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医院被骗欠债百亿,千万别占便宜做看不懂的生意


千家医院被骗欠债百亿,千万别占便宜做看不懂的生意


当下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各种商业模式创新让人眼花缭乱。

凡事有利弊两面,这一方面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诞生了数不胜数的骗术和套路。

前段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长租公寓事件中,不少长途公寓都用了暗藏隐患的金融创新。

这些长租公寓和网贷平台合作,以租赁合同为基础,让租客和网贷平台签订按月分期贷款合同。

相当于网贷平台先替租客支付给长租公寓一大笔房租,这笔钱实际上变成了租客的贷款,之后每月看似在缴纳房租,其实是在还贷。

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长租公寓无法按期给房东付租金,房东自然就会把房子收回来。

但租客是和网贷平台签订的分期贷款合同,即使被房东赶出来,他还是要按期给网贷平台还款,否则就会影响到个人信用。

杭州某长租公寓的租客们就遭遇了这样的窘境,许多人损失数万元。

如果这样的套路升级为企业版,是企业而不是个人遭遇这样的事件,损失还要严重成百上千倍。

最近上千家医院遭遇了类似的套路,被骗欠债百亿。

四川一家县人民医院相关人士称:“我们欠了7000多万元设备租赁款,按一年收入1000万元,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还清。”

黑龙江一家县中医院院长说:“说好的设备都没到,我们签了一个亿的设备,一年毛利润才1000多万。”

坑了这些医院的公司叫远程视界,不少医院至今也没搞清楚,为什么会突然背上几百万到数亿元的债务。

北京远程视界集团成立于2013年1月,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设备销售商。

公司从最开始只有眼科业务逐步扩展到心脑血管、肿瘤、妇科、耳鼻喉、呼吸、中医及护理等等。

2016年远程视界实现年收入60亿元,纳税6亿元,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8.8亿元投资。

辉煌的业绩背后,是远程视界新潮的商业模式,它既不生产设备,也不投入资金,而是靠一种所谓医联体O2O商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远程视界与医院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三方合同。

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出资方,资金到达远程视界的账户上,再由远程视界去购买设备,发货给医院。

医院不用掏一分钱,只要提供场地,本来医院需要承担的设备租金则全部由远程视界担保垫付,而且医院五年后就坐拥昂贵的设备和成熟的科室。

远程视界还承诺报销患者医保之外的治疗费用,公司只要求事成之后跟医院分成新增的收入。

“他们就占我们一个地方,承诺医院零风险,我们觉得就算不赚钱也培养了人才,5年以后设备还归医院。”陕西宝鸡一家县级医院院长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说。

表面看,远程视界这种模式是它出资提供设备让医院免费使用,然后对新增收入进行分成。

实际上远程视界更像一个资本游戏,它先找到一些专家和大医院合作,免费提供设备,这一步是真实运作的。

然后以此为背书,招募各地的代理商,代理商缴纳代理费后,享有远程视界在本地医院的代理权。

远程视界在全国招募了4000多位代理商,按照省、市、县、院分级,代理费少则数万元,最多的达400多万元。

在代理商的大力推销下,许多医院和远程视界达成合作,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三方租赁协议。

虽然远程视界向医院承诺医院不用掏钱,但按照租赁合同,医院是承租人,租赁公司是出租人,远程视界是设备供应方。

租赁公司将设备款打到远程视界账上,远程视界采购设备送到医院。


千家医院被骗欠债百亿,千万别占便宜做看不懂的生意


虽然远程视界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但表面上,医院仍是第一还款责任人。

而且所有医院都是在合同签署的当天就开始计算设备租金,即使是在设备没有到位、没有产生收入的情况下。

2017年年初,远程视界资金链骤紧,随后它称资金链出现问题,拒绝支付设备租金给租赁公司,也拒绝发设备给医院。

租赁公司收不到租金,于是按租赁合同发起诉讼,几乎每天都有融资租赁公司起诉公立医院的民事案件和仲裁在各地开庭。

法院支持了租赁公司的诉求,因为租赁公司拟定的格式合同内容对医院非常不利。

很多医院在没有收到设备的情况下,都被要求签了收货确认书,如果只是民事诉讼和仲裁,医院基本上会是败诉方。

全国因远程视界模式欠下租赁公司巨额债务的医院有近千家,他们作为第一还款责任人,不得不为此买单,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不少医院连设备都没见到,就背上了一大笔债务,这就有点像长租公寓资金链断裂后,租客们被房东赶出房屋,但还要向网贷平台每月还款一样。

融资租赁公司也知道医院吃了哑巴亏,但医院有还款实力,现在只能通过起诉医院,让医院还款解决。

远程视界通过资本运作,靠代理商的关系,用公立医院的名声,套租赁公司的钱,让这三方来围着他转。

这次事件给所有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光口头承诺没有风险没有用,最后法院看的是合同。

对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合作,一定要仔细想一想,自己何德何能,凭什么这样的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在错综复杂,如雾里看花的商业世界,如果没有一双慧眼,务必离那些看不懂的生意远一些,哪怕因此少赚一些。

即使有些确实是机遇,不是骗局,但你看不懂的话,这样的机遇同样注定不属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