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到周末了

早上醒来之后

又狠狠地补了一觉

……

然而很多人

悲催的发现

睡了回笼觉之后

非但没觉得神清气爽

反而觉得头昏眼花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回笼觉为什么越睡越累?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睡完回笼觉起床后会感觉到很累,甚至出现头晕、头疼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睡眠时间过长所致,也就是睡多了,影响到了人的精神和体力。

在睡眠时,血液循环减慢,养分和氧气对脑的供应大为减少。睡眠过长,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因而活动能力减弱。

睡眠过多,又使肌肉、筋络组织的活动减少,肌肉从血液得到的氧气和养分也少,所以就变得松弛无力,自然就感到疲倦。

而且,过长时间的睡眠易使血管收缩过度,拉扯神经末梢,进而引发头痛,这是大脑制止睡眠进一步进行的方式,也是导致睡多了头痛的主要原因。

回笼觉虽然能够补充睡眠、恢复体力,但也不应持续时间过长。

睡觉时间越久越易引起疾病?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长时间睡眠,会破坏人体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心脏一歇再歇,最终造成心脏收缩乏力。这样一来,稍一活动,就会心跳骤增、疲倦不堪、全身乏力,人也只好躺下休息,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身体逐渐衰弱。

同时,经过一夜睡眠,卧室的空气在早晨之时最为污浊,这些不洁的空气之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如果继续大睡,会对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还会造成人的记忆力和听力下降。

除此之外,贪睡还会降低人的肌肉张力。起床后往往会感觉到腿软、腰骶不适、肢体无力等。而且由于不能按时就餐,肠胃需要进行饥饿性蠕动,久而久之会损害人的消化功能,诱发胃炎、溃疡等疾病。

影响睡眠质量的坏习惯

除了睡觉时间过久会觉得很累,质量不高的睡眠也会让我们在起床后觉得困乏无力,那么影响我们睡眠质量的习惯你知道吗?

01

睡前饱餐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会不断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能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02

枕头过高

从生理角度来讲,枕头高度以8~12厘米为宜。

枕头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入大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昏、眼皮浮肿。

枕头过高,会影响呼吸道,易打呼噜,长此以往,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影响穿衣效果。

03

储存睡眠

人体不能储存睡眠,为了熬夜而先多睡几个小时,对人体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其实,人体只需要一定质量的睡眠,多睡不但睡不着,对健康也是无益的。

04

枕着手睡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睡时两手枕于头下,除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及酸痛外,还易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返流性食道炎。

05

蒙头睡觉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由于夏天天气炎热,大家睡觉多开着空调,许多人害怕头部着凉,喜欢用被子蒙着头睡觉,殊不知,以被蒙面易引起呼吸困难,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缺氧,造成睡不好觉,易做噩梦。醒后则会感到头晕、乏力、精神萎靡。

06

透支睡眠

有的人喜欢熬夜之后再补觉,但生物钟紊乱引起的不良后果是无法避免的,会导致白天困倦,精力不集中;晚上失眠,无法入睡。一照镜子,好像老了好几岁。

如何拥有良好睡眠?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01

保持卧室安静、黑且暗

黑暗的环境会促进松果体产生褪黑激素,这种激素正是控制昼夜循环的。用厚重的窗帘隔绝外界光源,借助风扇或者白噪音掩盖恼人的声音。

02

保证床只是用来睡觉的

避免在床上工作、付账单、读书或者看电视。如果你希望只把睡觉这件事和你的床联系起来,那么在床上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熟睡。

03

控制好自己的胃

无论太饱或者太饿都会干扰睡眠。别在临睡前吃大餐,或者饥肠辘辘不得入眠。

如果真的很饿,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点心,可以触发大脑血清素的释放,有助放松身心。

试试全麦饼干或者一碗麦片,搭配牛奶或一小份火鸡肉,这些食物富含氨基酸,同样促进睡眠。

04

不喝浓茶、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每天过量的咖啡因,即使不在睡眠时间发挥影响,也会导致睡眠不规律。

05

不要睡眠时间过长

睡眠不足是一种不好的睡眠习惯,而睡眠时间如果过长,其实也是一种很不好的睡眠习惯,这样不仅让人越睡越困,生物钟被打乱,而且对胃部造成损伤,最重要的是,睡眠时间过长还会使人容易发胖。

周末的“回笼觉”为啥越睡越累?

总之呢,我们都不是“睡美人”,睡得再久也补不回来熬夜的“伤”,反而不利于健康。

所以按时休息,保证良好睡眠质量才是精神充沛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