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奶粉新政以后,奶粉品牌大大减少,截止到八月份国家食药监局通过奶粉配方注册数量总计1177个(不包括特配注册),大批的小品牌被清理出局,奶粉市场似乎空出很大空间,但竞争之激烈只增不减。奶粉新政已实施八个月,奶粉市场战局已入下半场,各大乳企市场争夺的筹码更加聚焦在品牌和科研实力上。近日,各大乳企2018奶粉新政元年的半年纷纷出炉,一起来看看各家上半年的战绩如何。

蒙牛:营收与净利润齐增长 世界杯营销推广卓有成效

8月3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港发布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344.74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增长38.5%。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受益于产品创新、布局完善以及世界杯推广营销所带来的销量增长,其中液态奶收入同比增长14%,冰淇淋收入同比增长12.8%,奶粉业务收入同比实现64.9%的突破性增长。

由于产品结构显着优化及塬奶价格维持相对较低水平,集团期内毛利上升至135.223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6个百分点至39.2%。

上半年,蒙牛各主体业务板块均实现快速增长,高附加值的明星产品以及奶粉板块的出色表现,促进了集团整体利润的大幅改善,奶粉业务销售收入实现超过60%的突破式增长,雅士利扭亏为盈。而被称为蒙牛增长新引擎的鲜奶、奶酪、植物基、海外四个新业务单元,均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为集团未来业绩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蒙牛根据市场潜力及产品策略佈局产能,截至2018年6月30日,蒙牛于全国共设有生产基地38个,新西兰设有生产基地1个,产能合共为951万吨。为布局东南亚市场,蒙牛正在印尼建设生产基地,预计年底前开始投产。

伊利:营收近400亿 净利润客观 仍坚守国内乳企龙头地位

8月30号,伊利发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95.89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34.46亿元,同比增长2.43%;每股收益0.57元。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伊利表示,在报告期内积极把握乳品市场增长机会,在坚守“伊利即品质”信条、执行“质量领先”战略的同时,继续以创新发展和拓展国际业务为突破,深入贯彻“精准营销、精益运营、精确管理”的方针,实现了业务快速发展。

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公司常温液态奶业务的市场零售额份额比上年提高了 2.4个百分点,低温液态奶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零售额份额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 1 和 0.8 个百分点。

伊利发布半年报,上半年收入增长达到18.88%,超过蒙牛,净利润绝对数更是蒙牛的两倍,但增长率仅为2.43%,说明伊利确如伊利总裁潘刚所说收入优先!问题是,在二季度打折促销这么猛的情况下,收入增长仅为13.8%,效果并不好,可能的原因是:蒙牛世界杯营销一定程度冲抵了伊利线下促销效果?反之亦然。或者,价格战自损八百?或者其他?

雅士利:多个配方注册获批 积极发力渠道 实现扭亏为盈

8月29号,雅士利国际(01230)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收入15.04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55.6%;净利润413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9分。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公告称,收入增长是由于渠道整合从本期开始初见成效,销售逐渐回暖;集团本期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上半年,公司毛利增长45.9%至6.53亿元,毛利率为43.4%。

三元:50亿“吞”法国百年企业 净利润涨幅巨大

8月29日,三元股份(600429.SH)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报显示,三元今年上半年营收37.95亿元,增长22.85%;净利润1.249亿元,和上年同期不到0.44亿元相比,涨幅185.41%。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0.97亿元,同比增幅在603%以上。

三元股份方面指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本期主营业务乳制品销售同比增加以及法国Brassica Holdings公司(17年7月49.36亿购入)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增加收入。

三元今年上半年重点产品销售均大幅增长,其中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奶粉及奶制品销售额为8.4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6.87亿元。三元婴幼儿配方乳粉连续八次位列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发布的《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口碑研究报告》榜首,2018 年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最具价值 500 强企业(乳品行业)排名中,三元品牌价值提升至 199.52 亿元。

健合集团:婴幼儿品类与成人营养、护理双线并进,两大板块收入占比6:4

8月27日,致力成为全球高端营养及健康产业领导者——H&H(健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HK.1112,以下统称“健合集团”)公布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延续了今年年初强劲的增长势头,集团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8.8%达45.73亿元,调整后经营利润(EBITDA)12.49亿元,同比增长16.2%。

其中,集团的两大核心业务——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BNC)与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ANC)持续蓬勃发展,继续保持双位数的强劲增长。

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2%达27.78亿元,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5%达17.96亿元。

两大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0.7%与39.3%。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光明乳业: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核心业务有待提振

2018年8月27日晚间,光明乳业(600597.SH)公开了2018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5.71亿元,同比下滑3.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3.3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66亿元,降幅为8.58%;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对于业绩双降的原因,光明乳业并未在此次半年报中作出解释。而光明乳业方面称,2018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各竞品促销措施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华东、上海等公司传统强势区域也加强了投入力度。竞品也继续加大在广告和渠道的投放充分利用其在传统渠道的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受到竞争压力,公司的莫斯利安酸奶和部分低温酸奶销量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业此次业绩下滑似乎早有迹象。自2015年业绩连续增长后,光明乳业在今年一季度迎来营收和净利双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98%、28.34%。

*ST因美:拿下配方注册001号,上半年业绩成果扭亏

8月23日晚*ST因美(002570)发布半年报,贝因美上半年营收为12.32亿元,同比下降4.14%;

