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爲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在那個吃5毛錢咪咪蝦條的童年時代,TVB簡直就是我對都市生活的幻想源泉。

地鐵、咖啡館、健身房……在中環街頭高樓大廈裡穿梭自如,在歐洲美洲大洋洲上空飛來飛去。還有那些漂亮有品位的TVB女主角,她們活得有自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打拼。

小時候的OL夢,就是從港劇開始的。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從《創世紀》到《縱橫四海》,從《歲月風雲》到《絕代商驕》,對於我們這些迷弟迷妹來說,股市風雲,重組併購……這些對於金融市場的最初印象,都是TVB給的。

就連TVB自己也當了一回商戰劇的主角:去年,TVB經歷了大股東回購、神秘公司突襲收購、大股東提高回購價、神秘公司放棄收購等系列跌宕起伏的劇情。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跟我一樣看港劇長大的一代,diss現在的TVB水平,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這不,在《創世紀》開播的19年後,TVB祭出殺器《再創世紀》,希望藉此喚起80、90後商戰片的記憶,捲土重來。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這次,製作方選擇了2008-2018年這個時間段,展現香港商場的風雲變幻。

除了一些敗家富二代,翻身做主人的打工仔等傳統劇設外,TVB這次也與時俱進了一把,加入了很多大陸元素:


比如周柏豪演的程凱,傑克蘇光環全給他,APP、O2O,超級電池、智能家居,做啥都能成,成功就跟鬧著玩似的。

海報上的口氣就挺大的。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網友們也紛紛開始diss這個不靠譜人設。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好了,話風收一收。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近一年來比較良心的TVB商戰大戲的金融知識點。

知識點1:累計期權

首先,描述一下《再創世紀》整個故事的大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爆發。


美國私人銀行雷曼兄弟宣佈破產,企業受到了多米諾骨牌式的影響,美股大幅度下跌,全球金融海嘯爆發,波及全球金融。

這個時候,人人都在拋貨,然鵝電視劇裡的天蔭集團(香港財富排名第一的龍頭老大),卻反常買入高額累計期權。

why?

因為他們賭,美國一定會救市。

那麼,知識點來了。

累計期權,是一種以合約形式買賣資產(股票、外匯或其他商品)的金融衍生工具,是投資銀行(莊家)與投資者的場外交易。累計期權的合約當中設有“取消價”和“行使價”。

以某股票為例:某股票現價是100元,我們合約中設定的取消價為110元,行使價為90元,這時我們可以用折扣價95元不斷買入股票。如果股價上漲到取消價110元,我們就不能再用折扣價買入。如果股價下跌到低於行使價90元,我們就不得不以行使價90元買入雙倍甚至四倍數量的股票,直至合約期結束。


說白了就是一場豪賭。這個在它的英文名中就可以看出。

Accumulate(諧音)=I kill you late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再創世紀》中的富二代就是買了大量累計期權,後來美股崩盤,只能被強行平倉,股價大跌,引起股災。

知識點2:迷你債券

如果你覺得累計期權投資門檻太高了,離我們的生活好遙遠,那麼這部劇的另一條金融主線:迷你債券,就是普通投資者身邊很容易遇到的啦。

迷你債券其實是一種高風險、結構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往往被刻意包裝成為一種定期有息、單一到期日的“債券”產品,銷售方把它分割成小份,投資成本低,於是被稱為迷你債券。

迷你債券的投資門檻小,回報率高的特性,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者購買,但是他們卻忽視了其潛在的風險。在電視劇中投資者就受到了欺騙。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再創世紀》的故事,除了展示一些金融知識和背景,金融世界的險惡叢生,也顯露出來。

這可能就是TVB商戰劇的好看之處,除了利益的鬥爭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人性與資本的較量。

而我們懷念那些曾給我們啟蒙的港劇,也無非是懷念那份最終正義勝利的感覺——世界很大,小小的我也仍可以過上嚮往的生活。


關注雅其金融平臺,貸款、信用卡、理財一手掌握。

今年為止最好的港劇,背後的賺錢邏輯你知道嘛?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一鍵進入詳細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