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就在昨天,最长寿的网综《奇葩说》第五季在万众期待下如约而至了。

有剧情有赛制的网综节目越来越多,然而始终有着自制网综鼻祖地位、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的还是《奇葩说》。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2014年年底问世至今,“奇葩”系列节目推出了五季《奇葩说》、两季《奇葩大会》、一季《奇葩来了》。《奇葩说》的成绩自然有目共睹,,而疲态也是渐显的。豆瓣评分从第一季的9.1分一路下降至第四季的7.8分,当然,这其中也有观众期待值越来越高的原因。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但节目一直是老面孔做主力,节目赛制一直未能有大的变化,辩论功能性降低,甚至趋向于尬聊,这些都让《奇葩说》节目似乎走进了瓶颈期。尤其当第二季《奇葩大会》作为独立的节目出现,不再以向第五季《奇葩说》输送选手为目的,观众不禁担心:《奇葩说》已成强弩之末?

《奇葩说》还是以全新的姿态卷土重来了。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本以为“马晓康”是节目的最大惊喜了,没想到还有“接梗王”李诞和“最会说话”的经济学家薛兆丰。薛兆丰的加入可以提供节目未曾有过的经济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角度,而李诞的加入则使导师的身份没那么循循善诱,跳出“老炮儿”身份,对年轻人的观点加以支持。

导师的阵容极其重要,在第二季中,高晓松暂别《奇葩说》,导师阵容换成了金星和蔡康永的组合,两个导师的论点都偏向于感性,没有了高晓松的高谈论阔,蔡康永也显得不具“毒舌”性,这个组合的化学反应明显降低,辩论的张力也就没有了。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而这样的化学反应除了在“马晓康”之间,竟然也在李诞和薛兆丰之间的寥寥数语中体现了,正如肖骁所说:“一正一邪,一黑一白。”

薛兆丰刚上场时,马东指着李诞问薛兆丰:“对这个人熟悉吗?”薛兆丰毫不避讳地讲:“我刚在门口那儿见到他。”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趁着气氛正好,马东又“刁难”地问了李诞:“薛教授在你心中什么位置?”李诞便做了个阶梯状的手势给“马晓康”三人排了序,最后说到薛兆丰,直接把手按在地上,现场爆笑。

随后又解释道:“就是像大地母亲一样。”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为了让大家理解辩题,马东出的几道“求生欲”测试题,“直男”薛兆丰和“段子手”李诞定位分明。马东率先提问,“我们分手了,你第一件事干什么?”“我刚才吃药的时候看着窗外,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没想到“情商担当”蔡康永和“智商担当”薛兆丰接连答错,而李诞却以百分百正确率,为大家正确示范“求生欲”。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除了导师这一全新阵容,节目形式也是改头换面般的“颠覆性”改装。

前几季的《奇葩说》都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场颇为“温和”,而改版后的第五季《奇葩说》赛制简直是“求生大作战”。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马薇薇、邱晨、黄执中、肖骁四季“奇葩之王”不以辩手的身份参加《奇葩说》,而是以带队的形式,来挑选自己队伍中的人进行团战。这就给“新奇葩”一个更多的展示自己、留在舞台上的机会,同时又能够让喜欢看老奇葩的观众可以看到老面孔,两全其美。如此一来,更像是辩论版的《创造101》,更具挑战性和刺激感。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来势汹汹的新选手和其他几位老奇葩们混搭在一起,展开对战,赢者晋级,输者几乎当场回家。每位选手有3分钟发言时间和30秒用来结辩。二分之一的淘汰率,连老奇葩臧鸿飞都险些淘汰。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本季的现场还安排了一台“开杠”的机器。选手靠快速反应和逻辑能力,各自有2分钟的时间,一问一答一来一往见招拆招,比前几季设立的“奇袭”还要刺激。

此外,有了新颖的节目形式,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回顾《奇葩说》以往的辩题,往往聚焦情感、职场和家庭,4 季 99 期节目中(包含已被下架的 7 期),关于恋爱、婚姻、两性关系的就占到至少 40 %。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马东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说:“《奇葩说》四年了,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中国五年一代人,第一季奇葩说聚焦 90 后的成长烦恼,现在 00 后已经成年,《奇葩说》第五季将更加关注 00 后的生活现状,为更年轻的人辩论。这是《奇葩说》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因此第五季的辩题上则有更多贴近当下年轻人的话题,譬如“男生到底要不要有识别绿茶的能力呢?”“毕业后混得很normal(普通),要不要参加同学会”“面对女友的“求生欲”测试,演戏还是做自己”“熬夜的快乐需要付出伤身的代价,那你还要继续熬吗?”“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等。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本季开场的是老奇葩傅首尔,这个开场瞬间把观众带到《奇葩说》熟悉的节奏中来。傅首尔是个人特点很强的辩手,她在第一季《奇葩大会》里也是第一个开场。她有着一个段子接着一个、妙语连珠的本事。

辩题为“毕业后混得很normal(普通),要不要参加同学会”,傅首尔一句“你以后可能会混得越来越差,normal就是你这辈子的巅峰”不禁听出一丝辛酸感,说到“你混得普通没关系,为下一代加油。”也颇有现实代入感。没有专业的辩论的论证和技巧,说的全是生活里的大道理,赢得掌声笑声一片。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赵美蓉算是第一集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选手。语速极快、现场咆哮、最后甚至崩溃大哭。这个来自山东的农村妇女,在讲究个性与酷炫的年轻人里显得格格不入。但她的出现却让人感动与深思。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好不容易得到参加《奇葩说》的机会,她显得比别人更加激动和珍惜,用快二倍速的说话方式,总担心自己想说的在三分钟里说不完。她在这几分钟里说了些什么呢?“通过我的劳动,我改变了我的贫穷、幸福和爱情”“如果每个孩子不去上学去做直播的话,我们的未来怎么办?”“农民不去种地,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话糙理不糙,没有华丽的词汇、妙语连珠的段子,用最朴实的“农村大道理”,向众人倾诉着她辛苦而励志的人生所总结的人生经验。《奇葩说》的辩论不讲对错,来自不同人群的不同角度与立场都是珍贵的。

不过她的对手一个嘻哈歌手3Bangz,并没有在她的咆哮式怒吼下懵掉,反而用更心平气和的语气讲着自己的观点,他出其不意:“我看过的直播必须打赏,这是一种对内容的付费。”清晰的逻辑与论点,赢得这场辩论。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赵美蓉被淘汰后,上前拥抱马东时泣不成声,她惋惜着“你们每次报名时间都是收麦子的季节,每次报名都不去山东。”让人深刻体会到她对这次机会的格外珍重的意义。事后采访中马东表示:“下次选人的时候,我们一定去山东。”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王苹果和熊浩这一对的对比,就格外显现出专业辩手的魅力了。辩题为“职场菜鸟被压榨要不要说no”,王苹果在熊浩镇定自若、如沐春风般的“温柔攻势”下失去头绪,完全被征服,甚至说“这种心动的感觉是咋回事”,但熊浩“不解风情”沉浸辩论。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当王苹果说,会变成他的领导,跟对方say“out”时,熊浩抓住这一点,展开自我价值观的论述,“我们最怕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你曾经被压榨,你想变得强大,强大了之后,你去压榨别人。”既有辩论技巧又同时提升了辩题价值观,高下立见。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从李诞、经济学家到农村大妈,《奇葩说5》能“出圈”吗?

不论是“农村大道理”还是专业辩论技巧,方式无对错,论点无高下,听得到每个角落的人发声,才是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