票,在黄金周期间,布达拉宫一天仅放几千张票,且一个人一年之中只能来一次。

反正今天没什么事情做,就在附近闲逛很久,然后欣赏一下布达拉宫的夜色,回去睡觉。这个时候,我已经没有任何高原反应了,活蹦乱跳的像个狍子。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Day3

今天早上起来,按照导游提示,到了布达拉宫指定地点(这是我唯一一次有导游陪伴的时候,没办法,导游费是门票套餐里包含的,否则可能买不到票)。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经过层层关卡,终于跟着导游来到了布达拉宫里面。布达拉宫起先是政治中心,后来发展成政教合一,下层白色建筑是行政办公场所,上层红色建筑是宗教场所。关于布达拉宫的介绍就不多赘述,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许多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塔葬是西藏最高规格的丧葬形式,那些灵塔,根据各世达赖喇嘛生前功德的大小,也有大小之分。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整个布达拉宫内部给人的感受就是里面光线昏暗,藏传佛教氛围太浓。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一位可以开光的老喇嘛,我们问导游如果开光的话给人家多少钱合适?导游说,一般给一二百意思意思吧。

逛完布达拉宫,已是中午时分,走马观花逛下来大概2小时多一点。和我一同跟着导游的是一个旅游团,大家统一从布达拉宫的北面下山,我是散客,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就自己先行下山。这时那位藏民导游小姑娘疾走两步追上我,跟我闲聊起来,还问我接下来去哪里。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布达拉宫北面眺望拉萨

我说下午去罗布林卡。她建议我说,如果时间有限的话,不建议你去罗布林卡,罗布林卡和布达拉宫都是达赖理政之所,罗布林卡是夏宫,布达拉宫是冬宫,逛一个冬宫就够了。

我听从了她的建议,取消了去罗布林卡的计划,从山上下来,吃了屉牦牛肉包子,就直奔八廓街和大昭寺了。

俗话说,不到大昭寺,不算到拉萨。来到大昭寺门外,外面都是磕头拜佛的虔诚信徒。我买票进去后,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马观花看了一个大概,大约一个小时,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那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了。站在大昭寺金碧辉煌的屋顶上,可以眺望远处的布达拉宫。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大昭寺前永远那么香火鼎盛

从大昭寺出来后,我去了旁边著名的八廓街,又叫八角街。很多披着红色僧袍的喇嘛和无数的游客在转街,我逆着人流而行,贴着街边,躲躲闪闪,非常不便。后来我才恍然大悟,人家都是按顺时针绕着大昭寺转圈,祈福消灾,就我这个奇葩按逆时针转,还纳闷不已呢!

不管怎样,逆就逆了,我逆了几百米,来到了那幢著名的黄房子跟前,这里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小情人玛吉阿米当年居住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家咖啡馆,一只慵懒的猫在窗沿和屋顶上游荡。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著名的黄房子玛吉阿米

我不知道仓央嘉措是如何不知不觉火起来的,反正很多女文青都喜欢来到这里拍照留念。我几年前倒是买过仓央嘉措的一本诗集,我对藏文化不了解,不知道他的诗优美在哪里?倒是那些译成汉文的诗充满了美感,譬如“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而当今流传最广的那几首诗,都是冒名的,根本不是仓央嘉措原作,如著名的《见与不见》《那一世》。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里面安放的各世达赖的灵塔中,唯独没有仓央嘉措的。因为他是一个另类,一个奇葩,是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种。他背叛了宗教,被康熙废黜,押送京城途中,于青海之滨圆寂,留下了一串串动人的传说和诗歌。(一个说法是仓皇出逃,不知去向)。

我听朋友说起西藏的牛角梳很好,牦牛角制作,梳头发不起静电。我就在八廓街的饰品和纪念品店里挨家挨户的寻找,终于找到几家卖牛角梳的,对比一番,买了几把。

买完牛角梳和牦牛干,已经是傍晚了。我没继续逛下去,就回到了客栈。今天我用一天时间逛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已经很充实了,明天一早就要离开拉萨,直奔“西藏的江南”——太阳宝座——林芝了。

Day4

行李已经在昨晚收拾好,今天一早起来,退房后打辆车直奔拉萨东汽车站。这里有大巴车直达林芝首府八一镇,路上要八个小时,将近一天时间,所以我特意起了个大早。

来到东站,发现这里拼车去林芝很方便。拼车虽然贵点,但能节省两个小时。我就没去站里坐车,直接上了一位藏民小伙儿的车,踏上了318国道。

在车上我遇到了一位石家庄的哥们儿,这位哥搞工程的,长的很敦实,来西藏一年了。他初来西藏时,高原反应特别厉害,一个多星期后才适应,所以听说我没反应时,他还挺奇怪。

这哥后来告诉我一个回程省钱之法,别说,我采用他的方法,还真给省了几百块钱。我原计划是从林芝飞重庆,重庆飞北京。他说,你飞什么北京啊,你飞石家庄,然后坐高铁回北京。我一查,艾玛,去石家庄的票价竟然便宜约800。他得意洋洋的对我说,我经常研究怎么回去省钱。

318国道经常修,今年又是大修,大部分路段的沥青路面都铲掉了,坑坑洼洼,极其难行,能颠簸死人。全程下来,我坐在车上一步没走,手机的计步器竟显示走了一万多步,我这还算好的,还有颠两万多步的。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到处都在修路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路上都是施工标语

昨天下过雨,有时山上的雨水能流到路面上,更加泥泞难行。遇到塌方,等几个小时都是正常的。我看到几个骑行客,包的严严实实,一身的泥水,艰难跋涉,这个时间段骑行川藏线,真不容易。

在路上我们遇到了一头牦牛,这头牦牛似乎要过马路,司机放慢车速,等牦牛通过。这牦牛慢吞吞的走到马路中间,司机正要开车绕过,谁成想这货一掉牛头,又开始往回走,还冲着我们摇尾巴,嚣张之极。司机只好停车,又看着这货慢吞吞,大摇大摆的原路返回。几米宽的路,这货前后走了足足有一分多钟。

没办法,川藏线上的牦牛被司机们亲切的成为“黑毛警长”,它们经常卧在马路中间晒太阳,按喇叭也没用,还真拿它们没辙。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川藏线最高点,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

走了五六个小时坑洼路,最后一段林拉高速可以通行了,上了修好的林拉高速,车子飞奔起来。这里距离八一镇还有100多公里,还要一个多小时。这里海拔已经降到了3000,两侧的山明显秀气起来,空气也湿润起来,跟拉萨的干燥完全不一样了。

汽车贴着尼洋河而行,尼洋河是林芝的母亲河,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于八一镇汇入雅鲁藏布江。我预定的酒店就正对着尼洋河,听说风光非常美,我倒是很期待,也许能应那句诗——“开窗放入大江来”。

终于到了八一镇,八一镇是个很小的镇子(那是相对于中西部而言,这样的小镇,放在地广人稀的西藏可算是人口、经济、文化、地理方面的重镇了)。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首府八一镇的空气很好,小城也很干净

我下榻之处就在距离汽车站不远的地方,几分钟就走到。

到了酒店前台办好入住,我来到房间里。果然视野不错,窗外就是滚滚的尼洋河水。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藏地手记二:佛光照耀日光城,走进藏民的精神中心

尼洋河水

放下行李后,去火车站附近的汽车租赁公司办好租车手续(这期间发生了好多故事,以后再讲),晚上沿着尼洋河谷散散步,明天就要去波密县了。

(随便写写,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