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曹縣有哪些名人?

遊蕩的魚7


介紹歷史上三位曹縣出身的著名將領:

吳起(前440-前381),戰國初期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衛國人,先後在魯國、魏國和楚國為官,在內政和軍事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魏國曾經率軍大破秦國軍隊,佔領了秦國西河地。在楚國領導進行變法,增強了楚國力量,但是因為得罪了楚國貴族被殺。傳世有吳子兵法,和孫武齊名的大軍事家,人稱“孫吳”。後世進入武廟十哲之一。

黃巢(820-884),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粗通文墨,但是屢試不第,有詩才,詠菊詩大大的有名啊。875年,響應王仙芝起義,幾年后王仙之被殺後,被擁戴為首領,稱“沖天大將軍”。曾轉戰大半個中國,向南只打到廣州。880年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884年兵敗在山東被殺。

孫繼先(1911-1990),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紅軍時期,是紅軍長征先遣團一營營長,曾在安順場挑選並率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抗日戰爭時期,指揮葛莊戰鬥,殲滅日偽軍900餘人,新華社向全國宣傳了這一勝利。解放戰爭時期任22軍軍長,率軍解放了舟山群島。建國後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據說將軍武功了得,毫不遜於許世友。


文綜史組


曹縣古稱之為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魯豫兩省八縣交界處,南臨商丘、民權,北接菏澤、定陶,東靠單縣、成武,西瀕東明、蘭考!

曹縣自古以來就人才倍出;

如古代:鯀,伊尹;萊茱;吳起;黃巢;等等

現代的名人有:

馬金鳳:國家豫劇大師,“豫劇功勳杯”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豫劇五大名旦之一!


崔藍田: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五大名旦之一。戲曲教育家,“崔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

馬文廣:國家級運動員,亞洲舉重冠軍。


張建啟: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指揮部指揮長!


馬文輝:原山東省舉重隊運動員,歷任山東女舉隊總教練,山東省體育局舉重、跆拳道中心副主任、中國女子舉重隊總教練


樾樾小哥4212960122


曹縣名人錄

吳起(約前440—前381) 衛國左氏(今曹縣韓集鎮北)人,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吳起為吳國王族之後,曾祖為吳王夫差,祖為太子友,友為越人攻殺。吳滅後,吳起父母逃至衛國左氏城,富累千金,生子名吳起。吳起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成人,年輕時胸懷大志,重守諾言,辦事認真。吳起休妻就是一例。吳起讓妻子織絲帶,他看到帶子寬度小於規定尺寸,就讓妻子另織,妻子說:“好”。等到織成,再去量,仍然不夠規定尺寸,吳起大怒,責備妻子既已許諾理應更改,為什麼織的仍不夠尺寸。妻子說:“我一開始織起來就不好改變了。”

 黃巢(820—884)曹州冤句(今曹縣西北)人。鹽販出身,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眾在長垣起義。翌年,黃巢起兵響應,率領數千農民武裝在曹州(今曹縣西北)和王仙芝勝利會師,共同宣誓,決心縱橫天下,除暴安民,實現“均平”的政治理想。起義軍使唐王朝統治者驚恐萬狀,朝廷立即調五路大軍合擊義軍,義軍棄曹州包圍沂州,直取淄川(今山東淄川)、青州,進而揮師河南,接連打下陽翟(今禹城)、郟城(今郟縣)、汝州(臨汝)。為避免與唐軍主力硬拼,義軍又挺進湖北、安徽,接連攻下10個州縣,橫掃千里,所向披靡。


氾勝之(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汜水(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北)人,古代著名農學家。他所編著的《氾勝之書》,總結了我國古代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經驗,記述了耕作原則和作物栽培技術,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而聞名於世。氾勝之在漢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時為議郎,知農事,後官至黃門侍郎。他曾以輕車使者的名義,在三輔(今陝西平原)指導農業生產,並使該地區獲得豐收。《漢書·文藝志》顏師在注引劉向《別錄》雲,成帝時使氾“致用三輔,有好田者師之”。《晉書·食貨志》數:“昔漢遣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


陳豐(1825~1887) 字麗清,號韶軒,曹縣魏灣鎮陳衚衕村人,光緒庚辰貢生。陳自幼聰慧,喜歡讀書,常沉醉其中,“每有所得輒快於心”。24歲考取秀才,在隨後的“科試”中,從眾多強者中脫穎而出,名震鄉里。此後,他廣交文友,勤勉好學,學業大進。在光緒六年到京城參加會試,考取貢士,由於其出色的表現,在光緒帝特批科考取士時,名登金榜。1860年,35歲時被咸豐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1863年,38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提督山東全省學政。1871年,46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修職郎、教諭。1873年,48歲時被同治皇帝授予翰林院大學士、奉政大夫。


