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 你不了解的事實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會不會致癌?衛不衛生?如果實在要離開,如何處置馬上喝不了的茶?看完本文就會明白這些事實。

隔夜茶 你不瞭解的事實

小青經常被身邊的朋友問到“隔夜茶”的事兒,這口茶到底能不能喝?其實這年月,誰也不缺這一口茶,也不需要省這口茶,不過愛茶之人惜茶如命的感情,卻是真切的。

所以,我們還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說,這口茶能不能喝?

最嚴重的問題無非是:“隔夜茶”是否會有致命、致癌的危險?它真有殺人於無形的威力麼?

首要問題恐怕不是“隔夜”,而是什麼是“隔夜茶”?

晚上九點泡上的茶到第二天早上7點喝,肯定是隔夜茶;早上七點泡上一杯茶,忙到下午四點才顧得上喝,肯定不算隔夜茶,但它們的遭遇是一樣的!

隔夜茶 你不瞭解的事實

所以,放置久了的茶,才是我們要討論的,而不一定是隔夜。

關於“隔夜茶”致癌的說法,來自對放置時間長的茶湯會產生“亞硝酸鹽”的擔心 ,亞硝酸鹽會在胃酸作用下,與生物胺結合形成亞硝胺,這個才是強致癌物。

不過,離開劑量說毒性,那都是耍流氓,不怕有毒,關鍵看吃多少。

亞硝酸鹽有一個安全劑量。按照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標準是1ug/ml,不超過,即安全。

對於“隔夜茶”的研究早有相關數據,來與這個安全閥值對比了,而且數據分別來自兩家科研機構。

2006年,一項發表在《安徽農業科學》的研究顯示,將茶水靜置24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到原始濃度的2.17倍,達到0.130ug/ml。

2014年,另一項關於普洱茶茶湯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研究,在25℃開放條件下將茶水靜置60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為原來的2.061倍,達到0.251ug/ml。

隔夜茶 你不瞭解的事實

比較兩組數據,會發現兩個機構的起始用水本身就有差異,但更能明確結論:亞硝酸鹽含量在合規範圍內,不會致癌。

那除了“致癌”這個問題,“隔夜茶”還會有其他問題麼?當然有。

敞開放置的茶水,會落入灰塵,並由此產生細菌繁殖,這是不可避免的,對於腸胃不好的人,會因此鬧肚子。所以,你會發現長時間放置的茶水會變得渾濁,暖溼天氣下甚至會長出一層白毛,這都是不衛生的。

隔夜茶 你不瞭解的事實

當然,要是真喝了“隔夜茶”,也沒事,不就是口感不佳麼。不用太過擔心健康問題,起碼別糾結出心病來。所以,從生活品質的角度來說,這口茶水還是別省了,泡茶後最好是一次喝完。

如果剛剛泡好的茶,一口沒喝卻要忙著其他事,要想存住忙完再喝,注意兩點:一是茶水分離;二是將茶湯密封保存;這樣可以減少灰塵進入和細菌繁殖。但即便如此,還是不要超過12小時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