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本文閱讀價值: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農業發展政策,今年更是將鄉村振興戰略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為此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整理了世界發達國家(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發展農業的先進經驗,將其精華打包成世界農業發展的七大趨勢與十大方向,系統地展現給關心農業、從事農業的讀者們,以供借鑑參考。

一、世界農業發展的七大趨勢

趨勢一:規模化——企業兼併、整合將成為新常態

農業向大型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是世界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集團型的大型企業通過品牌加盟、資本或其他要素的聯合,打造旗下生態,通過跨地區、跨行業的大整合實現飛躍。單型體的農業企業則通過兼併、收購、控股等方式,迅速成長壯大。從世界農業的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大型化、集團化的發展勢頭在所難免,資源整合與大型化有利於提高農業市場的競爭力和產業帶動能力,從而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獲得一席之地。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二:集約化——告別粗放的過去,迎來高效的未來

提高農業資源的利潤率是世界農業發展的主要訴求。集約化是針對粗放農業而言的,因為農業的利潤率相對偏低,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資源或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和收益,是世界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同時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應當優化核心業務流程,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集約化管理水平,才能綜合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科學利用土地與農產品深加工正成為集約化的重點。比起其他國家,我們國家的土地利用率還很低,農產品深加工能力也很低,因此,農產品深加工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農業企業要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確保口糧、飼料用糧和種子用糧的前提下,要重點發展糧食的深加工產業。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三:科技化——信息化、自動化締造農業現代化

農業增長將更多地依靠科技支撐。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增長主要依靠資源開發和消耗,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現階段農業的發展,不是靠擴大耕地面積或增加化肥和農藥投入,而是靠農業科技進步,而自動化、信息化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高新技術在農業上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由資源型向科技型轉變成為必然。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於由資源依賴型向科技推動型轉變,充分發揮科技在集約降本、增產提質、轉化增值、提升拓展方面的潛力,使農業發展由粗放型經濟增長向集約型經濟增長轉變,是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四:生態化——低炭的環境、綠色的產品,時代的訴求

生態環境與食品安全的治理,是世界農業發展的主流。過去的數十年中,為了更大的發掘農業產能,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變林地為耕地、過度捕撈,對整個生態環境平衡造成了負面影響。除了環境受損以外,食品安全也受到一定的影響,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環保意識的提高,新農業的發展方向將更加趨於環保,生態農業將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發展生態農業是世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最迫切的訴求。如何在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中,投入資源能源少,各種資源利用率高,生產的商品或服務多,而廢物最少,汙染最輕,甚至無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使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基礎上,是世界農業產業化的主要趨勢。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五:服務化——向服務業轉型,世界農業的大勢所趨

農業分工日益細化,與農業相關的服務業逐漸興起。大型農企展開產業鏈縱向一體化的同時,農業的產業分工也存在日益細化的趨勢。位於產業鏈上旁支上的服務型業務與部分外包環節正在逐漸興起,這些曾經的中小規模企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閒農業正在悄然崛起。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急劇增加,為了緩解都市生活的壓力,人們渴望到農村享受暫時的悠閒與寧靜,體驗鄉村生活。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景觀優美,農業經營類型多樣,農業文化豐富,鄉村民俗風情濃厚多彩,在我國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六:品牌化——品牌運作是提升附加值的必然之路

品牌運作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必然選擇。銷售渠道的變化要求新農業產品必須具有一定的品牌特徵,以適應現代渠道的銷售模式。為達到生產效率的提高,農業生產規模化是長期趨勢,隨著農業人口數量逐漸減少,土地流轉政策逐步放開,規模化已經成為可能。品牌是提升農業企業利潤水平的利器,從而帶來更高的議價能力。

現代化渠道的建設是適應品牌化運作的要求。農產品的終端銷售不再限於傳統的農貿市場,更多的進入了商超渠道,甚至是電子商務渠道,在這樣的銷售終端轉變中,其流通渠道也變得更加扁平,“農超對接、農電對接”正在成為農產品流通渠道的轉變方式。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趨勢七:國際化——整合國際資源,展望中國農業的未來

利用國外優勢資源、先進科技、管理模式,顯得尤為迫切。農業“走出去”是一個大戰略,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在充分依靠科技解決我國農業生產資源短缺的同時,實施農業“走出去”,利用國外的先進科技和管理模式,解決我國農產品供需平衡,增加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機會,尤為迫切。

“走出去”戰略有助於緩解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資源短缺日趨突出,對糧食、油料、棉花等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實施“農業走出去”,利用國外資源是解決農產品供需平衡的重要舉措。以贊比亞、莫桑比克為例,兩國土地和水資源都相當豐富,85%以上土地尚未開發,租金相當低廉,平均1公頃1年1美元,贊比亞一次可租99年,莫桑比克一次可租50年,而且到期可以延長。如果我們放眼世界,就會驚訝地發現,很多海外資源可供互補利用。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二、世界先進農業的十大發展方向

方向一:基因農業——從微觀領域拓展農業邊界

基因農業的概念:生物基因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領域。基因農業是指利用DNA重組技術、克隆技術等生物技術培育新的、安全的食物。

