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推理與漫畫是島國極其強悍的文化部分,西岸良平的同名原著漫畫兼具推理與妖怪元素,擁有一個比之宮崎駿筆下更為綺麗也更為危機的另類世界,而對於愛情圖景,島國也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勾勒,《血疑》《東京愛情故事》《一公升的眼淚》《在世上中心呼喚愛》《彩虹女神》《大約在雨季》《情書》……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每一代觀眾都有各自淪陷的故事,導演山崎貴鏡頭下的電影《鎌倉物語》則是在奇詭中講述催淚愛情的佳片,同樣讓人淪陷其中。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開往黃泉的“江之電”銜接兩界,令人在無限風光之中,感受追尋愛情過程中的美不勝收,卻一路走來,有著防不勝防的危險,儘管每個趕去團聚的人都滿懷憧憬,但並非所有參加零元旅行團的人都能倖免於難,安全躲過被坑的命運一樣,儘管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最後往往還是被套路了。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是的,影片最先搭建了一個用以團聚的全新黃泉世界架構,“團聚”這一功能讓人對黃泉,感到驚豔與感動,而幽靈、妖精、魔怪、神佛混居於古都鎌倉之中,更是帶來價值觀的碰撞——幽靈申請、生命能量、“思念能量”、魔界轉生套餐……發現了嗎?這裡並不是是非之地,反而與現實情境息息相關,而且每個人都躲在自己的身份之後,漫步其中,解構著真愛與習慣的非難,以及“能量”為王的暗黑情緒。而每種行為又都被置換成對等產品——你有消費的能力嗎?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因而看《鎌倉物語》最多的感受,還是奇詭背後與現實相關聯的寫實性,看似不可思議,其實,都是讓人可以一再回味的心靈雞湯,優子夫人以及癱瘓的丈夫是第一對踐行者,癱瘓代表著愛情的受困,雖然在影片中,兩人以共赴黃泉的“相聚”為這份堅持的愛情帶來暖心的結局,有人說這是愛情面臨死亡時的態度,但細想之下,我覺得這更像是貧困愛情的最好結局——就是讓癱瘓的愛情去死。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大概也是讓讓窮神成為角色的原因吧,窮神或死神並非是來改變他們生活狀態或者肉體的存滅,他們針對的目標是愛情本身——是愛情在貧困時,再消亡結束時,呈現的狀態。如此,突然離世因為不放心妻子與孩子化身蛙妖的本田,最終選擇放手,讓新的追求者去守護她這件事,也可以看著青蛙王子的暗黑版——並不是所有的青蛙王子都會被拯救,太醜,還是早點放手的好。

我們不一樣,看《鎌倉物語》這日系語境下的暗黑愛情圖景

影片講述故事的過程眼花繚亂,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但主題卻又簡單至極,帶著世俗淺薄卻又雋永深刻的意味——如果把那個能力超強的天頭鬼,置換成現實世界中站在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的成功者,故事是不是就顯而易見了一些,一個屌絲如何戰勝“巨頭”贏得愛情,看著確實令人熱血沸騰呢!

或許和你想的並不一樣,但這確實是對這部影片的一些觀感與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