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教育基地介紹之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

  • 兩萬五千裡的長征的結束,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傳播了黨的思想和重要綱領,創造了偉大的長針精神。這一場艱苦卓絕、舉世聞名的戰鬥,大渡橋橫,金沙水拍,過草地,爬雪山,除腐惡,斬荊棘……是老一輩革命藝術家用生命、用鮮血、用堅定的意志才換來的勝利,為了將這一偉大的歷史事蹟永久的記錄下來,將革命先烈向優秀的精神傳承下來,便有了著名的
    紅色旅遊景點——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他是有名的黨性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紀念館由會師陳列館和會師廣場兩部分組成,佔地一萬平方米,主要建築和參觀點有:始建於明洪武六年的紅軍會師樓及古城牆;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以及同志親筆題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元帥親筆題名的“會寧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長征將帥碑林等。
  • 史料記載來看,會寧縣下轄的33個鄉鎮都曾經留有紅軍的足跡,因此該紀念館陳列的近千件珍貴的圖片和文物中,幾乎涵蓋了紅軍長征時期大部分的珍貴資料,其中一些紅軍用過的物品都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 進入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人物組雕。會寧大會師的決策者和指揮者:從左至右分別為任弼時、賀龍、彭德懷、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劉伯承、徐向前,雕像身高3米,形神具備的表現出國家領導人的意氣風發。身後是一組浮雕,描繪的是百姓迎接長征勝利的喜悅場景,體現了在革命戰爭時期,軍民魚水情的關係,我們的黨本就是在群眾中發展,在群眾中壯大,無論之後的黨如何發展,如何改革都必須要堅持以群眾的利益為先,做事也切不可脫離群眾,脫離民情。展館內的每一件物品都在默默的向人們述說著那段令人難忘的充滿著血與火的歲月。
黨性教育基地介紹之會寧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


  • 成都革命傳統教育的老師還介紹到,館內以“紅軍長征勝利”為主題,分序廳、各路紅軍長征相繼到達陝甘、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結束、弘揚長征精神建設紅色熱土四個部分,以詳實的史料、圖片、實物、藝術品、沙盤、雕塑為主體,以電動圖表、觸摸屏和聲光電多媒體技術為手段,共設計大型景觀、幻影成像6座、雕塑2座,展出圖片430餘幅、電文史料107幅、圖表58幅、展出實物200餘件、藝術品28幅、模型2個、多媒體顯示屏3個,電子觸摸屏5個,全面地反映了各路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英雄史詩。
  • 從一個展廳到另一個展廳,從紅軍開始長征到勝利會師,一張張圖片訴說著歷史的悲壯,一件件文物展現著革命的艱辛。我們為紅軍長征中偉大犧牲精神而震撼,為先烈們壯烈的選擇而感動,也為人的意志、信念、理想所具有的無限可能而驚歎。
  • 成都黨性教育活動中心的李老師認為,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要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代傳下去,艱苦奮鬥,眾志成城,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偉大勝利;我們開展
    黨性教育活動、加強黨性修養,就是要在優秀紅色精神的薰陶下,傳承革命精神,使之成為推動我們各項事業不斷髮展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