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聽說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在發生事故碰撞的時候更容易自燃!”,這是真的嗎?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

有人認為渦輪增壓器的渦殼在長時間工作後會因為其中不間斷的發動機廢氣推動渦輪工作,而積累大量熱量導致鑄鐵內累積大量熱量,溫度非常高(通常高過汽油燃點)發生嚴重碰撞事故後發動機箱如果變形嚴重,有輸油管接觸渦殼的話就會引起燃燒起火。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那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汽車在日常行駛過程中,會有中冷器冷卻從發動機排出的高溫廢氣,之後再將其壓縮進渦輪內。而且車輛在行駛時有自然風冷和強制風冷,會將渦輪的溫度進一步降低,渦輪幾乎不會出現燒到通紅的恐怖情況。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此圖為實驗室極限狀態下的渦輪


並且,渦輪位置還有一層鋁製的隔熱層將渦輪和發動機艙隔離開,所以,基本不會接觸到可燃的汽油和機油。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即使在碰撞狀態下,渦輪也未必是造成自燃的主要原因,因為設計師在設計車輛的時候,都已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安放的位置儘量避開油管,除非你碰撞的時候,不是把發動機撞掉下來,而是把發動機直接撞碎掉。所以各位小夥伴不用擔心,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跟你中500w彩票的幾率是差不多。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那我們平時聽到的汽車自燃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們經常聽到的汽車自燃現象也大多數是因為汽車電路老化、接觸不良、短路、漏電引起的。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發生碰撞更容易自燃,是真的嗎?


其實自燃吸氣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時也會散發出很多熱量,說渦輪增壓會導致汽車更容易自燃這些只是一些人打出的幌子罷了,大家不要去輕易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