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高平人!一塊二買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銅器,真的是商王后「婦好」之物?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972年,

高平的李玉振花1.2元

從當地的一家廢品收購站原價買回

一件造型獨特的“小銅盒”。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2008年12月,

75歲的李玉振因突發心梗不幸去世。

李玉振之子李俊傑在整理父親遺物時,

無意中發現了這件“小銅盒”。

經過近10年來不間斷的研究考證,

並結合國內相關專家的鑑定,

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這件刻有銘文的“小銅盒”很可能是

商代末期的商王武丁之妻、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將軍“婦好”所用之物。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父子“考古迷”

在高平,熟悉李玉振、李俊傑父子的人,不僅知道這對父子是“考古迷”,而且還是當地很有名氣的“草根學者”。

李玉振是當地知名的獸醫。由於熱衷研究當地傳統文化,他先後發表了《高平是中華絲綢的發祥地》等多篇考古論文。2008年12月29日,李玉振突發心梗,彌留之際留話給長子李俊傑:“多看看、多翻翻我的書籍。”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985年,李俊傑從部隊復員。受父親的薰陶,李俊傑對長平之戰頗感興趣,近些年來先後出版《長平之戰史乘》《長平之役志乘》等專題研究書籍,成為晉城“研究長平之戰第一人”。

“父親溘然長逝,留下一件沒有頭緒、沒有說法、沒有名堂的商代青銅小方盒子。”李俊傑在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一個類似禮盒的布包裝方盒,上面有一個標籤:“帶銘文‘婦好’二字的方形器人食用器,珍貴”。

看到父親熟悉的筆體標籤,從那時起,李俊傑開始對這件器物進行考證研究。一轉眼就差不多十個年頭。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2元買下的“廢品”

作為一名醫生,李玉振生前獲得過國家醫學專利。他的藥方奇特,其中有方劑藥中有一味“銅綠”的中草藥。李俊傑聽父親解釋說,“銅綠”是長期生長在銅器上的藥材。

為獲取“銅綠”,高平當地的廢品收購站成為李玉振經常出現的地方,看到收購站收回的銅器,就刮點“銅綠”粉末回家。1972年,為找“銅綠”,李玉振又來到高平縣寺莊廢品收購門市部,在一堆廢銅爛鐵堆裡無意中發現一件渾身上下都是“銅綠”的一件小長方形青銅盒。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看著造型獨特的“小銅盒”,李玉振不忍心將其被銅解廠熔化,於是便照原收購價1.2元將其買了下來。

李玉振的突然去世,對李俊傑打擊不小。為了不留遺憾,他決定將父親所留下的“古玩意兒”,一件一件整理出來,作為歷史遺物建一個博物館留給後人參觀。

當翻出禮盒裡的“小銅盒”時,李俊傑感到器物外形特殊,為給以後留下可查閱的資料,於是決定為與此有關的高平縣寺莊廢品收購門市部主任劉富榮拍攝了幾張照片。沒想的是,劉富榮已於2003年去世。1995年李俊傑曾在廢品收購門市部為劉富榮拍下一組黑白工作照片,也算是對如今缺憾的一個彌補吧。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995年,劉富榮(右)在寺莊廢品收購站

“小銅盒”上的銘文是“婦好”

8月22日晚7時,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剛從外地出差回到晉城的李俊傑。

他從禮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被用衛生紙捲成的“紙繩”纏繞著的器物。去掉纏繞其上的“紙繩”,一件周身佈滿綠色鏽跡的青銅器擺放在桌上。

與經常見到的青銅器相比,眼前這件青銅器的器型顯得身材“嬌小”:高15釐米,長14.5釐米,寬12釐米。青銅器分為頂蓋和器身兩部分,頂蓋上有四隻立體鳳鳥造型,而器身四面佈滿鳳鳥圖案。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據《山海經》記載解釋:“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膺文曰仁,背文曰義,見則天下和。”李俊傑說,鳳鳥是道德仁義和諧的美好象徵。

李俊傑打開臺燈,手持一支小手電筒,光束不管是照射在頂蓋,還是器身,青銅器周身長滿的結晶體晶瑩透亮,就像鑽石一樣閃閃發光。“如果是在不同顏色的光源下,這些結晶體就會發出不同的光澤。”在李俊傑的指點下,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看到,青銅器的器身有許多鼓起的“泡痕”,輕輕去掉,裡面也露出熠熠發亮的結晶體。“這種斑痕業內俗稱‘雞屎斑’,是青銅器歷經一定年代才能出現的現象。”這件青銅器出現的現象,與故宮博物院編《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青銅器》、丁孟《論古代青銅器鑑定的四大要領》記載的特點相吻合。

