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

多水多桥

这些桥我们每天都过

却很少有人在意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但济宁真正的味道

就藏在一条条不经意就错过的桥上

走一走济宁的桥

走过你就明白济宁暗藏的情怀!

玉带桥

太白楼广场前古运河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建于1986年,此地原为玉带河汇入古运河处,故称“玉带桥”。站在身披一袭红衣的秀水城宾馆脚下,可见腰身依然伟岸的玉带桥。

南门桥

任城区运河南畔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南门桥原名“飞虹桥”。元延佑年间,诗人朱德润在《飞虹桥》一诗中描绘当时南门桥的风貌:“任城南畔长堤边,桥压大水如奔湍。闸官聚水不得过,千艘衔尾拖双牵。非时泄水法有禁,关梁夜闭防民奸。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氍(qu,同渠)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tian,同田)。太平风物知几许,耕商处处增炊烟。”

玉堂桥

老玉堂北古运河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玉堂桥,又称步行廊桥,因河南岸为济宁著名的老字号玉堂酱园而得名。玉堂桥座落在老运河上,在草桥与南门桥之间,该桥打破以前传统注重通行使用构造方式,而采取易于休憩、游览、遮阳、避雨的廊桥造型,美观大方、新颖别致,因而成为老运河上一颗璀璨绚丽的明珠。

来鹤桥

任城区来鹤巷东面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来鹤桥是为了古运河东西两岸的群众出入方便,前几年在古运河上建造的一座景观步行桥。因在不远处古时候有一“来鹤观”而得名。来鹤桥在红墙绿柳的映衬下,犹如一位秀美的可人儿,文静而又不失俏皮。

草桥

文胜街与古运河交汇处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草桥既有桥又有闸,明永乐九年(1411年)建,1967年,重建时改木桥为钢筋水泥拱桥。2007年,为适应市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重建,加宽加高了桥体,提高了载重负荷。

“一对古槐掩草桥”。元初开古运河时没有桥,为方便过河,人们用草木搭成简易的桥,叫草桥,后改成石头桥,但“草桥”这个名字应该是沿用了将近有600多年。

济安桥

济宁发电厂北侧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明永乐九年(1411年)建,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移建于主河道今址迤西,曾经改称“济阳桥”,民国时期,一度废弃。1980年4月重建,桥址稍向东移数十公尺,为大型钢筋水泥双曲拱桥。

东大寺桥

顺河东大寺门前运河上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东大寺铁桥。清真寺桥改为东大寺桥,由东大寺派生命名。东大寺悬索桥采用阿拉伯建筑形式、钢架悬索结构,美观、轻巧、方便,与东大寺融合,成为济宁的又一经典作品。

东大寺对面的清真寺,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桥和寺,放在一起显得庄严又肃穆,路过的时候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清平桥

清平巷与古运河交汇处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清平桥,原名胜利桥,此桥南通清平巷,为取“清直平安”之意,更名清平桥。清平桥建于1973年,在原来大闸桥的东边约四百公尺处,后来大闸桥被拆除。

盛泰桥

鼓楼街与古运河交汇处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盛泰桥是在原小闸口桥的桥基上重新修建的,盛泰桥的名字有盛世太平之意。也有人资料说,盛泰桥是用的开发公司的名字。这个有待考究。

马驿桥

任城区安阜街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马驿桥,是老洸河与老府河汇流经杨家坝之后的第一座桥,原来为木桥,现为改建后的。

旧时,官员或公干人员进城必须先住在东关外的官驿里,通报城里的官员,经过相应的程序,有相应的官员拜见、引导方可进城。当年济宁城区经马驿桥,东出圩子上的“半截阁门”(春秋门),即是通往兖州府和沂州府的官马大道,因而此桥是联络鲁南的咽喉。

砚水闸桥

九龙西面、工人文化宫东面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知道砚水闸桥名字的太少,但是没有不经过这桥的济宁人,九龙西面工人文化宫东面的那个桥便是砚水闸桥。原来这里有个闸口,节制小洸府河的水,小洸府河在这里通过外护城河与南门附近的老运河相连,但这里由于地势较高,形成分水岭,为便于护城或提供水源(喝水、用水无井水)或排涝需要设置闸口。

夏桥

西关复兴街北侧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夏桥,又名夏家桥,始建于明,清代道光时重修。为三洞石砌拱桥。桥头原立有重修碑记数通,桥现存在,石碑已无存。

夏桥座落在西门外小洸河上,是目前济宁市区最大、保持原貌最好的三孔纯砖拱桥,桥面仍为石板铺砌,可惜现已为危桥。老济宁有个歇后语,说谁话里有点黄,就讲“出西门往前走就夏(下)桥了”。旧时,斩杀罪犯往往都出西门,在夏桥附近执行。于2001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

太和桥

枣店阁西200米的小洸府河上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济宁这些颇有韵味的桥 你走过几个?

太和桥,明代建筑,外皮用石头,内里用青砖砌拱。是现存原貌保持较好的古桥之一,非常稀少。于2001年被济宁市列为文物重点保护。

济宁的桥,

历经了年代的风雨,

饱经过岁月的沧桑。

济宁的桥,

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沉淀着济宁人民的文化底蕴,

连接了路,

也连接了我们的记忆。

你走过济宁的哪些桥?

还有没聊到的,欢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