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娃來搗亂做家務?3個竅門培養「家務小助理」

剛做完家庭大掃除的啾啾媽媽洗了個手,打算抱抱寶寶。結果一回頭,就看見剛學會走路的啾啾不但跟到了陽臺,還拽著地拖嘻嘻哈哈地走來走去。啾啾媽趕緊一把搶過地拖,不料寶寶的手又伸向了掛在一旁的抹布。

這麼髒的東西怎麼能給寶寶碰?!啾啾媽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飛快地把抹布收到了啾啾夠不到的地方。

眼見“玩具”被搶走,啾啾一屁股坐在地上,放聲大哭。累了一上午的媽媽此刻內心也是崩潰的:娃不懂事瞎搗亂,做個家務真是難!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娃來搗亂做家務?3個竅門培養“家務小助理”


寶寶這樣做,真的是愛搗亂嗎?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一歲多左右,邁開了小腿、走穩了步子之後,就開始對廚房的鍋碗瓢盆產生興趣,或是偷偷地玩拖把抹布……總之,越是家長覺得危險和骯髒的家務工具,寶寶越是要去動一動、玩一玩。

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孩子不懂事、瞎搗亂,從而不準孩子去玩家務工具,更不要因此對孩子大動肝火。這種情況恰恰說明孩子到了“模仿敏感期”——“模仿”是指孩子重複原型所顯示的行為,表明寶寶的心智已經發展到領悟和掌握某種行為能力的時候了。

所以,如果媽媽觀察到寶寶在家長們做家務的同時,也會揀個小手絹跟在後面學著摸摸擦擦的話,請務必藏好你竊喜的笑容——是時候點亮寶寶的家務技能了!

與其做家務的時候東收西藏,嫌寶寶搗亂,

不如開放TA力所能及的小項目,把做家務當成小遊戲,玩中有學,收穫“家務小助理”也就指日可待啦!


是時候讓寶寶開始做家務啦!


伊麗莎白·潘特麗是《睡眠百科》、《寶寶不哭》系列叢書的作者。她曾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出了一份《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家長們不妨參考此表,給寶寶安排接觸適齡的家務勞動: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到垃圾桶裡。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如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3—4歲除了以上技能外,還有睡前幫媽媽鋪床,飯後自己把碗盤放到廚房水池裡,把疊好的乾淨衣服放回衣櫃,把髒衣服放到籃子裡。4—5歲要學會準備餐桌,飯後把髒的餐具放回廚房,準備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擦地,清理洗手間,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13歲以上清理冰箱、灶臺等繁雜的家務。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娃來搗亂做家務?3個竅門培養“家務小助理”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娃來搗亂做家務?3個竅門培養“家務小助理”

如何培養“家務小助理”?這些竅門請牢記!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長在引導時不妨這樣鼓勵寶寶:寶寶長大啦,所以要自己吃飯/丟尿不溼/穿衣服/收拾玩具和繪本了哦!

特別是在收拾玩具、繪本的時候,可以允許寶寶按照自己的意願,根據大小/顏色等規律擺放物品。這樣同時能滿足寶寶在這一年齡段對物品秩序敏感、堅持的要求,也是蒙氏教育中“按特徵歸類”這一教學方案的衍生玩法。


2巧用“家務盒子”

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寶寶,家長可以參考進階版的玩法:家務盒子。組成家務盒子的工具多種多樣,比如在一些雪糕棍或乒乓球上寫好自家寶寶適合或者感興趣的家務勞動,再放進一個大盒子裡。

每次幹活前,讓寶寶自己抽籤選擇負責的家務勞動。這種方法既勝過給寶寶強行安排任務,也培養了寶寶對家庭的參與度、責任感,而且還特別適合有兩個寶寶的家庭,讓兩個娃互相比賽,在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中完成家務。

此外,家長記得及時與寶寶溝通興趣愛好的變動,並觀察寶寶能力發展的進度,定期更新盒子裡的勞動內容哦~


3保持寬容,及時鼓勵

孩子的能力是需要逐漸發展的,家長們要接受寶寶在學習階段的跌跌撞撞。畢竟要做事就會出錯,不做永遠不出錯。

因此,請保持寬容與信任的心態面對家務能力進化中的寶寶哦。如果寶寶在家務勞動中表現良好,態度積極,家長應該及時鼓勵,以形成寶寶積極成長的正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