青銅器器身底部成凹形,就在凹下去的部位有銘文。李俊傑說:“這是當時在鑄造這件青銅器時,為將刻有‘婦好’鑄在底部,上刻銘文的印章在蓋章時形成了凹形。”篆體字字形較大,幾乎佔去青銅器底部的三分之一。

“這兩個字,就是‘婦好’二字。”李俊傑說,當年父親買回青銅器後,將器物上的泥土和“銅綠”進行過清理。“父親生前對它很是鍾愛,知道它的珍貴。從禮盒書寫的標籤文字可以看出,父親已經認出了上面的銘文是‘婦好’二字,只是沒有進行過深入研究和考證。”

順著“婦好”二字的思路,多年來李俊傑一直想解開這個疑惑:“婦好是商代末期,商帝武丁之妻,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將軍。難道這件青銅器真的是婦好所用之物?”

查閱資料得知,1976年,考古工作者對位於河南安陽的婦好墓進行發掘。這座長約5米、寬約4米、7米多深的墓穴,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據說享堂原是商王武丁為祭祀妻子婦好而修建的宗廟建築,尊其廟號為“辛”。

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值得注意的是,“婦好”銘文成為同類出土文物中的佼佼者,器小字大,特別彰顯文字鑄藝。經專家論證,婦好墓出土的大批青銅器,為殷商時期鑄造最高工藝水平。採集的銅料是從雲南運輸過來的,經過千年地下埋藏,自然會生成一些結晶體。這些青銅器距今已有3300多年曆史。

沒想到的是,經與安陽殷墟青銅器拓片銘文比對,李俊傑父親留下的青銅器上的銘文及其他特徵與前者完全相同。

儘管找到了證據,但李俊傑卻不敢大意,仍在尋找各種途徑證實自己得出的結論。

機會來了!幾年前,為籌建長平之戰遺址博物館,高平市有關部門邀請中國社科院專家就此考察。作為“晉城研究長平之戰第一人”的李俊傑進入專家們的視線。

“我一直有建立長平之戰博物館的念頭。”李俊傑記得,當時自己見到的都是中國社科院的夏商周三代考古專家。於是,他就將父親留下的這件青銅器讓專家們鑑賞,最終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去年,當時其中的兩位專家先後專程來到晉城,再次對這件青銅器進行鑑定。”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婦好”之物緣何流失在外?

從當年留下的標籤來推測,李玉振認為自己買回的是一件“人食用器”青銅器。而從器物小巧玲瓏的模樣來看,李俊傑覺得很像是女人常用的首飾盒或胭脂盒之物,於是他給起名為“婦好胭脂盒”或“首飾盒”。

儘管“婦好之物”得到確定,但李俊傑心中仍存許多疑問。

1976年,國家發掘“婦好墓遺址”,是自1928年古史學家董作賓發掘甲骨文後對殷墟的首次大型考古研究活動。根據當年發掘的情況來看,婦好墓隨葬品極為豐富,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刻有銘文的青銅器有近200件,其中有“婦好”銘文的就有上百件之多。

婦好墓保護完整良好,歷史上並未發現被盜掘痕跡,意味著“婦好”墓室的物品,不可能流失在墓葬之外。

這件與婦好有關的精美之物會出現在高平?

按照郭沫若的定義,李俊傑手中的青銅器統稱為“商代青銅方彝”。

“‘婦好方彝’出現在墓室之外,是很離奇,但又很正常。墓葬物品,不可能是她生前的所有和全部。流落民間的可能是賞賜、贈送、遺失等,多種情況並存。”李俊傑說。

據《易·未濟九四》記載:“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與《既濟九二》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表述相同。《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根據這些史料記載,說明婦好將軍對鬼方進行長達3年的戰爭,此物有可能為帶入戰場的賞賜物。

最原始的“鬼方”,即古典意義上的“鬼國”。“鬼方”與“鬼國”究竟在哪裡呢?李俊傑說,商代時期,“鬼方”也是說“鬼國”,在廣義上講是一致的,古上黨地區應當是商代古鬼方與鬼國的核心區域。

據《路史》記載:“赤狄,隗姓。赤狄潞氏皆隗姓,故上黨地。”李俊傑研究認為,“鬼方”是隗姓的地方。隗與槐皆之同音為姓,“鬼”為隗與槐姓的簡寫,為神農氏炎帝魁部落後裔。

據他推測,“婦好方彝”在上黨地區出現,有可能是商王武丁之妻婦好將軍當年征戰上黨地區“鬼方”的遺存物證之一。他認為,這件青銅器的出現,有助於揭開商代“鬼方”“鬼國”之謎。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婦好

婦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竭心盡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徵的重任。卒於武丁時期。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諡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墓中的謎團正在不斷髮掘之中。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