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我深深地怀念你

卫校,我深深地怀念你

卫校,我深深地怀念你

1947年“五四”青年节这天,我和同学40余人,为了解放战争的需要,从冀东军区“鲁艺”调到卫生学校来,很快举行开学典礼,进入了紧张的学习。我们军医三期,基础课如解剖学、生理卫生学、拉丁文相继开课。这一期学员40余名。有的来自建国学院,大部分来自鲁艺学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尽管学校师资水平较高,有的老师是“南满医科大学”毕业的,有的老师是从北京大学来的。但面对这样文化水平学员教学,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可是我们的老师自编教材,讲解通俗易懂,不懂再讲,不怕麻烦,课堂不懂,课后个别辅导。教拉丁文的陈路丁老师,把a、b、e、d、e拉丁字母编成歌,把药物编成曲,边学边唱,便于记忆。这样大家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总之,老师们想方设法把每天所教的课程,通过讨论,让学生们进一步消化吸收。老师在课堂教课,随时提问、答疑;讲完一个章节,也合上书本测验。每期也集中考核两次,记录观察评价教学效果。

由于处在战争环境里,学员没有固定的校园和宿舍。当时的校舍选在了滦水之北,长城以南的迁安县太平寨。这是一个东西长约一华里多的街道,分前后两个街。街的东半区是军区卫生部和附属医院的駐地;西边的前后街是校部教职员工和学生(军医二期、军医三四期,调剂二期、护训队)驻地。大家都住在老乡家里。我们三期是在镇中间后街的一个破庙里上课。开始是以背包做凳子,双膝为桌子,后来找些旧木片拼成一排排窄板,作为仅能记录写字的课桌,条件十分艰难。但太平寨倒不宣闹,无噪音干扰。它被群山环抱,我所住老乡家的后院墙就是天然的屏障一一山。山坡上有部分梯田,苍松翠柏,举目可见。有时还能看到披着美丽羽毛的山鸡飞来飞去,景色十分秀丽迷人!环境优静,真是我们上学读书的好地方。

学员们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晨起,居住分散的学员,听声立即起来,整好军装,打起裹腿,跑向集合点,然后由值星员带队操练,每班要留下两人搞内务卫生,给老乡打扫院子、担水。大家十分认真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乡亲们对子弟兵的感情很深,有的学员病了,大娘还做鸡蛋面汤送来,军民关系,鱼水情深。业余时间,各有一块菜地,从种到收都由学员自理。星期日有时安排到长城外山上去砍柴,以减少伙房烧柴的负担。每周学员有一次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政治学习也抓得紧,每天有读报时间,集体阅读。政治课内讲时事、社会发展简史等。学习生活紧张有序,校领导按照抗大的办学模式,将卫校办成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解放区特有的学校。在战争年代,我们的老校长刘韶九,在资金缺乏又无设备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衣战士。这些学员,虽然有的后来改行,但都成了新中国卫生战线和各行各业中的骨干力量!

刘韶九简历(来自网络):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校长,热河医学院院长。刘韶九,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卫生学校教员,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冀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部长,冀东军区卫生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教育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兽医处副处长,吉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科学协会副主席。

——选自四十六军内部刊物[爱晚情音]1999.5.15。

向[爱晚情音]前辈致敬!

感谢[爱晚情音]主创者后代!

卫校,我深深地怀念你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