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京援藏縣長帶拉薩最窮縣奔小康 拚命三郎遇車禍十天後才知骨折

點擊 ↑ 藍字 ↑ 關注

平谷組工

舍小家、顧大家,

援藏幹部們克服高原反應,

克服重重困難,

不忘初心、信念如炬、援藏前行,

以赤誠之心,

錘鍊黨性,服務百姓,

奔赴到祖國人民需要的地方。

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

北京援藏縣長——張振生。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北京援藏縣長帶拉薩最窮縣奔小康

5月10日,張振生在去拉薩開會的路上出了車禍。一輛小汽車與他的車相撞,雙雙彈出了安全氣囊。張振生只覺得腦袋震了一下,然後就發現副駕駛車門已經變形,車頭也冒了煙。在確認肇事方沒有受傷後,他留下司機處理現場,自己則攔了一輛出租車,匆匆趕去開會。張振生最終及時趕到了會場。十天後,他拍了片子才知道,兩根肋骨斷了。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真情援藏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張振生是拉薩市尼木縣副縣長,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幹部。尼木,藏語的意思是“麥穗”,寄託著富饒的願景。

而實際上,這個距離拉薩市只有130公里的縣,卻是拉薩最貧窮的地方,經濟總量在各縣區排名墊底,2015年全縣的一般性財政收入僅為5560萬元。

2016年7月,來自北京平谷的張振生踏上了援藏的征程。此前,他甚至沒有聽說過尼木這個名字。直到來到了拉薩,他才第一次在地圖上找到尼木縣的位置。拉薩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當雄苦,尼木窮。”當雄和尼木,是當地兩個條件最艱苦的縣。其中,尼木縣位於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半農半牧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做了多年信訪幹部的張振生明白,迎接他的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不管它窮不窮,咱都得把脫貧攻堅的工作做好,讓老百姓在2020年都奔小康。”在拉薩休整了五天,張振生來到了尼木。車子沿著318國道行駛,張振生從車窗往外望去,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一往無前,讓他陷入了沉思。

在尼木,張振生分管的是衛生、食藥、水利等方面的工作。尼木縣全縣僅3.6萬人,5000多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任務艱鉅。剛到兩個月,張振生便和貧困戶央宗結了對子。這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六口之家,央宗的母親66歲,她下面有四個孩子,家裡只有六畝青稞地。四個孩子中,老大多布拉已經18歲,輟學後沒有工作。這個家庭要想脫貧,光靠送油送面是不行的。

為了瞭解情況,張振生三天兩頭地往央宗家跑。做家訪的時候,他常常要在兜裡放幾塊巧克力。“幫扶戶家裡四個孩子,帶著糖果可以拉近彼此間的感情。”果然,小小的巧克力起到了大作用,央宗被張振生的誠意打動,同意孩子去縣城上班。張振生給多布拉買了幾套新衣服,還給了他幾百元錢,親自把他送到了工作單位。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奔向小康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在尼木縣,北京援藏的成果遍地開花。在卡如鄉,北京的“溝域經濟”實現落地,當地結合緊靠318國道的優勢,建起了“格桑小鎮”,試水旅遊業。

81歲的德慶白珍阿媽是村裡釀造青稞酒的好手,通過發展旅遊業,她家開起了“老阿媽青稞酒坊”,一個月能賣酒300多瓶,每月還有2000元的房租入賬。而在一年多前,她家還幾乎是零收入。

在卡如鄉加納日農牧民綠色專業合作社,種起了100多畝的平谷大桃。這是尼木縣委常務副書記,同樣來自平谷的援藏幹部趙金祥的手筆。當地幹部介紹,這些桃樹長勢良好,今年已經部分結果,預計明年可以畝產500斤。因為西藏獨特的氣候特徵,這些桃子的口感甚至要優於平谷大桃,可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增收近8000元。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在縣城附近的林崗村,北京援藏資金為搬遷農牧民建起了二層的藏式民居。原先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14戶農牧民搬到了擁有廚房和衛生間的新家。53歲的丹真患有痛風,手上全都是痛風結節,失去了勞動能力。如今住在寬敞舒適的房子裡,離醫院也近了,這讓他非常滿意。他以前的房子將會被打造成特色民宿,他每年還會得到一筆可觀的分紅。

取得這樣的成果,除了有當地幹部的支持,也離不開援藏幹部的付出。援藏兩年多,張振生瘦了16斤。如今的他練成了一個技能,每到一處,就能根據身體反應準確地估算出當地的海拔。雖然身體上還是有些不適應,但他的心和當地群眾緊緊連在了一起。

今年,張振生幫扶的貧困戶央宗一家搬到了拉薩市的扶貧搬遷點。央宗在物業做清潔工作,多布拉和弟弟格桑次仁也有了新的工作,一家人的經濟狀況大大改善了。央宗一家的變化,讓張振生覺得更有幹勁了。

“我來尼木,幫助當地脫貧是我的工作。”張振生說,他沒有什麼豪言壯語,就是想把脫貧攻堅的工作做好。“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個人,這就是我的目標。”

往期回顧:

“平谷組工”微信公眾號是平谷區委組織部唯一官方微信平臺。我們將擇優推送組織系統優秀事蹟、先進典型、體會文章等給全區黨員群眾學習參考。我們在這裡歡迎您的來稿!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來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10-89981752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pinggu_zugong

「关注」北京援藏县长带拉萨最穷县奔小康 拼命三郎遇车祸十天后才知骨折

長按識別,關注平谷組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