净利为853万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3.68亿元同比增幅102.32%。上半年净利同比扭亏。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2018年上半年,贝因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为正数,约为1.6亿元,和去年同期-2.27亿元相比,增幅在170%以上。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贝因美方面在公告中表示,预计2018年1-9月净利润约为-2000万到3000万元,去年同期约为-3.8亿元。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从公告来看,贝因美上半年成功扭亏,一方面是因为主营业务逐步回暖,另一方面则是转让全资子公司贝因美豆逗100%股权收益所致。

业绩变动主要系:配方奶粉新政于2018年正式实施。

奶粉新政以后,贝因美(爱加、超冠宝、臻爱、贝因美经典优选、冠宝、艾贝可、菁爱、臻佑、致越、贝多灵、绿爱、美思雅、优睿、童臻、恩美、贝因美红爱、童享)获注册产品配方数51个,特配配方1个。

贝因美有婴儿奶粉、婴儿营养米粉、儿童奶等多个品类产品,虽然产品品类较多,但2018年上半年,贝因美营业收入主要还是来自奶粉类,约为11.56亿元,占比接近94%,同比下滑5%左右。

达能:销售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 超高端品类增长强劲

7月27日全球乳业巨头达能公布了2018年半年报。合并报表显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至125亿欧元。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生命早期营养品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良好业绩,销售收入增长约30%。此外由于市场需求不断推动,达能在中国成功拓展了超高端产品类别业务,并在所有官方销售渠道业务上不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半年报还提及,脉动在中国有稳健的市场表现。

澳优:羊奶粉成风口,上半年营收25.8亿,同比增长51%

8月14日,澳优(1717.HK)发布2018年上半年度业绩公告,今年1—6月,公司实现销售额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长51.6%至人民币25.82亿元;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人民币1.53亿元同比增长73.2%至人民币2.66亿元。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公告显示,在上半年度销售额人民币25.82亿元中,澳优自有品牌婴幼儿配方牛奶粉及羊奶粉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0.5%及67.7%分别至人民币11.7亿元及人民币9.1亿元。

雀巢:营业额439亿瑞郎,同比增长2.3%

雀巢公司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雀巢实现营业收入439.2亿法郎(约2999.2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受外汇变动影响,减少了0.5%的营业收入。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亿瑞士法郎(约398.1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雀巢中国实现营业收入34.16亿法郎(约合233.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9.24%,帮助推动亚太和非洲地区实现4.4%的有机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是雀巢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雀巢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

天润乳业: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6.42%

8月23日,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乳业”)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营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67.82万元,同比增长16.42%。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公告显示,2018 年上半年,天润乳业三大业务乳业、牧业、销售板块稳中有增。2018 年上半年,公司陆续推出被柚惑了、妙趣横生、 爆料橙、蜜了个瓜、抹茶冰淇淋等十余款产品,增加了品系多元化和时尚元素。与此同时,公司针对当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做好后续新产品的储备,以具有新鲜度、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持续推动公司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科迪乳业:上半年净利同比增一成 “小白奶”等常温奶业绩衰退

8月28日,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迪乳业”)发布2018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3.24万元,同比增长10.95%。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不过从科迪乳业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大核心市场来看,占其营收比重达44.81%的河南大本营正在“失守”,该区域上半年营收为2.6亿元,同比下降18.2%。而受划归其他市场管理影响,科迪乳业江苏市场营收下降幅度更是超过了42%。

尽管业绩双增,以科迪透明装网红“小白奶”为代表的常温乳制品营收为2.6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62%,毛利率也下降了7.46%。

事实上,科迪乳业常温奶业绩衰退在其2017年财报中就可见端倪,其毛利率下降了7.71%。科迪乳业在今年3月30日、4月13日答投资者问时解释称,其毛利率下降正是因为“网红奶”销量较大且毛利较低导致。而公司近两年新增产能未完全达产,平均固定成本较高,也是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燕塘乳业:上半年营收6.14亿元,同比增长约7%

8月29号,燕塘乳业(002732)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6.98%;净利润4448.66万元,同比下降28.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34.68万元,同比下降29.67%。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自有牧场的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建设,产奶量和原奶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网红奶粉”a2乳业收入大增68%

a2乳业(澳交所:A2M)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收入达到9.22亿纽元(约合41.66亿人民币),略高于今年5月份公布的盈利指导线,但是较去年同期则增长了68%。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即将退休的a2首席执行官Geoffrey Babidge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新财年的计划。只要交易条件没有出现什么实质性的变化,a2乳业有望取得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雅培:全球销售额达78亿美金 婴幼儿营养品销售表现强势

7月份,第二季度雅培全球销售额达到了78亿美元,同比增长8.0%。本季度雅培调整后的稀释每股收益为0.73美元。鉴于业绩取得较快增长,雅培将今年全年的调整后稀释每股收益预期上调到2.85至2.91美元。

奶粉新政落地元年,2018各大乳企半年报分析大盘点

雅培二季度全球营养品业务销售额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营养品业务连续六个季度实现良性增长。其中,婴幼儿营养品销售表现强势,亚洲地区包括大中华区及拉丁美洲地区领跑增长。在市场领先的全营养品牌全安素以及专为糖尿病人打造的营养品牌益力佳这两款产品的带动下,雅培成人营养品的销售同样表现抢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