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7个区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北京市7个区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5月7日,北京市在平谷区组织召开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会,宣布本市正在编制《北京市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到2020年,平谷、延庆、通州3个区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到2022年,密云、怀柔、石景山、房山等4个区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圆满达到46项指标,才能建设一座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准的城市。

截至目前,全国已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37个,还有77个地级市、45个县级市正在开展创森活动,其中北京市有6个区正在开展创森活动。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严格的指标考核体系,包括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五大类,共46项具体考核指标。例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等。

北京建设森林城市,则不但要圆满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46项具体指标,还要结合首都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科学确定森林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比如城市绿化,要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建设城市森林、小微绿地;平原地区要在新机场、副中心等关键节点建设有景观震撼力和生态影响力的森林景观;乡村地区,要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具有浓郁北京乡愁感的森林景观。

北京市7个区率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会议现场

创建森林城市的目的是增绿提质、兴绿惠民

森林城市建设的好不好,最终将由老百姓说了算。在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中,有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两项硬性指标,这两项指标都由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对公众进行抽样调查,届时市民群众对森林城市建设是否满意,将一目了然。

北京的森林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等重点工程,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面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绿化质量,培育近自然森林,努力构建高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借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园林绿化水平,让首都市民享受更多绿色福祉;同时依托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绿岗就业、增收致富;布局一批森林休闲、生态康养基地,为首都市民带来更多高质量的绿色生态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