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勤奋”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没发现

在学生时代,一个班中有好多勤奋的学生,听课、背诵知识、写作业都做了,然而一考试成绩让人崩溃想撕了书本;

毕业后进入一个公司单位,总有一些同事遵守制度任劳任怨,然而他们的工作业绩总让领导翻白眼;

走进社会创业,一百个人里只有几个成功的,那些没成功的人很多也付出血汗,然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一生中,会碰到以上的人,也可能自己也沾了边。这样的人好像并不懒,甚至可以说比很多人还勤奋。问题是他们输在付出的是“失控的勤奋”上。

“失控的勤奋”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没发现

“失控的勤奋”是不自主的、被动的、重复错误的、没有成效的勤奋。并不是平常人会犯,有些大咖也会犯这类错误,就好象刘备忙了前半生还是东躲西藏没混明白,非得等诸葛亮来指点勤奋的方向才成为蜀国皇帝。那到底什么样的勤奋才会成功?

每个人的成长就是自由和自律的协调整合。勤奋要讲究主动性,要讲究方法,我们拿一般人都明白的写字来说吧。有些人写字很漂亮,有的达到书法的高度。最有趣的是很多人跟你一样上学写字,写的字可能不比你多,然而字确让人看了顺眼。什么原因?

高明的书法家会说,写字要讲法度,要练内功要临帖要做行动派,要有自律训练才会有更进一步的书法创作自由。不错,就是自律,自律的思考,自律的感悟,自律的学习……

如果一个人毛笔刚上手就想龙飞凤舞写狂草,显然是胡涂乱抹的江湖字,就是写上百年,恐怕也没什么鸟用,所花费的写字时间就是“失控的勤奋”。有说法讲书法就是“带手铐的舞蹈!”,这就是自律和自由的一种形象说法。中国的书法、国画、京剧、武术等都有博大精深的底蕴,讲究的是自律开悟练功,乃至炉火纯青后的自由创新。

“失控的勤奋”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没发现

“失控的勤奋”会让我们走弯路,浪费时间。那如果方法和目标都合拍,成功马上轰轰烈烈到来了吗?也不是,“荷花定律”发人深省。 

有一天,阿里巴巴的马云讲了他喜爱的“荷花定律”:经过漫长的冬天潜伏,春天荷花张开叶子铺满池塘。夏天,终于荷花开放的时节到了,那是不是荷花会一夜全部绽放呢,不是。荷花每一天会开放一些,然后第二天加倍开放,假如所有荷花全部绽放用三十天,那第几天荷花开放一半?

答案是第二十九天。

“失控的勤奋”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没发现

你看,从第一天的局部,到最后一天的爆发就是这样奇妙。

我们看人类的历史,到了今天有明显提速现象,嗯,有点刹不住了,大家小心啊。百年间,科技文明加速带动人类脚步,从马车到汽车,从蒸汽火车到高铁车,从手写字到手机语音输入,从一生漫步在村庄到探索月球火星,人类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每一年每一天都在开放文明之花,很可能加速到未来有一天会征服整个太阳系。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荷花定律”一样起作用。

很多人最后的成功,都有前期能量潜伏过程,就看谁能把握季节差坚持住。忍耐着没有机会的寒冬,等到机会来临时渐次绽放,最爆炸式的绚烂成功,可能就是前夜累积倍增。

也有一些人的努力让人怀疑,可能让你笑话。

“失控的勤奋”和“荷花定律”,很多人都没发现

清朝有一个学生在家中汗流满面的背书,一直背到半夜。突然从房梁上跳下来一个人骂道: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你看我在房梁上听你背我都背会了。这位“梁上君子”气愤地把书背诵一遍,然后从学生手中夺过书来扔到地上,摔门而去。

这个学生就是清朝的能人曾国藩,大部分都认为他下的是笨功夫,笑他笨。可少有人明白曾国藩是有很强自制力,能自觉思考自觉感悟学问,是中国传统修身做学问的内功,而不是拿急功近利拿学问当敲门砖,所以曾国藩越到后期越厉害,看他的《曾国藩家书》每一篇都入情入理。这也是那位一听就会的“梁上君子”永远做不到的。曾国藩这种学习方式不能称为“失控的勤奋”,他的经历就象池塘的荷花熬过寒冬,时机一到争相绽放的人生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