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京劇大佬尚長榮:南京那條野生鰣魚留在我記憶深處

視頻節選自吉林衛視紀錄片《回家》之《尚長榮花臉人生》

78歲的尚長榮老先生8月底來了趟南京,這次不是京劇演出巡演,而是3D全景聲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路演。主創們一行下榻在夫子廟秦淮河邊,揚子晚報記者前往酒店專訪他,聲若洪鐘,步履穩健,是他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我們聊美食,他尤其記得南京蘆蒿、野生鰣魚。馬上就要耄耋之齡的他趕電影路演、出書、演出、出訪、帶新人等工作安排得密密麻麻,記者問他是否感覺吃力,他的方法是“勻著勁,跟著走,什麼事都不著急”。專訪結束後他獨自回了下房間,再次出現時戴了一頂時髦的深藍色貝雷帽,簡直就是一個上海“老克勒”,怪不得後輩們都喊他“萌主”。

“南京那條野生鰣魚在我記憶深處有個位置”

落座採訪時,尚老就很感慨地看著外面秦淮河裡的遊船穿梭說,南京真好啊。記者問他,如今電影宣傳都流行讓主創人員親自去一些城市影城,與觀眾舉行見面會,“78歲的您是不是電影項目跑宣傳裡年齡最大的呀?”尚老爽朗地大笑道,“我其實就是個70後啊。”聽過京劇唱段的人可自行想象尚老這中氣十足的笑聲。

“其實我們傳統戲劇也是要路演的,而且是家常便飯,不過我們都叫巡迴演出。”尚老記憶力特別好,他告訴記者,1986年他就到江蘇巡演過,去過興化,泰州、泰興、泰縣“三泰地區”,現在想想,可真好啊,山清水秀,魚米之鄉。

說到南京,尚老說,1951年他11歲時第一次來南京演出,“雖然我上臺早,但10歲我才開始學花臉。”如今他定居上海,對江蘇地區很是念念不忘,身為美食家的他表示,“你們南京吶,我的美食記憶裡有一條野生長江鰣魚的位置不可撼動,還有蘆蒿啊,鹽水鴨等。”

他說,江蘇的淮揚菜太有名了,南京地方特色的美食也好多,“你看,蘆蒿健康又敗火,鹽水鴨也是一絕。”不過他有些遺憾地說,如今長江野生鰣魚是不多見了,“我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來南京演出,我的幾個老師兄約我聚會,說是專門給我淘到了一條野生鰣魚,那可真是不得了啊,這對我來說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說到吃,尚老定居過三個城市,北京、西安和上海,他也非常愛看《舌尖上的中國》,他笑說,中國的餐飲美食文化真是歷史悠久,而且中國的菜確實是最好吃的,太豐富了, 不像西方菜那麼單調。“現在都說’吃貨’,其實這個詞,在我們北京人那裡,原先是有點貶義的,不過現在成了調侃的網絡語言了,以前我們都尊稱會吃的人叫’美食家’,北京叫’吃家’,就是很懂得吃。”尚老的愛吃會吃也跟戲劇生涯有關,“作為戲曲演員,應該生活豐富多彩,愛好要廣泛,不能只會演戲,也不能睜開眼就演戲,不能只有家門和劇場門,得深入生活,所以呀,演員不僅要把劇目送到基層,也有機會品嚐神州大地不同區域和民族的飲食文化。”

尚老去基層演出時,最喜歡逛逛各地的小菜場,市井風俗一下子就掌握了,“要說有什麼拿手菜呀,嗨,以前一頓飯做十幾道家常菜,這可難不倒我。不過現在年齡增長,沒那麼多精力了。”

面對面|京劇大佬尚長榮:南京那條野生鰣魚留在我記憶深處


“絕不把不理想的藝術形象帶給觀眾,力所能及時就多做一點”

說回到京劇3D電影《曹操與楊修》,這部京劇對尚老的意義非常大,“尚長榮三部曲”就是三部新編歷史劇,即1988年首演的《曹操與楊修》、1999年首演的《貞觀盛事》、2002年首演的《廉吏于成龍》。

“曹操這個全國婦孺皆知的大名人,是我敲開上海京劇院大門的介紹人。”尚老告訴記者,1987年,身在西安京劇院的他想做《曹操與楊修》這部京劇,但那會國內京劇院團還不太敢做,於是他帶著本子叩開了上海京劇院的門,1987年他跟上海京劇院合作做這部戲,1988年京劇舞臺上首演。於是1991年他就加盟了上海京劇院,也定居在了上海,“當時我還跟朋友調侃說,我那時就拿到了上海綠卡。”

2013年,十部經典京劇入選中國京劇電影工程第一批,他就主演了其中的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屢獲國際大獎。這次再與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導演滕俊傑合作,用最新科技3D立體聲電影來呈現這部有著30年舞臺演出歷史的京劇《曹操與楊修》,他覺得意義特別重大,電影版依然由自己與65歲的言興朋主演,他們正是1988年京劇第一版的主角。

拍電影《曹操與楊修》時也是夏天,每天拍10個小時,雖然攝影棚技術條件各方面都先進多了,但劇組對尚老真是心疼不已。

對尚長榮和言興朋來說,京劇表演早已爐火純青,但他們還是每天提前到場、提前準備,對一招一式都精細要求,這種藝德風格也影響了劇組所有人,可謂“言”傳“尚”教。上海京劇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影拍攝時,劇組配了武打替身,但尚老從頭到尾一個不要,全部自己來,身手了得。看過電影就知道,片中有一幕曹操下跪的戲份,因為膝蓋有老傷,導演滕俊傑曾詢問尚老是否需要請替身來完成,但尚長榮堅持不用替身,反覆下跪了十餘次,直到拍攝滿意為止。滕俊傑透露,這段戲拍到晚上12點多鐘,一次一次跪下,跪得他心裡都很難受。而記者當面問尚老,拍電影期間覺得吃力嗎,尚老繼續哈哈哈大笑說,“還可以吧,雖然我快80歲了,但我唱得還是原來的調。”他自己看過電影后評價說,“還行,沒有掉隊。”

