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2018年8月4日下午,神秘的朝内81号院,由作家李昇明老师创办的文化客厅在这里举办了对话《生态主义主张》—中美文明交锋的新思维的新书分享会。聚焦工业文明中美关系,探索生态文明路在何方。

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文化客厅嘉宾合影)

文化客厅邀请《生态主义主张》新书作者金建方(世界生态科学协会会长)和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同台对话,在中美贸易战打响的气氛下,一起讨论构建新文明的迫切性,中国如何有所作为,抢先获得人类未来文明的话语权。

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此次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先生主持,文化客厅发起人李昇明作为开场嘉宾介绍中美关系中的规则和逻辑,回顾20世纪初至今的中美关系的历史变迁,并表达了中美要走向合作的期望。

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此次活动的主讲嘉宾金建方老师,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身兼学者和上市公司总裁两职,既了解美国也了解中国,

他直指工业文明的一个核心问题,“生产过剩和市场不足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传统手工业的工序虽多,一两个人可以完成;机器时代的工序更精细化,几十个工序,需要很多人完成分工合作,建设一个工厂要买土地、买设备,必须扩大生产量,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因为市场不够大,英国人要持续开拓殖民地,还引起了一战和二战;马克思写《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的原始阶段的研究是对的。美国人汲取教训,在二战后建立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七十多年来没有爆发三战,世界各国是这个贸易体系的受益者。无论如何,还是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有人套用凯恩斯的理论,以扩大市场需求,然而,这样做会形成经济发展的渠道依赖,背负的巨大债务会越来越严重。目前中国也是进入到市场过剩的阶段,为了扩大市场,中国现在也是债务规模过大,工业园区萧条,亟需解决向后工业化转型的问题。金建方老师讲述了几个后工业化特征: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谁抓住了消费者谁占据主导地位。讲究快速、多元和升级的供应,转向分散生产,外包合作,美国苹果和中国小米手机都属于这种模式。这种趋向在互联网时代变得越来越成熟。

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金建方老师还特别强调,人们忘记了或者忽略了真正的人生需求,追求各种生活体验,也是追求幸福。人可以活得有个性,所谓成功不一定是财富这个单一指标,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特别的成就,实现差异化的幸福。未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都将会重构,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现在,美国在做自我调整,与日本和欧盟的争议是贸易摩擦,与中国的争议才是贸易战。这场贸易战的竞争档次比较低,中国的2025发展版本是仿效德国工业4.0,实际上德国也不成熟,马斯克在德国生产的特拉斯应用了工业4.0,年产量不足两万辆,算是失败了,所以转向中国上海建立生产基地。概括而言,中美两国的眼睛都是盯着未来,看谁在未来文明的竞争中获得主导权和话语权。

聚焦中美文明交锋,对话《生态主义主张》

国家行政学院的张孝徳教授也做了十几年的生态文明研究,他做了几点总结:文化客厅做这个讨论很好,少数人的讨论可能影响到千里之外。肯定金建方老师分享的见解,发展生态文明是必然趋势,中国已经在十八大和十九大两次提倡生态文明,这种重视程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的生态文明应该从小孩抓起,从乡村做起,从传统文化复兴做起,从环境污染治理做起,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讨论环节,孙启明老师说,对产业资本的主导作用会下降存在不同的看法。金建方老师回复,现在还不能说是全部的趋势,但发生了部分的改变。中国市长协会的蒋晨明老师说,地方政府的官员两三年在一个领导位置,生态文明的改变是缓慢的,会不会缺乏动力?张孝徳老师回复,情况已经变了,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地方领导的年度考核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修实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马树新和东方出版社的责编李鹏飞也参加了本场活动,会场的讨论气氛和夏天的气温一样高涨,朋友们在散场后还舍不得离开。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分享,有助于从理性的角度了解中美贸易战的根源在哪里。中国和美国都存在各自的渠道依赖,想化解矛盾,就需要摆脱这个依赖。我们表达一个期望:双方拿出更高的智慧,走和平竞争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