基因農業的意義:初科優勢極大地拓展了農業的範圍。生物技術突破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及初種之間的界限,實現了界間轉移,極大地拓寬了生物界初科優勢及其利用。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二:工廠農業——淡化工業與農業的邊界

工廠農業的概念:高效集約化生產。工廠化農業是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技術(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方式,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是集約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超前農業生產方式,是農業先進設施與高度技術規範的集約化規模經營的生產方式。

工廠農業的特點:科技化、集約化。工廠農業把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先進農藝結合起來,農業生產由體力到腦力,成為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非常有前景的領域。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三:數字農業——優化利用每一寸土地

數字農業的概念:集約化和信息化的農業技術。指在地學空間和信息技術支撐下的集約化和信息化農業技術。具體地講,數字農業技術系統是以大田耕作為基礎,將信息化技術定位到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

數字農業的意義:高效整合利用了每一寸土地。從播種、施肥、灌水、田間管理、植物保護、產量預測到產品收穫、運輸、貯存管理的全過程實現數字化,全部應用遙感、遙測、遙控等先進技術,以實現農業生產的精細作業,使每寸土地都得到最優化利用。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四:網上農業——優化整合農業產業鏈

網上農業的概念:利用電腦網絡開展農業信息技術服務,將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滲透到農產品的生產、管理、收穫、運輸、貯存管理的全過程,將線上與線下互動起來,系統地指導農業生產的方式。

網上農業的內容:充分整合利用氣候、土壤、水與物種等環境資源信息、生產資料供求信息、農產品生產、流通、價格信息、科技、教育、政策法規等信息,系統地提升農業的生產效率。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五:生態農業——可持續、生態、環保

基本概念:利用大自然的生態循環,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以科學原理為指導,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間的依存關係,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和培植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汙染,形成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的農業實踐。

基本內容: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很小,附合可持續性的理念。循環農業核心理念是把傳統“資源— 產品—汙染排放”的“單向單環式”的線性農業, 改造成“資源— 產品—再生資源— 產品— 再生資源”的“多向多環式”與“多向循環式”相結合的農業綜合模式。生態循環農業減少了向環境中排放的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或破壞很小的農業, 是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農業模式。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六:綠色農業——無汙染、無公害、純天然

綠色農業,就是充分節約地利用自然資源,生產和使用時對環境無害的一種技術。包括:綠色動植物農業、白色農業、藍色農業、黑色農業、菌類農業、設施農業、園藝農業、觀光農業、環保農業、信息農業等。在具體應用上我們一般將 “三品”,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稱為綠色農業。加入WTO後,國際市場對農產品的高品位、高質量、優品種和無毒無害無汙染農產品的要求使中國必須走綠色農業發展之路。

綠色農業有三大基本內容。一是指充分整合利用生物的多樣性;二是人、環境、自然與經濟的和諧統一;三是指生產無汙染、無公害的各類農產品,包括各類農業觀賞品等等。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七:都市農業——城鄉一體化的未來藍圖

都市農業是指緊密依託並服務於都市的農業。都市農業是位於大都市經濟圈以內,以適應現代化都市生存與發展需要而形成的現代農業。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閒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誌,以農業高科技武裝的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於一體,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

都市農業包括:觀光農業、技術農業、莊園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旅遊農業;技術農業:設施農業、精細農業、農業高科技園等;莊園農業:都市農莊、葡萄酒莊等。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八:海洋農業——向海洋要空間

海洋農業的概念:向海洋要效益的農業。由於陸地資源的日漸缺乏,人類目光開始轉向海洋,開始在海水中種植經濟作物,這類農業稱之為海洋農業。

海洋農業的特點: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在原有的捕撈、養殖和加工基礎上利用海洋生物鏈各環節資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海水生產能力,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九:沙漠農業——向沙漠要空間

沙漠農業是運用先進科技向沙漠延伸發展的農業。沙漠農業以以色列為典型代表,以色列是一個沙漠面積較大的國家,發展沙漠農業成為其發展農業的主要戰略,以色列大量運用滴灌技術向沙漠發展,創造了人均生產總值1.7萬美元的奇蹟,是世界各國改造土壤沙漠化學習的榜樣。

沙漠農業表明科技就是資源,就是生產力。在嚴重缺水地方使用溫室栽培和滴灌技術進行農業生產,滴灌技術使蜘蛛網似的逆水管能夠做到哪裡有綠色,哪裡就有滴水灌溉。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方向十:太空農業——孕育農業的未來

太空農業的核心價值:培育農業新品種。利用太空的無重力環境研究和培育農作物新品種,是太空農業發展的核心價值,太空農業與基因農業的結合是非常有前景的發展空間。例如,美國用這種方法培育出的大豆可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

太空農業的發展意義:孕育可觀的未來。太空環境將會使植物種子出現顯著變異,如稻穩變長、籽粒變大、抗逆性增強等,這種變異將會創造出眾多的新物種,為現代農業孕育著可觀的未來。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鄉村振興:世界農業發展先進經驗精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