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17日午間,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發表微博稱,最近遭受人身安全威脅、網絡謠言攻擊等。這些謠言捏造並散佈虛構事實,刻意貶損公司名譽,企圖在某商業活動中謀利。公司已報案,期待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我們堅定用法律捍衛公司與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上個月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因巨人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涉及重大事項核查,決定對巨人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方案提交併購重組委審核予以暫停。

巨人網絡上週五(14日)發公告稱,巨人網絡(002558.SZ)擬收購以色列創新互聯網公司Playtika,由於重大資產重組歷時較長,國內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有交易對方提出解除原《資產購買協議》及對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進行調整變更的要求,巨人網絡將與有關各方就該等事項進行協商,預計將涉及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的重大變更調整,股票17日起停牌。

Playtika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Playtika是一家用人工智能技術手段去改造遊戲的公司,擁有核心技術壁壘。由Robert Antokol (Playtika CEO)和Uri Shahak聯合創建於2010年,總部設在以色列,全球員工超過1300人,主打產品是棋牌社交類手遊,類似“海外版的QQ棋牌社交遊戲平臺”。

創業8個月被收購,成就以色列史上最快收購案

藉助獨特的免費內購模式,Playtika產品推出後在Facebook平臺獲得快速增長。

隨著第一款休閒遊戲在Facebook上大獲成功,2011年5月Playtika被美國上市公司凱撒集團相中,以8000萬到9000萬美元價格收購Playtika 51%的股份。同年年底,凱撒收購Playtika剩餘49%的股份。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Playtika把豹作為公司主形象,寓意公司驚人的發展速度與突破能力

這時,距離Playtika成立僅僅過去8個月,創下以色列史上最快創業併購案。這樁收購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因為這是以色列史上最快的收購案件,還在於它促進以色列遊戲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在Playtika成立之前,以色列基本沒有遊戲行業,更沒有足夠能力的公司可以吸引國際投資;在那之後,以色列遊戲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此前名不見經傳的Playtika直接帶動了一個新興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大數據+人工智能+併購,構築核心競爭力

遊戲行業有個規律,取得爆款成功不易,持續取得成功與高速增長是難上加難。在被凱撒併購之後,Playtika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走出一家所有遊戲公司都沒走過的路。

隨後幾年,Playtika一直保持高速增長。誠如Eric Rapps所言,Playtika在大數據和技術分析上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驗證。他們通過持續收購具有潛力的互聯網、遊戲資產,通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對遊戲進行改造,輸出精細運營改造方案,提升被收購資產的變現能力。

2012年,Playtika收購製作Bingo Blitz的水牛工作室;2013年底,向著名互動娛樂軟件公司EA收購一款休閒遊戲APP;2014年末,收購Pacific Interactive。這種商業模式經過以色列人的智慧與打磨,逐漸發展成Playtika的核心競爭力。Playtika也從一家小規模創業公司,成長為母公司旗下優質資產的龍頭。

在一位長期關注Playtika的美國投資人看來,以色列人的性格非常適合這個不斷要求適應新平臺的新興行業。關鍵點一,不是一直在追求下一款大作,這不是好萊塢,行業發展註定了下一款並不一定會來。與很多遊戲公司追求下一款大作的“好萊塢模式”不同,Playtika相對而言更加穩定,也更加保守,始終堅持優化、改造那些已經被用戶與時間驗證的傳統社交遊戲。

關鍵點二是速度。遊戲行業發展太快,Playtika的技術與速度優勢,在該行業中得到充分驗證。它成為每個平臺拓荒中,持續收割先入藍海市場的紅利,從Facebook、iPhone、Android平臺到Amazon。Playtika不僅成為這些平臺第一批做遊戲的公司,也成為最具創新力與增長能力的公司。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這支創立僅8年的團隊,不斷超越自我,創造奇蹟

母公司破產,Playtika被中資財團“撿漏”

在Playtika發展軌跡中,2016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母公司凱撒集團瀕臨破產,為完成重組,他們不得不將旗下最優質資產Playtika出售。

據當時媒體報道,包括巨人網絡在內的六家國際財團參與競購Playtika,競爭激烈。最終,以巨人網絡為代表的中資財團以四十多億美元價格,從六分之一概率中勝出。

後來,外界紛紛用巨人財團“撿漏”來描述這次收購。在美國投行看來,如果不是母公司凱撒面臨破產壓力,沒有人會願意出售這樣優質的資產。

另一邊,在Playtika總部所在的以色列,該併購引起軒然大波。成立僅6年時間,四十多億美金的收購金額,創下中國對以色列最大一樁互聯網併購案。對於只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這消息勁爆程度可想而知。

2017年3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率商務代表團抵達北京,與11位中國商界精英舉行早餐會並出席總理商業創新論壇,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在特別邀請之列,其他受邀者包括阿里巴巴集團馬雲、富士康集團郭臺銘、復星集團郭廣昌等人。

2017年7月,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雷愛娜女士率隊到巨人總部訪問,與巨人團隊做深入交流。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2017年3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11位中國商界精英會面

對價是否合理?還是朋友圈割韭菜?

