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行难”的问题在哪里(1)

规范“执行难”的问题在哪里(1)

最近很多施工人员反映说规范"执行难",慢慢就显示一些情绪,说是"编规范"的都不懂工程,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

现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些编规范的怎么"拍脑袋"的,谈谈"执行难"的问题。

今天首篇,说规范的整体性和条文化矛盾。

实际工程中,工程师接触到的问题是成系统的。从荷载开始,梁墙板柱模型,内力分析,效应组合,组合后内力调整,极限承载力设计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存在这样一个整体中。

规范是什么?

规范是把这些工作遇到的部分重要问题摘出来研究,统一认识,技术成熟就成为条文。

注意是部分重要问题!!!也是工程师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原本工程师在实践中,是要解决一个项目整体的问题,现在规范是一个条文一个条文的给出来的,条文之间前后关联比较隐含,这就是比较碎片化了。

性急的工程师,把规范当应用手册,恨不得规范里面事无巨细都来做出规定。

另一方面,当规范中的某些规定不和他意时,又说规范管的宽,然后又把规范臭骂一顿。

首先,规范是有整体性的。设计、施工、检测前后一以贯之。比如墩基础,在设计层面取消之后,检测也就没有响应的内容。

再者,规范整体上逻辑是前后一致的。这个逻辑就是"机理",在岩土工程中,就是"极限破坏模式"。一切为了安全,而安全就是要把握住极限破坏模式。

规范以条文形式呈现,而不是以手册形式呈现,就是因为他针对的应用场景不同。规范是解决当前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提供成熟方案来指导。他不是一家之言,较大程度上反应当前工程界的共识。

把规范当做手册,必然会觉得规范"这里缺""哪里缺";

把规范当做简单的条文相加,必然觉得规范"难以理解",前后凌乱。

那么怎样才学好规范呢?

核心:要规范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

方法就是8个大字: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掌握机理,就能看透规范整体体系,然后就能理解条文之间的联系。学透了,自然就不会觉得"执行难"了。

解决实际问题就会非常灵活。

学不透,自然就会有很多"疑难问题"!

解决问题也是经常出错。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篇接着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