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戰友吳聖堂點讚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吳聖堂是16團衛生隊75年的兵,來自浙江溫州。

他回到溫州蒼南龍港的家鄉,幾年的創業道路坎坷,收穫輝煌。 建成水廠,農場。

走進吳勝堂的建設園地,一片生機撲面而來,大幅示意藍圖首先引入眼簾。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在溫州蒼南龍港,最耀眼的就屬戰友吳聖堂的業績了。我們在北京只是聽說他的企業,今天真是眼見為實了。

在有一定規模的農場裡,看到有政治思想統帥,業務設施完全的辦公室,吳聖堂滔滔不絕介紹他的幾個產業,使我們感嘆不已。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黨員的職責,義務,紀律首先放在第一位。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整齊的辦公室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黨的形象,目標是工作的指導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員工的政治教育不能鬆懈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辦公室井井有條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我們進一步瞭解到,吳聖堂在家鄉情結的指導思想下,從03年開始從飲水思源:不忘鄉親困頓開始。首先是建個水廠,原因來自 小時候,由於這裡山區水位低,水在水井底部,母親每次打水,都要把小水桶綁在三四米長的竹竿的一頭,匍匐在井口吃力地往上拉,危險、辛苦又費時。

近年來隨著地方紡織業等行業粗放型經營發展,村裡的水資源還受到了一定汙染。為了自己深愛的家鄉的父老鄉親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他投資這個項目。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2003年10月,吳聖堂的自來水工程動工興建。第一期工程承擔了中對口、士金兜兩個村400多戶村民的飲用水供應,採用打井取水的辦法建設水廠。自來水廠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村不像城鎮,住戶分散不集中,鋪設的地下管道不僅長度長增加了大量成本,而且每經過一戶村民的屋前地頭,都要去做說服工作。從工程一開始就累得吳聖堂心力交瘁。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就拿建設水源地來說,鯨頭自來水廠採用打井取水的方法,在村裡開挖一個跨徑10米長10米寬的大井。當時施工人員花了半年多時間,一層一層地往下挖,5米,沒水;8米,沒水;10米,還是不見水……最後,挖到了17米深處,就在吳聖堂他們盼來地底下的清泉,打井工程尚未完工之時,一場雷鳴大雨,這口大井瞬間坍塌,轟然一聲,井邊的土石泥沙俱下,這口花了10多萬元打就的大井便被掩埋。看到花心血建成的工程毀於一旦,吳聖堂真的是欲哭無淚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做事不怕失敗和挫折,只要有恆心。吳聖堂堅持下來了。經過多年的擴充發展,目前,吳聖堂的鯨頭水廠的總投資達1100萬元,水廠設計使用能力30年,可供5萬人口飲用水。現有供水覆蓋範圍包括鯨頭、士金兜、中對口等13個村,供應村民4000多戶近2萬人。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吳聖堂的自來水廠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為供水範圍內的13個村等地免費安裝了41個消防栓。當地村民清楚地記得,2013年春節期間的一天夜裡1點多鐘,鯨頭村村民章靈爽家的棉紡廠發生火災,接警過來的消防車消防水管抽不到水,消防官兵只能接上吳聖堂水廠的消防栓。此時吳聖堂也趕到現場,指令水廠工作人員把供水壓力開到3碼,強勁的水柱掃向熊熊火焰,終於撲滅了大火,保住了價值幾千萬的財物。在現場,一位老太婆情不自禁地拍著吳聖堂的肩膀,連連誇讚起他。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這裡水廠的一切硬件設施齊全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水源的過濾車間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這一切不是說一說,幹幾天就可以完成的,是吳勝堂十幾年的奮鬥的結果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我們還了解到,在鯨頭村,樂意於公益事業的吳聖堂為村裡所作的修橋鋪路造水廠等公益事業有目共睹,村民們便有意向讓吳聖堂擔任村裡領導。2008年初,在鯨頭村50名黨員聯名推薦下,吳聖堂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吳聖堂當選村支書後,帶領幹部群眾修路、改廁、建民工公寓……好事做了一樁樁。在三年的村支書任期內,他沒有拿過村裡一分錢的誤工補貼,村裡至今還欠著他為村裡所墊的11萬元錢。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2009年初,宜山鎮宜一村的“名牌村支書”楊成濤來到北京碰到吳聖堂,兩位志同道合的村支書一聊就聊到為村裡做事的話題上。吳聖堂提到自己村裡有一大片坑坑窪窪的土地,決心下大力氣平整土地,增加耕地面積,這個想法得到楊成濤的贊同。

  當吳聖堂提出要平整這片拋荒了17年的土地時,個別村幹部有了畏難情緒,對他說,別管它吧,這是以前造成的,整起來多辛苦!

  經過近一年的奮戰,到2010年春,鯨頭村500多畝坑坑窪窪的拋荒地有360多畝得到平整可恢復耕種。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了精心經營好這片土地,吳聖堂沒有少費心思。由於這片土地被挖土製磚後地勢變得低窪,復耕後吳聖堂投資20多萬元建起20個排水泵,對耕地進行抽水排澇;2013年時,他又花大力氣對規模土地作進一步的大平整;為了改良土壤,去年7月份,他們到泰順縣拉來360噸牛糞作為有機肥施撒在這片耕地上以增加肥力;也是在去年,這片耕地的道路等配套設施建設完成。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這是我們看到的土地改造,的幾個過程。

在他的帶領下,村裡拉來8臺挖土機及數臺推土、拖挖機,轟轟隆隆,陣勢龐大,50多名村民投入這平整土地的戰役。與此同時,他又自己牽頭成立種植合作社,對這片平整後的土地實施承包。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農場的全盤實時監控屏幕,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一覽無餘。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農場的硬件設施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這裡是西紅柿大棚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西紅柿的秧苗已經破土而出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一座座蔬菜大棚看著十分壯觀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有的西紅柿已經長大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到目前為止,吳聖堂的鯨頭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對這片土地的投資達800多萬元。合作社每年交給村裡土地租金30萬元外,種植經營果蔬,解決村民就業等,普遍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作為鯨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他要將北京公司等方面的經濟收益繼續反哺家鄉。去年底,鯨頭村所在的雲巖社區黨委書記陳有餘帶領社區班子成員到合作社座談開會,提出和合作社聯合實施開展社區及鯨頭村美麗鄉村建設。吳聖堂將帶著對家鄉故園恆久的愛,繼續不遺餘力地造福家鄉。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吳勝堂與中央領導見面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與主席的兒媳合影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這些“口感好,味道清,甜度高,顏值更高,的西紅柿剛一上市就受到市場的歡迎和追捧,現在網購的除了江浙一帶客戶外,京廣滬下單的也比較活躍”。金色如黃金亮眼,粉紅如櫻花賞心,還有絢麗的紫黑色,誘人的青蘋果色。收穫時,慕名紛至沓來的採摘遊客和參觀者成為了偌大的現代化農業園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015年,他從臺灣引進金玉滿堂、桃太郎、臺灣黑柿、一點紅等多個西紅柿品種,經過半年多精心管理,也終試種成功。

為戰友吳聖堂點贊

  在京城安家創業的吳聖堂,由於“懷鄉工程”,他一年中幾乎有二分之一時間羈留在偏僻的鯨頭村,家鄉有深沉的愛,讓遊子吳聖堂不離不棄不願離開這感情的磁場。

  吳勝堂的事蹟先後在溫州人,蒼南新聞網,澳門華人報登載

我們為吳勝堂感到驕傲!

在我們欣賞他的業績的時候,吳聖堂的新行程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