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言之苦: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難言之苦: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本文閱讀價值:中國有七億農民,農村資源貧瘠、經濟貧困,生計所迫,大量的農村人口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城市謀生。青壯年的農民在城市務工,老弱病殘留守在農村,這是農村的現狀,農村正在枯竭!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工,不得不面對進退兩難的窘境:居高不下的房價與微薄的工資收入,想留,留不下來,想回,也回不去!儘管國家近幾年出臺了一系列農村振興政策,但是對大多數農民群體來說還是靴搔癢、杯水車薪,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中國的財富分配體系呈現金字塔結構,其底層主要是農民工群體,農民工群體承受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最大代價。

上世紀90年代,農業支持工業,國家將建設重心聚集在城市,發展城市就需要資源與資本,國家拿不出錢,只有從廣大的農村收取農業稅(提留),來支持城市的發展。

接下來又是發展沿海城市、發展中西部城市、打造新型城鎮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資源一直向城市聚集,農村基本上被荒廢,對於大多數農民群體來說,基本上就沒有感受過社會主義的好。

反之,城市人口則在過去幾十年的城市化紅利中沾了光,深切地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好,其主要收益就是房子,如:單位分房、還建房、拆二代等,大多數城市人口在早年就以很小的代價解決了居住問題,條件好的家庭還購買二套房,囤積幾十套房的房哥房姐也不在少數。

按馬克思的差級地租理論,城市土地與經濟的關係,人口越往城市聚集,城市土地價格就越貴,後來的人口解決居住問題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

這意味著,國家抽乾了農村資源支持了城市發展後,隨著農村經濟的枯竭,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城市討生活,到了城市,不但沒有得到城市的反哺,還要承受城市人口N多倍的代價解決住房問題。

只能說,農民兄弟心裡苦啊!

本來積貧積弱的農村,缺少政策的支持、缺少資本的投入,農民也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來到城市,也只能做點建築工地之類的體力活,拿點微薄的工資收入勉強度日,怎敢奢談買房置業?

難言之苦: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在中國的文化屬性中,房子被賦予著特殊的含義,房子是在城市生存的必需品,房子是結婚的必需品!

沒有房子,就難以在城市立足,工資減房租後,就成了月光族;沒有房子,結婚就成了奢望,大量的農二代只能終身打光棍!

在城市難以留下來,回農村總可以吧?回去,也沒有那麼容易,農村只有老弱病殘留守,農村經濟幾近枯竭,回去做什麼養活自己呢?更何談發展?

尤其是新生的農二代群體,回鄉種田一無農技手藝,二也不願意從事繁重的農業勞動,只能無奈地漂泊在城市。

據2017年人社部的統計,中國農民工人口總數有2.87億,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合理造就了這一龐大群體,現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在農村,但是漂泊在城市,回不了鄉的農民工群體,也許更應該被關注,被振興!

難言之苦: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難言之苦:其實農村人心裡最苦的是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