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在美國演藝圈,“硬漢”往往比“娘炮”更受歡迎,無論是在綜藝、電視劇、電影中,“硬漢”的戲份也比小鮮肉演員要多得多,這與他們崇尚英雄主義有很大關係。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曾經美國探索頻道製作了一檔綜藝節目,紅遍全球,節目名稱是《荒野求生秘技》,又稱《荒野求生》。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之所以這個綜藝節目會這麼火,主要是因為由貝爾·格里爾斯作主持。貝爾·格里爾斯原是英國的特種兵,受過訓練的項目有徒手搏擊、沙漠及寒地作戰、生存技能、醫療、跳傘等。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貝爾·格里爾斯這個軍人出身“硬漢”除了自身實力強硬外,也頗為符合美國的演藝圈英雄主義的文化,所以《荒野求生》節目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在電視劇方面,美國演藝圈很少選用小鮮肉,例如之前《行屍走肉》、《越獄》等系列電視劇,也是選用“硬漢”居多,《越獄》的主演溫特沃思·米勒、多米尼克·珀塞爾、阿馬裡·諾拉斯克等個個都是光頭大漢。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在電影方面,有票房號召的都是大牌動作演員,如傑森·斯坦森、範·迪塞爾、道恩·強森等,好萊塢電影的主打風格也是實力的碰撞為主,無論是漫威題材、軍事題材、賽車題材都是走動作武打路線。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而相比中國,我們受“小鮮肉”文化影響,綜藝節目大多借鑑了韓國的節目,常常會被人說為“娘炮”,這當然是無法和貝爾《荒野求生》相比的。儘管我們想打造一款“硬漢”的綜藝,但是目前未必有這個市場,目前一些綜藝節目還是靠小鮮肉來拉流量,而且,要打造一款挑戰性的綜藝,哪個演員能想貝爾這般具有生存實力。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我國在電視劇方面,也收到韓流影響,目前的主流也是用年輕的男女演員,老演員大多作為客串,而一些有實力的老演員,也專心去拍電影了,所以我們想要在短期內打造一部像《越獄》這樣的電視劇,基本不可能。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電影方面,我國這幾年來有了很大變化,好評較多的都是軍事動作題材電影,如《戰狼2》《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進步。起碼,在電影方面“娘炮”不再是主流。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而美國,之所以“硬漢”浪潮遍佈綜藝、電視劇、電影,這與他們的演藝圈文化有關,英雄主義一直是他們的主流,在美國年輕人心目中個人主義是紮在了根的。

愛“硬漢”不愛“娘炮”,看看美國的演藝圈文化

​我們其實也崇尚英雄,但要擺脫“娘炮”之風,也許應該多借鑑美國的風格而不是韓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