從美股迴歸前夕即聯合馬雲、盧志強、傅軍一眾老友44億美元吃進以色列休閒社交棋牌網絡遊戲商Playtika,史玉柱顯然早已做了打算。然而當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近1200億需藉助這個外援提振時,全方位的遊戲監管政策卻突然降臨。

史玉柱的“生死劫”?遭受人身安全威脅,巨人網絡定增受阻


13家出資財團成員及巨人網絡香港子公司在Playtika中的持股比例

巨人網絡收購Playtika的另一個“精彩”之處,在於其A、B股的區別。以上財團交易的股份均為A類普通股,份額佔比超過99.9%,確保了財團成員的收益權利。而僅有10股的B類普通股由巨人網絡的香港子公司持有,份額雖少,卻能決定有關此次併購及日常管理的事項。

巨人網絡承諾,若上市公司裝入Playtika資產的交易失敗,將取消B類股設置。

巨人網絡此番重組被暫停真與中國政府對企業境外投資政策收緊有關?今年以來針對網絡棋牌類遊戲的強監管政策對此又施加了多少影響?這是否意味著此前完成的備案程序需要重新走一遍流程?當遊戲行業基本面發生較大變化後,305億元的估值是否合理?市場已注意到,更新後的重組方案中,涉及估值合理性的大部分數據沒有同步更新,仍然沿用2016年年底數據。

引發市場關注的是,除圈中好友在各自旗下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諸多資本運作相互捧場外,史玉柱的遊戲世界裡現在集結了幾乎其全部“朋友圈”陣容。

或許是對騰訊在遊戲屆一記“響指”即滅對手的霸主地位眼紅,“餓死都不做遊戲”的馬雲曾經對外表示,“我們認為遊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遊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所以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

然而,馬雲主力介入的雲鋒基金管理的私募基金,不僅通過參與巨人網絡私有化迴歸持有後者8.16%的股權,還在本次305億元交易份額中佔比17.91%。

馬雲並非最大份額持有者。作為與史玉柱交集最多的派系,盧志強的“泛海系”交易對價金額逾100億元,佔總交易對價的比例達32.6%。

除此之外,傅軍的“新華聯繫”、弘毅資本,以及林榮強和姜兆等泰山會成員也都參與其中。

槓桿交易從來都是資本派系的最愛

報告顯示,財團們會計繳付的46億美元的增資價款中,其中42.7億美元來源為“借款”,佔比93%。即便上述借款在2017年年底到期後獲得銀行的延期或者部分償還,上述交易的槓桿率依舊高的驚人。

本是一場305億元的“韭菜盛宴”,卻遭遇全方位的監管政策圍攻。如今交易重啟狀況仍然未知,民企融資渠道又面臨收緊,財團們槓桿收購的法術也將面臨著去槓桿的風險。

Playtika裝入上市公司正變得急迫

既然Playtika已經被事實收購,巨人為何堅持要將Playtika裝入上市公司?一方面,它要對出資支持併購交易的股權投資機構有所交代;另一方面,將優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對巨人網絡有利。

作為盈利主力的《征途》進入成熟及衰退期後,巨人網絡試圖在手遊端發力。2015年10月,巨人網絡借殼世紀遊輪完成A股上市,鼎盛時估值一度達到1700多億元人民幣。而後巨人網絡股價一路下行,加之股市整體環境影響,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其市值為384億元。

此次併購交易已經開展了約兩年,投資機構就等著監管批准,將所持有的Playtika股份置換為上市公司巨人網絡的股份,一方面獲得溢價,另一方面獲得流動性:可在二級市場快速變現。

Playtika盈利能力強勁,最新公佈的交易文件顯示,Playtika在2017年營業收入為7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4%;利潤約2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43%。

以上指標甚至比巨人網絡本身還要亮麗。巨人網絡2017年營收收入為2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5%;利潤約1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1%。

基於2017年12月31日補充評估數據,Playtika的靜態市盈率為25.87倍,而巨人網絡為29.94倍。若不考慮注入Playtika帶來的利好,僅假設巨人網絡市盈率保持不變,Playtika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仍然有增值空間。

考慮到出資財團的資金成本,此次併購應當為其預留足夠的盈利空間。在收購裝入playtika資產的Alpha公司絕大部分股份時,財團成員指定的境外實體均有從銀行借用款項。

交易文書披露,應付的46億美元增資款中,指定境外實體的自有款項3.3億美元,其餘款項均為借款,其中大部分來自銀行。除約定的固定利率借款外,部分借款的利率為不同期限的LIBOR利率上浮0.85%-1.85%不等。

由於交易長期未能得到證監會批准,參與出資財團各家投資機構的融資成本將會上升,這也被認為是部分交易對手要求解除原資產購買協議,並要求調整既有收購方案的潛在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