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谈起海珠湿地,很多广州老街坊都会想起它的前身:万亩果园。

这片被珠江冲积而成的沃土,经过海珠人的辛勤耕耘,逐渐演化为过万亩林地,园中水网纵横,果树飘香,盛产石硖龙眼、红果杨桃、鸡心黄皮、胭脂番石榴等岭南佳果。数百年来,万亩果园在源源不断供应美味之余,也作为广州“南肺”,将清新的空气输送到市区。

近日,广州日报的记者深入湿地,向读者们重新解读了这片鸟语花香、硕果累累的湿地。

果基文化史 厚积数百年

果基文化是海珠湿地的显著特色。土地“只征不转”,这是广州人谨慎考量之下给出的答案。海珠湿地保留了农用地的性质,有效保证了果基文化的延续,并促进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发展。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这种做法是对当地特色的一种保护。可以说,海珠湿地是全国唯一一单在中心城区大范围的保护性征地。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只征不转”的做法,获得了几个村村民的肯定。湿地公园优先聘请周边村社400多名村民作为农技人员、果园维护人员,由熟悉这一方水土的他们负责管养果园,照料果树、清理河道。几年努力之下,曾经杂草丛生、黑水横流的沟渠重新变得清澈通畅,果林逐步恢复生机,几百年的老荔枝树又重新开花结了果……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古老的万亩果园终于迎来华丽转身,融入到海珠湿地那一片滋润灵秀的绿意之中。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种植重环保 虫害改手捉

身处湿地生态系统之中,果农的耕作方式悄然改变,以生态为导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维持生物多样性,让果林慢慢恢复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从万亩果园到海珠湿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种植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果林—基塘的复合生态系统,让人与果树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除虫、除草、施肥,这些农活都改用更加环保的方式代替,以便最大限度上减少化学药品对生态的影响。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今年58岁的土华村村民梁鸿健,祖辈世代在此种果树为生。如今,他已是海珠湿地二期农技人员的主管了。记者在果林中遇见他时,他正戴着一顶竹帽,卷着裤腿,手提一个塑料袋——里面是需要点算的树虫。

钻心虫是亚洲热带至温带南部的重要农作物害虫,在沿海、沿江平原地区为害严重。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这是今天捉的钻心虫”,梁鸿健说,钻心虫藏身在树芯里,外头只留很小一个孔,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来。“但行家就会看。比如说,他们看到树叶发黄,就按照规律顺着枝干寻找,很快就能找到虫的位置,这时就可以用一条细细的钢丝把它们勾出来。这样的除虫方式更为生态环保。”

梁鸿健还告诉记者,“除了捉虫,还有很多野草,比如鬼针叶、水浮莲等,都需要靠人工拔掉。此外,动物也会成为农民的好帮手,就如林中有成群的野鸭,专吃水里的福寿螺。限制外来生物的数量,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改良施肥方式,也是这片生态系统的尝试。这片果林保留着涌沟状的基塘,塘中有水,岸上有排排果树。“目前,施肥就靠基塘里的淤泥。我们从基塘里翻出来,堆到岸边果树下。”梁鸿健说。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这一整套果林—基塘复合生态系统,不仅修复了果树的自然生长条件,更为生物多样性营造出多维空间。技术人员在湿地恢复中大量运用番石榴、水蒲桃、水石榕等本地树种,营造柔性水岸,为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繁殖空间。这些生物与环境相融相生,又让生态系统开始迈入良性的自我循环。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目前,海珠湿地营造的生物多样性环境,让各种生物彼此制约,相互扶持。这样形成的生态系统会更加强大稳定。

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身处湿地生态系统之中,果农的耕作方式悄然改变,以生态为导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维持生物多样性,让果林慢慢恢复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海珠湿地的生态价值最为重要。如今的万亩果林,不是不产果,而是出产更高品质的‘果实’,包括保留了当地名优果品的种子资源库,还包括生态价值和经济外溢价值。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海珠湿地占地约11平方公里。但作为一个生态节点,它的生态效应可以辐射到周边大约40平方公里。它犹如一个生态稳定器,对调节广州城市气候、净化城区空气、调控城市水体、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凸显。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就蓄水行洪来说,海珠湿地可收纳约200万立方米雨水,调蓄周边40平方公里的城区,支撑广州海绵城市建设;湿地水网与珠江相连,恢复珠江自然潮汐动力,让湿地内的水质从劣五类变为四类,部分区域达到三类,对珠江水净化的作用非常明显。

就调节区域气候来说,湿润的空气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统计,2016年湿地周边PM2.5年平均浓度为0.029mg/m^3,为全区最低,相比2013年下降19.4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5.6%,月平均相对湿度明显高于相邻市区。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如今,当游客走近海珠湖,放眼望向湖中心,不难发现一座“鹭岛”。岛上自然长出一棵构树,支撑起大半个小岛的葱绿。侧畔还散落着几株小榕。就是这么一座精致的小岛,大约吸引了120多只鹭鸟落户,在此捕鱼栖息,聚集嬉戏。与八方游客一起,尽情享受这一方绿水所带来的悠闲与惬意。

经济生态 共生共存

海外专家惊叹:仿佛看到另外一个纽约中央公园。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去年底,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广州湿地与生态(院士)座谈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第三次理事会等盛会接连召开,让海珠湿地成为展示广州生态美的一个窗口,给参观、考察的专家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沈国舫就指出:“广州市中心区域,既有白云山,又有海珠湿地,这样的城市格局在全世界都非常少见。海珠湿地只用了5年时间就有这样的生态效果,非常不错。”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财富》杂志主编穆瑞澜则惊叹,仿佛看到另外一个纽约中央公园,海珠湿地就是“经济与生态共生共存”很好的体现。

在海珠湿地周边,广州布局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作为与珠江新城、广州金融城并列的产业平台,构成了广州未来经济增长极。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摄影:覃光辉

在全国各大城市企业招商中,政策优惠、产业集聚等条件大体差不多,但是有些因素却是稀缺的,甚至无法给到的——这就是生态。在中心城区,有这样一片湖泊湿地,是广州独有的优势。

湿地纪实|城央有天堂 鱼游白鹭飞 万亩果飘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海珠湿地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者。今后,海珠湿地将继续释放无限价值,为广州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文章出处:《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