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碟(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前言

一臺電腦,有沒有SSD,那是一邊天堂,一邊地獄。所以,為了解決機械硬盤孱弱的4K小文件讀寫性能,SSD成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標配。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但是SSD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進化,已經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支,就接口來說,比較主流的 SATA 、 M.2 、PCI-E、 U.2這些接口,加上各種品牌、各種型號、存儲單元類型,會讓很多人購買的時候,挑到眼花繚亂。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老司....老玩家在這裡分享下我對於各個接口類型SSD的看法,方便各位按需選擇。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個人建議:不要在電腦使用的時候,進行突然斷電操作。

保存有數據的SSD,至少需要三個月通電運行一次,保護數據

SSD不要塞的過滿,推薦各個分區都保留有1/3至1/4的空閒空間,讓SSD存儲臨時文件,以及數據倒騰

SSD的所有分區必須是4K對齊的分區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存在即合理,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按照自己的預算、需求、承受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SSD接口類型,才是消費者最需要考慮的事情

老而彌堅的SATA 接口SSD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以浦科特M7VC為例,該類型的SSD具有高度的普適性,通用性,基本上2008年以來的電腦都是支持的。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SATA 接口的SSD,理論上的極限速度,就是貼著600MB/S的讀寫速度。氮素,SSD最重要的4K讀寫性能在這個接口完全夠用。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2.5寸對角線長度,一般是SATA 接口的SSD的標配大小。這是我比較推薦的接口類型,日常使用完全夠用,散熱效果好,部分機箱甚至有了2.5寸展示位,展示效果好。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此接口必須接入SATA數據線與SATA電源線,如果理線技術不佳的人來說,可能會降低機箱美觀性。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DiskInfo也會顯示SSD的控制器類型。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我們看到SATA接口的傳輸速度,600 MB/S 就是其傳輸速度的天花板。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4K小文件,或者4K文件連續讀取的傳輸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4K IOPS這個每秒讀寫操作數指標,也是選擇SSD重要的關鍵指標。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氮素,SATA接口的SSD有內存加速軟件,比如浦科特的PlexTurbo,效果如圖所示。其他品牌的SSD可以考慮PrimoCache,就是安裝起來,用起來不如PlexTurbo簡便。內存加速軟件可以減少SSD的寫入量,部分延長壽命。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老...玩家建議:鑑於SATA接口的SSD技術門檻低,市場亂象頻發。個人建議購買時,選擇大牌子、口碑好、售後好的產品,以及靠譜的購買途徑。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SATA通道的M.2 接口,一般也叫M.2 AHCI SSD,其實就是M.2通道版本的SATA SSD,極限讀取速度700MB/s、寫入速度500MB/s。一般來說,部分新主板對B key的SATA通道的M.2 SSD有兼容性問題。現在用得較多的就是在部分筆記本上吧。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老...玩家建議:除非特殊情況,M.2 SATA通道 SSD一般我是不推薦的,除了不用理線,跟SATA SSD區別不大。部分主板插上之後,會使得兩個SATA 口罷工,具體情況請查閱說明書,剩下建議同SATA SSD。

M.2 PCI-E通道+ NVMe協議 SSD-----優缺點闡述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一般說來,要PCI-E通道 +NVMe協議同時支持,這樣的M.2 SSD才能跑得快,缺少了任意一個,容易被卡脖子。發揮不出全部效能。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目前情況是,支持NVMe協議的m.2 SSD,是PCI-E X4傳輸通道,所以一般也簡稱M.2 NVMe SSD。同時,廠家也會在包裝盒上面標註出來。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一般來說,包裝盒背面也會標註——標稱讀寫速度與標稱讀寫IOPS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M.2 NVMe SSD由於讀寫速度快,iops較高,集成化程度最高,所以發熱是個問題,有些有自帶散熱片,比如M8PeG,有些沒有,比如intel 600P——最好自己再加裝下散熱片,防止掉速、卡頓。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背面有logo,記得別撕掉,保修用的......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DiskInfo也會顯示SSD的控制器類型,不過個人比較推薦NVMe ssd搭配win10系統,比較省事。

▲NVMe SSD的傳輸速度,IOPS就是這麼屌,然而價錢相比SATA 6G的SSD,十分感人,大家量力而行,按需選購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個人建議:按需、按承受能力選購。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購買時,選擇大牌子、口碑好、售後好的產品,以及靠譜的購買途徑,運行時做好散熱工作。部分主板在插上M.2 NVMe SSD之後,第二條顯卡插槽會罷工,具體請翻閱說明書。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再說一遍怎麼快速分辨AHCI還是NVMe,除了包裝盒,其實還可以上機的。(上圖是特例情況)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那麼上機吧,DiskInfo,AS SSD都能一目瞭然的看清楚。

PCI-E SSD——優缺點闡述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當然還有這種刀卡形式的PCI-E SSD,它具有所有M.2 NVMe SSD的優點,並且增加了散熱規模,散熱性能更好,更出眾。(我年初用的時候,拿在手上分量很重,散熱模塊很大)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當然,這一類型的SSD也有缺點,價錢比M.2 NVMe SSD更貴,有時需要外接供電,擠佔寶貴的PCI-E顯卡插槽——主板上一般很少有單獨的PCI-E X4插槽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氮素,PCI-E SSD跟U.2 SSD,是很多企業級喜歡的類型,因為散熱好,速度快,穩定性更高,企業有時候是不會去考慮購買成本的。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傳輸速度相當不錯,不過這是256G的容量,不要跟上面的512G相比。畢竟散熱充足的話,穩定性就會高!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個人意見:散熱體積較大,散熱條件好,性能強勁、穩定。但是價格略高,體積過大,會爭搶PCI-E顯卡插槽,外接供電,也是阻礙很多人選擇的根本原因。個人還是推薦按需、按承受能力選購,每個人的需求、購買力,使用環境是不一樣的。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企業級血統U.2 SSD——優缺點闡述

▲目前U.2 接口的SSD用在服務器、工作站等企業級應用場景比較多,而很多企業級用戶也選購比如intel P3600、intel P3700等型號,理論上來說,U.2 SSD與PCI-E刀卡SSD,在歸類上也屬於NVMe SSD。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目前U.2 SSD民用級,就一個intel 750比較出名。然而企業級需要穩定,所以必須留有較多的二級預留空間(Over-Provisioning)簡稱OP空間,讓原先的512G變成了400G的容量。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氮素,U.2這種具有企業級血統的SSD,桌面級主板支持度較低,極少有廠家在主板上提供原生U.2接口,很大程度需要用到轉接設備。但是嘛..散熱能力可是非常強的!讀寫速度、iops都是非常出色的。

個人意見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一般玩家是不需要那麼大的OP容量,當然不排除有玩家需要。不過這是民用級比較冷門的接口,要嘛選擇專門的主板,要嘛採用轉接設備....反正按需選購吧。

總結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每個接口都有特點,都為了滿足相應的需求。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選購的時候,要切實的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購買力,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接口類型,同時選擇大牌子、口碑好、售後好的產品,以及靠譜的購買途徑,運行時做好散熱工作。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鼠標是Hyper X的 FPS鼠標

各種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挑花眼?這裡有攻略!

▲鼠標墊是Hyper X的 FPS電競遊戲鼠標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