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民節首倡者劉世偉:我們恰好踏在鄉村振興鼓點上

全国农民节首倡者刘世伟:我们恰好踏在乡村振兴鼓点上

全国农民节首倡者刘世伟:我们恰好踏在乡村振兴鼓点上

今年4月27日,我省首個地方性農民節在三臺縣開幕。開幕式上,該縣潼川鎮解放村村黨支部書記劉世偉、永新鎮嶄山村村委會主任王勇等人響亮地發出倡議——設立全國農民節!

不久,三臺縣縣委書記馬輝受邀去北京參加座談會,為設立農民節建言獻策。

6月21日,農業農村部宣佈: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 “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幾位四川的普通農民倡議設立全國性節日,竟然很快引起國家部委的關注,是巧合?是運氣?還是偶然中的必然?

“農民節能從綿陽三臺、從四川走向全國,是因為新時代敲響了鄉村振興的鼓點,我們只是恰到好處的回應者。”作為全國農民節的首倡者之一,9月19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劉世偉感慨地說。

全国农民节首倡者刘世伟:我们恰好踏在乡村振兴鼓点上

在三臺首屆農民節開幕式上,劉世偉發出熱情倡議

春華 下定決心返鄉創業

劉世偉回憶說,在他年幼時,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裡只有他們母子4人。媽媽當年是村主任,工作很瑣碎。

“冬天裡天黑得早,從學校走路一小時回到家,屋子是黑的,灶是冷的,看鄰居小孩都吃上熱飯了,我媽還不知幾點回家,很有點委屈、失落。”劉世偉說,但看到媽媽獲得村民的信任和尊重,他又覺得很光榮。

後來,劉世偉外出打拼。25歲那一年,他選擇返鄉發展種養業。

當時三臺作為勞務派遣大縣,與輸入地的聯繫不暢,劉世偉適時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只有與時代的需求緊密相連,英雄才能有用武之地。劉世偉下定決心,要在家鄉幹出一番名堂。

2008年,劉世偉出任解放村村主任。在他的帶領下,“十里荷塘”成為解放村一三產業融合的一張名片。無論去清華大學進修,還是出差學習,他總把“十里荷塘”的T恤穿在身上。至今,劉世偉已當了整整十年的 “村官”,見證了鄉村的每一次蝶變。

夏韻 村民風貌悄悄改變

為幫助村裡的留守兒童,劉世偉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在寒暑假開展助學活動,為孩子們輔導功課。從娃娃們逐漸開朗的面容中,劉世偉發現,只要伸出援手,留守村民的身體裡,有著熊熊燃燒的能量。

貧困戶趙老漢年近60歲,女兒殘疾,兒子因蓋不起新房而娶不上媳婦。因為害怕別人看不起,趙老漢門都不願出。

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後,通過分類推進農村危舊土坯房改建等工作,截至2017年底,三臺全縣累計新建住房4071戶,建成居民聚居點456個。

有了新房,趙老漢的兒媳婦就要過門,雙喜臨門,父子倆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好幾歲,趙老漢可以挺胸抬頭出門打工了。

劉世偉將這些變化看在心裡,他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沉悶的生活。”

舉辦農民節的想法,在他心中漸漸萌生,“村民需要一個總結,回顧自己的奮鬥和成果,同時這也是一種激勵,一份繼續向前的動力和自信。”

全国农民节首倡者刘世伟:我们恰好踏在乡村振兴鼓点上

劉世偉在解放村十里荷塘中

秋實 農民節激發主體意識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讓劉世偉更加感到時不我待。今年3月下旬,他主動與三臺縣的樂安鎮梨園村等9個產業強村聯繫,大家一拍即合,迅速達成了共識,並向縣委縣政府正式提交了舉辦三臺縣首屆農民節的申請書。申請書遞交上去後,不到一週,縣上便批准通過。

但當時,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聲音:過不過節,不都還是種地?浪費那錢幹啥?

對此,劉世偉認為,春節大張旗鼓地慶祝,還要花很多錢,為什麼?因為它是民族、家族凝聚力和歷史傳承的體現。農民節也一樣,它體現的精神力量在鄉村振興中是不可或缺的。

劉世偉回憶道,當時籌備農民節時,從預算到舞臺設計,從節目內容到現場調度,都是村民自己搞。在準備過程中,農民主人公的角色、實行監管權力的過程讓人反思,農村文化到底是什麼,哪裡最能體現農民的自豪和成就?而這正是發揮農民主體意識的好時機。

三臺首屆農民節最後呈現的效果相當驚豔。當禮花綻放,綵帶在空中架起虹橋時,嶄山村老支書文伯毅驚歎道:“我們農民也做出這麼震撼的效果了!”

“倡議成立全國農民節,正是出於對‘農民’身份的自豪感。”劉世偉說,他與夥伴們能成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首倡者,是因為恰好踏在了新時代的節拍上,喚在了農民的心坎上。

心語心願

王家元(全國勞動模範、筠連縣春風村黨支部書記):

希望“中國農民豐收節”能辦出其它場合、節會看不到的內容,體現“三農”特色。首先是農耕文化,中華浩瀚文明史,靠的就是祖先精耕細作,這裡面的精粹應該通過節會來展現。

希望以此為平臺,讓城裡人瞭解糧食生產中不為人知的艱辛。節目中可以穿插一些體驗、互動的環節,讓生產者、消費者在取得越來越多共識的基礎上,助推農業的綠色轉型。

高一程(成都市郫都區安龍村社區支持農業生態種植戶)

小時候雖然沒有豐收節,但豐收的儀式感和滿心歡喜的心情,我永遠忘不了。大戰紅五月,收了麥子就磨面,做饅頭、包子,收了油菜籽榨油,然後種水稻,想著很快又有新稻米,感覺特別有希望。作為農民,最好的一點就是總有期待吧。一年四季的水果、蔬菜按節氣出來,讓人感到安心。

希望“中國農民豐收節”能傳遞出那種質樸的情感,讓我們的心靈能被觸動和感動。

李清明(綿陽市涪城區金峰鎮用水協會會員)

今年金峰鎮所在的人民渠二處灌區的豐收來得尤為不易。栽插秧時,岷江來水不足,短時間缺水;受“6·25”“7·11”洪災影響,灌區出現250多處滑坡、垮塌、堵塞等病險工程;進入8月又出現連續10天35℃以上的高溫……近些年,雖然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面臨自然災害,仍然十分脆弱,田間的灌排渠系建設尤其需要重視。

豐收的背後,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希望在 “中國農民豐收節”上,能關注水利水務、土壤改良、農業氣象等相關方面的幕後英雄。只有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增加農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豐收更有保障。

王前知(三臺縣大興農機專合社負責人)

4月份三臺縣搞了農民節,很熱鬧,沒想到馬上國家就設立農民節。作為三臺農民,自然感到很驕傲。

今年我買了四川省首次推出的水稻收入保險,以後豐收更有保障了。全國農民是一家,希望通過“中國農民豐收節”,能互相學習好的經驗和做法,讓現代農業處處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