燕肅(961—1040) 字穆之,濟陰(今曹縣西北)人。北宋科學家、畫家。祖籍益都(今青州),父燕峻遷曹州(濟陰為附郭縣),燕肅六歲喪父,勤奮好學,曾經遊學睢陽學舍(今河南商丘),先後任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宋淳化年間,燕肅舉進士,補鳳翔府觀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務。這時寇準因事降職,正在鳳翔擔任知府。一次,燕肅在寇準家觀舞,興會之時,有一個鼓環忽然脫落,無法奏樂,不免大煞風景,問遍諸匠,皆面面相覷。這時燕肅出來用環腳為鎖簧,很快便修好了。寇準非常高興。宋淳化五年(994),寇準自鳳翔召還,任參知政事。


徐繼孺(1858—1917) 字又稚,號悔齋,晚年自號蘇門山人,今曹縣鄭莊鄉徐樓村人。他自幼聰穎好學,6歲能辨四聲,11歲中秀才,15歲考選拔貢。遂即遊學濟南,同窗中他年齡最小,每次考試卻名列前茅,深得濼源書院主講匡鶴泉的誇讚。還常與泉城文人談經論史,切磋學問,多能探本溯源。不久,以拔貢朝考,選為黃縣訓導。公事之暇,他遍訪膠東名士,孜孜學問,以求教益,因而學業大進。清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十六年中二甲第四名進士,入庶常館。三年散館,成績優異,授翰林院編修,旋出任陝西省副主考。清光緒二十年出任河南省學政,二十四年,被委任為山西省清源局總辦。


柴成務(934~1004年) 字寶臣,宋曹州濟陰(今曹縣)人,是大宋開國以來的第九位狀元,柴成務博學多才,長於文學,尤擅詩詞,博聞稽古,有聲詞學。 初任陝州軍事推官。累遷戶部判官,本曹郎中。以光祿少卿之職奉命出使高麗(今朝鮮)國人信服。歷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即位,受詔修《太宗實錄》,成書後,知揚州。後官至刑部判部事。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傳》)行於世,名列《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柴成務中狀元后,出任陝州軍事推官,改曹州、單州觀察,遷大理寺。太平興國五年(980)轉太常寺。從興國八年起,歷知果州、蘇州,為兩浙路轉運使,戶部員外郎,入直史館。


戚同文(904—976)宋初楚丘(今曹縣安蔡樓鎮楚天集)人。著名學者、教育家。他出身儒學世家,從小父母雙亡,祖母帶他在曾祖母家住養,以孝名聞鄉里。祖母病逝,他晝夜哭泣,幾天不吃飯,鄉里鄰人深為感動。五代晉末,天下大亂。學校廢,禮儀衰。鄉人為教育兒孫,紛紛興建民間私學。楊愨在家鄉收徒講學,戚同文雖想上學,但因家境貧寒,不能如願。一天,他路過學舍,聽到琅琅讀書聲,不由自主走了過去。楊愨正講《禮記》,戚同文在窗外聽了,都能背誦。楊愨看到後非常驚喜,欣然免費收他為徒。戚同文聰穎強記,學習刻苦勤奮,常食不甘味,夜不解衣,一天誦經一卷,不到一年,五經都能背誦下來。


戚綸(954年~1021年),字仲言,祖籍宋州楚丘縣,生於宋州宋城縣睢陽學舍。睢陽學舍執教戚同文之子。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進士。歷知州縣,入為光祿寺丞。宋真宗即位,除秘閣校理。景德元年(1004年),拜右正言,龍圖閣待制。二年,預修《冊府元龜》。進秩左司諫、兵部員外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出知杭州,徙揚、徐、青、鄆、和州。天禧四年(1020年)冬,戚綸由於患病請求迴歸故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天禧五年(1021)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八歲。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人物生平戚綸的父親戚同文,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把他帶到孃家宋城縣養育。


李秉(?—1489年),字執中,曹縣人。明代政治家。他直言敢諫,不避權貴;執法嚴明,黜罷貪殘,一時目為朝中正氣,天下正人。李秉少年喪父,孤苦自立。他立志向學,勞作之餘刻苦攻讀,終於在明正統元年(1436年)中進士,授為福建延平推官,掌管刑獄。初任延平,有一個惡霸誣告良民為盜而霸佔其妻,李秉依法予以嚴懲。而他也被這惡霸誣陷下獄。副使侯軏為之昭雪,李秉也因此而知名。不久徵入都察院,改授戶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在宣府,他不顧豪右反對,將軍戶霸佔的民地全部清理還民。景泰二年至天順元年(1451—1457年),李秉以戶部郎中佐侍郎劉璉督理宣府軍餉。