8月底南京的天氣還是挺熱的,尚老告訴記者,這次他要跟著電影劇組去6個城市,杭州、南京、西安、石家莊、北京,最後再回到上海。

記者發現,尚老除了在京劇界依然活躍之外,他其實很忙,而且做的都是年輕人的事,連節奏也是年輕人的節奏,比如8月的上海書展上,他還帶著新書做了籤售。《曹操與楊修》電影上映了,他的第三部電影《貞觀盛事》也剛拍完,明年就能面世。記者頗為感慨時,他又笑說,“倒不是我非要這樣做,而是還在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其實早就有人問過我:’您準備唱到什麼時候啊?’我回答說:’絕不把不理想的藝術形象帶給觀眾,能所力及的時候就多做一點實事吧。”他表示,無論是《曹操與楊修》還是《貞觀盛事》都不是青春泡沫式娛樂形式,這些是他應該去做的。

“勻著勁,跟著走,什麼事情都不著急”

尚老在採訪中聲音洪亮,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也沒有停下來休息過,精氣神特別好。記者問他是否知道年輕一輩給他封了個“萌主”的稱呼。尚老又哈哈哈大笑起來,他說,很榮幸被這樣稱呼,“我也在努力追求時髦,雖然年紀大了,但求別掉隊,微信啊什麼都玩。雖然玩得還在初級階段,但我總覺得,人呢,年老了,對生活各方面都應該還有有興趣,怕的是失去興趣。”

記者趕緊問他有什麼保養秘訣,他笑說,其實這個問題好多人都問過他,“他們說,啊呀,您現在還能唱戲,生活上是不是有什麼保養的秘訣。”記者趕緊跟進:“對呀,您看,您這手臂和臉上都沒有一點點的老年斑。”但尚老從來不吃補品,他信奉“粗茶淡飯,身體強健”,“以前呢,我們年輕能吃的時候,物質不豐富,現在豐富了,但不能亂吃。”所以在飲食上稍加科學節制。

之前記者採訪過一些戲劇界的大腕,說到日常鍛鍊,他們基本都還在保持著戲曲的練功,對此尚老說,可能戲劇人都永遠年輕吧,他現在的工作安排如此密集,就等於練功了。

“其實我也在逐漸地減負,說起來辛苦也是很辛苦的,但我自己勻著勁,跟著走,什麼事情都不著急,每天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快樂生活每一天。”尚老認為自己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不大愛著急”,除非演戲拍戲,藝術上的問題他很較真,非常嚴格,甚至苛求,但不愛發火,他認為發火對身體都不好,現在就是在認真又恬淡地對待生活和工作。

“這跑完電影的路演後,我要爭取休息一段時間。”不過尚老數了數,感覺下面也還是挺忙,比如他曾經西安生活工作了32年,9月的中秋節,他要回一趟西安,有老友聚會;9月下旬有傳承版的三場京劇演出,他要去關照一下,演出前要去給年輕演員們加加工,希望他們保持一定的水準,“現在的青年演員很有靈氣,但要防止淡化和退步,永遠要不忘初心,要按當年最高水準去呈現給觀眾。”

另外,10月他還有去日本和法國的出訪任務。11月還有一個戲曲演出。數一下就覺得還挺忙,“不過,我儘量抽空,做到張弛有度,閒下來就在家休息,’一週難有兩日閒’呀,我就在家寫寫字。”

對很多老人來說,這個年齡正是含飴弄孫的時候,尚老說其實他也安排了。他告訴記者,基本上每半個月就會組織一次家族大聚會,他有三個兒子,三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大家在一起很是熱鬧。“我覺得吧,其實生活安排好了,是很愜意的。戲劇演員也得會享受生活,我日常在傳承青年演員時也是這樣,除了教會他們戲劇技藝,也傳遞給他們要不緊不慢地生活,我給青年人的,給’魚’也給’漁’。”而且他的生活態度也會感染給後輩,上課雖然很嚴格,但私下都是好朋友,尚老說除了日常也會開玩笑,經常請後輩吃好吃的呢。

面對面|京劇大佬尚長榮:南京那條野生鰣魚留在我記憶深處


快問快答:

K=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孔小平

S=尚長榮

K:你以前還很喜歡攝影?

S:以前真的很喜歡攝影,那會還不興旅遊業,去各地巡迴演出嘛,總能觀看到美景山川,比如來南京啊,必然會去靈谷寺、中山陵、玄武湖還有雞鳴寺,雞鳴寺的素齋很好啊,味道很地道。還有蘇州、揚州真是太美了。

不過那會拍的是黑白照,後來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有彩色照,現在都是數字的了,手機都能拍,但總覺得藝術含量上不如以前了。

K:現在還有時間去逛小菜場嗎?

S:以前我真是特別喜歡跟老伴去逛小菜場啊,現在精力有限,去得少了。

K:拍了京劇電影,你平時喜歡看電影嗎?

S:其實我常常跟老伴去影院看看電影,我絕對是個超級電影迷,中外電影都喜歡。不過後來看得少了,總覺得現在的電影各種歷史啊文化含量不如以前濃了。不過點贊高的片子,還是會去看。電視也看,有品位能抓人的也看看。希望群眾文化能雅俗共賞,過於俗的,我就不喜歡了。

文 |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孔小平

攝 |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 邵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