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寄語年輕人:以知識見識錘鍊真本領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傳授知識是教育的重要功能。“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殷殷期許,值得為人師者和莘莘學子銘記在心。

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節奏不斷加快。有學者曾根據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原理,提出“知識半衰期”說法:一個專業人士的知識如果不更新,在“半衰期”後,基礎知識仍可用,但其他一半新知識卻已落伍。據測算,1950年前的知識半衰期為50年,21世紀知識的半衰期平均為3.2年,IT高級工程師的僅為1.8年。傳統學人“書讀完了”的感嘆再也不會出現,如今的學習,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還需保持加速度。增長知識見識,可以說是一輩子的功夫。

另一方面,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榮、互聯網的興盛,使得知識獲取的成本大大下降。“學好數理化”不再成為求知邊界,通識教育正不斷打開知識視野。因此,若以知識寬度論,今天學子可以完勝過去。然而,廣度之外,同樣需要有深度。書不多,反能精讀以致“韋編三絕”;誘惑少,所以心無旁騖不斷鑽研。將有限的注意力資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會有“鐵杵磨成針”的成就。因此,既要重視知識的寬度,也要重視學習的深度,在努力擴大知識半徑的同時,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識焦慮”,落入淺嘗輒止的學習路徑。

既有知識的寬度,又有知識的深度,才能在積累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卓越的見識。當前,許多領域深入發展,創新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芯片技術如何突破?人工智能領域如何推進?東西方文化如何更好交融?這有賴於“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儘管傳授高深知識的使命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養鑽研精神卻需要從小抓起。面對全球化競爭,教育者需要引導學生,擺脫簡單的記誦,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關注知識的積累,更注重思維的錘鍊。換句話說,一種好的教育,既教會學生如何數清掉落的蘋果,更激發學生思考為何蘋果是掉下來而非飛上天。

知識傳承很重要,見識的培育更關鍵。在古漢語中,“知”與“識”相連又有別。知是獲取信息,是第一層級;識是具備見解,是更高層級。由知而識,方為智慧。一方面,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注重把所學知識內化於心,形成自己的見解,才算得上學懂弄通;而另一方面,具備粗中取精的信息篩選力、去偽存真的知識鑑別力、把握時代大勢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從容不迫。從路徑上說,培養見識,離不開課堂,但也不能囿於課堂,既需要言傳,更需要鼓勵學生在敏於求知、勤於學習、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過程中去主動領悟與把握。

今天談增長知識與見識,不僅指向“上下五千年”,更要圍繞“縱橫八萬裡”。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僅要有中國情懷,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回顧歷史,中國在全球化道路上每進一步,都離不開全球視野為先導。近代化早期,有魏源等人“開眼看世界”,有林紓、嚴復等大規模譯介外國經典;改革開放初期,有勒緊褲腰帶公派留學生,更有打開國門搞建設;今天,面向更高層次的開放以及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天下觀的英才。教育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形勢及其發展變化,成為具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人才,不僅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而且能承擔起為世界、為人類作貢獻的責任。

荀子的《勸學》,為勉學名篇,其犖犖大端,要義在開篇一句:“學不可以已”。學無止境,業有專攻,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不斷錘鍊年輕人幹事創業的真本領,就一定能培養更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最強大的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