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唐晓峰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他最近写了一本书,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他如此动情地描绘这本书的愿景:

  “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日后走在中国的大地上,他/她看到的,不会是一个时间上特别浅的大地,而是一个浸润了漫长历史的大地。中国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丰富的历史意义。”

  “比如,当他/她走到泰山、太行山,他/她会知道这些山发生过的故事,古人在这些山上寄托过的想象与情感,并且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渐渐体味到这些故事更深层的 意义。或者,当他/她走到华北平原,他/她会意识到,这里曾经湖泊遍地,这些湖泊在古代和今天很不一样,不仅可以打渔、种荷花,还曾经是盗贼、起义者隐藏 的地方。”

  他渴望着将历史与地理、将风土与人情结合起来,快速地教给孩子们。

  简单说,就是要将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的地图和历史知识,立体化、具象化,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个人的体验和感悟。其实,不只是孩子们需要这样做,就连成人们也 需要这样做。我们每个人对家乡的了解都是丰满的、生动的,时间轴与空间轴完美交融,信手拈来。但对于除家乡外的中国其他地方,大都只是地图上的点、历史知 识中的简单叙述。这不怪我们,因为中国太大了。成年人,也只是大中国的孩子。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开启发现之旅,用双脚丈量中国大地

  其实,唐教授的愿景,正是《奔跑中国》正在帮助全中国的成年人们、跑者们快速实现的。而且可能是最高效、最刻骨铭心的一种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在飞 机、高铁、汽车为主的当今,没有什么人用双脚打量过中国的大地与历史。当你困在交通工具里的时候,你也不会思考,这样的大地与历史对于一个时空坐标中的个 人意味着什么?但马拉松,可以改变一切。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马拉松是最伟大的发现之旅。在去跑一场马拉松之前,你会先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这个城市的这个点,再看到马拉松路线图上的线,再去脑海里找一些关于这里的历史典 故和人文风情,拼凑想象。当你跑在这42公里的赛道上,体会着这个地方的海拔对应的含氧量,感受着这里的风,欣赏着这里的草木,张大眼睛,让这座城市几千 年沉淀的历史在你面前一层层打开,听着当地口音的加油声。只有在奔跑中,你的身体才能完全打开,你的努力和辛苦,汗水和泪水,让你零距离地进入了这里的历 史地理。而在赛后,我们也会去吃当地美食,去看博物馆。奔跑中国的周末,每一秒都是大发现。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奔跑中国,身临其境感悟诗词真意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当你跑完了长沙马拉松,又跑完了武汉马拉松,你对这些伟大诗句的理解和感悟才与以前彻底不同。在多巴胺 的加持下,你疲惫饥渴而又感官敏锐,你饮了这里的水,吃了这里的鱼,你跑过了一条又一条天际线,你的汗水滴入了长江。你不只是这里的看客,你进入了这里的 历史景象。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2018荣马沿海赛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你跑在荣成马拉松,在这个中国最早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一路看过去跑过去,自然能体会秦始皇在此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在此拜日主的 意境和意义。秦皇汉武看到的东西,和你一样。你也就读懂了《史记》记载秦始皇“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的气魄。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2018昆马起点:云南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2018昆马起点:云南大剧院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不在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赛体会一下昆明1900米的海拔,不在春天来这里用绿色洗洗眼睛,怎么能明白白居易的感悟?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唐教授希望:“当他再看中国地图时,就不再是简单的平原、盆地、山脉,而是可以将很多历史人物、历史场景放进去。慢慢的,这个大地在他/她心目中的地位就不一样了。什么是祖国啊?祖国就是这些东西构成的,是历史和大地一起构成的。”

  你能跑多久,《奔跑中国》帮助你对于历史地理的重构和细化就能有多久,可以是三五年,也可以是十年二十年。中华大地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跟随《奔跑中国》的脚步,探寻山川与湖海,追求美好与热爱,即刻启程。

为什么只有奔跑中国,才能真正懂中国的高山大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