萊朱(約公元前16世紀) 名仲虺,夏車正奚仲的第十二世孫,是繼奚仲之後又一位傑出的的薛國國君,又是商朝開國君主成湯的左相。萊朱二十四歲繼任薛國國君之位。他帶領薛民發揚先祖的優良傳統,著力改進生產工具,號召在各個村落的低窪地帶打井取水,發展農業;還倡導人們飼養牲畜,大力發展畜牧業。他設立農官,教人們用莊稼的秸稈飼養牲畜,用牲畜的糞便作為肥料來提高土地的肥力。萊朱還重視手工業的發展,對薛國的銅器製造業、手工藝品製造業、皮革、釀酒、養蠶、織帛等都有一定的改進。在萊朱的帶領下,薛國成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實力較為強大的諸侯國。而此時,夏桀奢侈荒淫,民不聊生。


 邢昺(932—1011年),字叔明,曹州(今山東菏澤)人。北宋學者、教育家。 邢昺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以通“九經”及第,授予大理評事(司法官),任泰州(今江蘇泰州市)鹽城監。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回京師任國子監丞,又調為國子博士,專做各王府的教師。宋太宗雍熙時期,升為水部員外郎。端拱元年(988年),又調任為金部郎中。 宋真宗即位後,邢昺調為司勳郎中。真宗鹹平初年(988年),升調為國子祭酒,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給真宗講《左氏春秋》等。同時,他奉真宗之命,與當時朝廷的儒家學者杜鎬、舒雅、孫奭等人,核定《周禮》、《儀禮》、《公羊傳》、《論語》


任中正(生卒年不詳)字慶之,北宋曹州濟陰(今曹縣西北)人。進士及第後,為池州推官。歷任大理評事、通判邵州,改太府寺丞、通判濮州。遷秘書省著作佐郎、通判大名府。中正為官清正,深得皇上信任。轉運使陳緯離任時,推舉中正代任自己職務,太宗說:“朕自知之。”於是召任中正為秘書丞、江南轉運副使。中正身材高長,皇帝就給他選一個大笏(上朝時拿的手板),並賜給他加長的紅衣。中正到任後,當年大豐收,賦稅和糧食都收的很充足,轉運使王子輿準備全部調往京師,中正不同意,說:“東南每年輸送糧食五百多萬石,江南佔一多半。今年有點剩餘,要考慮到歉收年份和青黃不接的時候百姓受餓。


 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曹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土地革命時期1932年8月,任紅二十二軍六十四師連長,之後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次反“圍剿”鬥爭。1933年11月,入紅軍學校學習,半年結業後,任江西模範師二團、三團三營營長。1934年10月,長征開始,調任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先遣團)一營營長。


黃揆(?-884), 唐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弟。率起義-戰各地中和三年(883)沙苑(今陝西大荔南)之戰時,為李克用部將李存貞所敗。旋與王璠攻克華州(今陝西華縣),後又為李克用軍所破。次年,與黃巢同在泰山狼虎谷犧牲。生平事蹟三年,阻止王仙芝降唐,率部獨立作戰。五年,王仙芝戰死,遂收其餘眾,被推為王,號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繼而率眾十餘萬,擺脫唐軍圍攻,乘虛南渡長江,轉戰浙東,自衢州(治今浙江衢縣)開山路700裡入福建。六年,先後上表求授天平和廣州節度使,朝廷不許。黃巢急攻廣州,即日陷之。時軍中遇疾疫,死者甚眾,諸將請“北還以圖大事”。


王道平,原名王喜太,1886年出生于山東省曹縣王莊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時期正值清廷昏庸腐敗,喪權辱國,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民族危機日趨嚴重的歲月。王道平生性剛毅豪爽,對啼飢號寒的黎民百姓寄予無限同情,對國內外反動勢力殘酷鎮壓與血腥盤剝極為不滿,立志走救國救民之路。1911年,由資產階級革命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了。在這一偉大的歷史變革中,王道平大為振奮,為報效國家,剪掉辮子,毅然從戎,後升任團長。不久,勝利果實即為北洋軍閥袁世凱所篡奪,革命遂告失敗,社會重又陷入了內憂外患的混亂之中。對此,王道平時有不平之聲:“天下被糟踏得太苦啦!象這樣殘害百姓的軍隊


韋統泰(1917~2013.06.27),男,山東省曹縣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班長、參謀、股長、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淶靈、牛崗、水口、蔚廣、東邰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副團長兼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等職,參加了綏東、錦州、營口、承德、遼瀋、平津、湘贛、衡寶等戰役戰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西南剿匪、抗美援朝,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衡陽圈APP分享


孫繼先,開國中將,大渡河18勇士第一名紅一營營長。

孫端夫,開國少將,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

韋統泰,開國少將,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張志善,少將,新疆馬蘭基地司令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