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聯合,爲三輪車和低速電動車正名發聲,定性是第一步!

近日,低速電動車和三輪車問題可謂是佔據全國各大媒體頭條。一石激起千層浪,久久不息。而這些,對行業來講可謂是喜憂參半,讓人言不知所以,己不知所言。

三輪車、低速電動車是應運而生,不可全盤否定。此次針對三輪車、低速電動車問題,直接喊話相關部門,制定出因地制宜的相關標準,對該行業進行規範管理,制定相關政策和規範。

多家聯合,為三輪車和低速電動車正名發聲,定性是第一步!

“目前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的企業總產量已經從超過上百萬輛,由於銷量較大,還形成了一條與之相關的產業鏈。”各大城市針對低速電動車和三輪車都作出相關政策,權力下方才是正經事!

多家聯合,為三輪車和低速電動車正名發聲,定性是第一步!

既然老百姓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那麼監管才是面臨的主要問題,而政府應當邁出積極出臺標準進行監管的第一步,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者一刀切行政。

多家聯合,為三輪車和低速電動車正名發聲,定性是第一步!

工信部曾明確提出“發揮地方人民政府在低速電動車治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的指導意見。

目前,在山東、河南等三輪車產銷大省也均已出臺地方性管理規範,並在此過程中培育出了具備實力的低速電動車和三輪車企業,實現了低速電動車和三輪車產品及技術的不斷優化升級,促進了產業良性發展,這也為三輪車、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下放地方政府提供了現實的參考依據。

只有中央政府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對產品、路權、上牌、用戶等相關方面做好規定,並根據實際國情,對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管理自由,才能使低速四輪車、三輪車更好的為億萬國民服務,同時促進產業本身的良性發展。

當然監管的前提,依舊要回歸到標準出臺,多家聯合,首先給它定性。這才是當務之急。有了標準,才能有解決之道!

總體來看,一切都在向著規範的方向發展。在市場剛需的基礎下,在權威媒體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低速四輪車、三輪車行業必將迎來規範化的升級發展,行業也將登上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