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安全感」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安全感”

人到了一定年紀後,容易患得患失,缺少安全感。

就拿我來說,很久以前,我以為放學沿著那條熟悉的大街回家,就是安全感;我以為把心取出來鄭重其事地換另一顆心,就是安全感;我以為勤勤懇懇努力贏取獎勵,就是安全感……

現在我知道,熟悉的大街可能出現意外,真心對待的人可能變心出軌,辛苦打拼的成果可能進了別人的腰包,原本當做真理的因果循環,卻成了因不由果,果不由因,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安全感。

跟身邊的朋友聊天,我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彷彿被不安全感捆住了手腳——喜歡的人不敢追,想做的工作不敢去爭取,對長期目標並不看好,擔心付出了什麼都沒得到,乾脆就放棄付出……即便如此,這些逃避不安的行為,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處,“空虛”、“虛無”,“迷茫”,這是他們最常提到的幾個詞。


怕了你,更怕失去你

彭浩翔有部電影,叫《大丈夫之暗戰男女》,算是把婚戀關係中的安全感,說得極為透徹了。四個男人趁他們的太太結伴旅行,一起外出獵豔,可是所到之處,總是被各種意外打斷。

原來是他們的太太,早就知道自己男人的德性,殺了個回馬槍,跟他們鬥智鬥勇。在鬼才彭浩翔的手中,捉姦的圍追堵截,活生生拍成了警匪片;用來拍照取證的相機,成了太太團的“槍械”;男人們則奮力躲避拍照,倘若不幸“中彈”,留下鐵證,就真的百口莫辯了。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安全感”

結局卻令人意外,太太團鎖定了酒店的房號,男人們渾然不覺,這時候只要殺進去,可以說大獲全勝了。然而,為首的那位太太,竟然用匿名手機,給自己丈夫發了條告密短信,男人們聞風而逃,她們當然也就撲了空。

這實在太有意思了,太太團捉姦,顯然是長期處於不安全感中,否則也不會這樣料事如神;最後太太團告密,放了男人一馬,表面上看起來,是要繼續過以前那種老是擔心丈夫出軌的不安生活,其實,她是以這種方式,避免了一種更大的不安——離婚。相比而言,那種熟悉的擔心出軌的生活,反而成了另一種層面的安全感。

雖然電影有誇張的地方,不過生活中這樣的事也常有,很多人知道伴侶出軌了,只想睜隻眼閉隻眼,如果撕破臉擺上檯面,就要面臨離婚分手、財產分割、孩子歸誰、怎麼向父母交代等等問題,這些變故,會給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巨大不安,跟這個比起來,擔心伴侶出軌的那種不安,也就變得可以忍受了。


距離能否打敗愛情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安全感”

除了出軌,還有一種情感模式,算是集不安全感之大成了,那就是“異地戀”。兩人分隔兩地,擔心對方耐不住寂寞不說,更棘手的是,要想結束異地,又面臨誰去找誰的問題——換城市的那一方,一方面是來自感情的不安,擔心去了之後不能換來好結果,得不償失;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生存的不安,擔心辭掉現在的工作,能不能在另一個地方順利開始。

這樣的雙重不安,實在是巨大的壓力,究竟由哪一方來承擔,往往關係著這段感情能否繼續,說到底,異地戀就成了雙方安全感的博弈。

我有個朋友,在旅行的時候,遇到一個熟人,由此產生了感情。她回家後不久,他們就確定了戀愛關係。相隔一千多公里,實在難解相思之苦,最後還是男方作出了讓步,辭掉工作,來我朋友這邊找她。

我當時還提醒她:這樣做出“犧牲”的一方,不安感太強烈,很容易患得患失,對感情和對你的要求也會變高,會有一種“我為了你怎麼怎麼樣”的心理,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感情。

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他們已經在一起六年了,感情還是非常好。我朋友說,即便是吵架的時候,他也從不會翻出這件事來當籌碼。

她男朋友我見過幾次,是一個情緒非常穩定溫和的人。跟他聊起這件事,我才發現,他從沒覺得來找她是一種犧牲,而是他自己的選擇。換言之,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會怨任何人。

如此看來,既然異地戀是雙方安全感的博弈,那還有很多因為異地分手的人,倒不一定是輸給了感情,而是輸給了自己的不安感。


學會與不安為伴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安全感”

除了情感生活的層面,還有一種凌駕於一切的不安,公平地籠罩在每一個人心頭。有人好端端走在路上,被從天而降的電線電成了殘廢;有人年紀輕輕體質強健,突然就得了絕症,藥石無醫……每個人的身邊都有很多這樣毫無邏輯、全沒道理的事。人類的生老病死,以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主宰著命運無常的變化。

由此可見,安全感來自恆常不變,而變化就會帶來不安。不幸的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當你意識到“現在”的時候,這個“現在”就已經成了過去。

換句話說,人類的生理心理構造,就註定了要終生處於變化的不安中。既然如此,與其想要掌控安全感,不如學會和不安感共處。

比如說,不管你如何貌美如花、溫柔賢淑,伴侶想要出軌還是會出軌,說不定出軌的對象比你醜比你笨對他還不好;不管你如何勤奮工作、任勞任怨,老闆都可能某天心血來潮解僱你……

那麼,要如何跟不安感相處呢?很簡單,就是不要試圖掌控我們無法掌控的部分,例如伴侶是否變心、老闆是否解僱我,這些原本就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不管怎麼糾結都是白費功夫。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放任自流就行了,在無法掌控的東西之外,我們要儘自己的努力,做好我們本應做好的部分,不管是學習用心經營親密關係,還是努力提升個人能力,這些技巧和經驗,最終會變成有益於我們的部分,誰也搶不走。

有意思的是,這些可以掌控的東西,恰好能夠平衡無法掌控帶來的不安,由此產生一種全新的安全感。

想想遠古時代吧,人類的祖先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要靠與大自然搏鬥才能生存。一個太有安全的人,對危險不設防,肯定死得很早;一個太沒有安全的人,根本不敢冒任何險,肯定也死得很早。根據“優勝劣汰”法則,這種太有安全感和太沒有安全的基因,都不會流傳下來。能夠流傳下來的基因,絕大多數都在安全感與不安感之間取得平衡。

試著去接納這份包含不安感的“安全感”,就是人類與自己和解的方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