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核武器還恐怖!中國又一技術讓美國坐不住 這個女人立了大功

談到激光武器,我們不禁會想到科幻片裡,那些未來武士,手裡拿著激光槍,一槍一個外星人,一槍一個小怪獸。雖說電影是藝術加工的,但也沒有脫離現實。目前激光武器受到了各大強國的關注,其中天朝、美帝、毛子這三家是該領域的佼佼者。本期節目,小兵兵就聊一下這三家的激光武器。

比核武器還恐怖!中國又一技術讓美國坐不住 這個女人立了大功

在激光武器領域,大部分國家還停留在化學激光武器的階段。但中國在侯靜博士的帶領下,已經掌握了電子強功率激光武器。電子激光的優點是功率大、體積小、控制簡單,更適合實戰的應用。而化學激光武器由於體積龐大,需要化學藥品的補給。另外化學制劑很容易在戰爭中造成化學汙染和損害,所以只停留在實驗階段,並沒有形成武器系統。更重要的是化學激光根本不可能成為太空武器,因此,電子激光武器對我國的意義十分重要。也正因如此,侯靜被美國人譽為“激光女神”而且還被譽為比核彈還恐怖的女人!

比核武器還恐怖!中國又一技術讓美國坐不住 這個女人立了大功

目前,我國在電子激光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在2017年6月發表的《高能激光武器發展態勢》,我國在2014年11月完成了低空衛士車載式激光武器的攔截試驗。在實驗中,該武器成功擊落30多架小型飛機。展現出我國在電子激光技術的相關水平。除了電子激光領域外,我國在化學激光武器上也碩果滿滿。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在2005年成功使用化學激光武器在新疆庫爾勒反導靶場對低軌道衛星進行了致盲試驗。這足以證明我國在激光武器領域的進步。

作為最早研發激光武器的國家,美帝在60年代早期,通過戰略防禦計劃,開始研發天基和地基激光反導武器。目的是摧毀敵人的衛星和彈道導彈。這一時期的激光武器重點偏重戰略應用,美國政府不惜花費巨資,建立以化學激光為主的激光武器系統。

比核武器還恐怖!中國又一技術讓美國坐不住 這個女人立了大功

1992年美國空軍正式開始實施ABL計劃,2001年美國彈道導彈防禦局從美國空軍接手項目管理權。ABL計劃使用波音747-400F飛機作為載機,波音公司作為主承包商,激光器由TRW公司負責製造,激光波長為1.315微米,實戰型飛機將達到2兆瓦的輸出功率,實現前出部署,數百公里距離上助推段攔截彈道導彈的目標。美國計劃一個戰區部署7架ABL飛機,實戰時5架飛機形成兩條反導軌道,ABL系統設計能攔截一個或多個發射場同時發射的5~10枚彈道導彈。即使是技術較為成熟的ABL也因技術問題屢屢延期,2002年,ABL才進行了致命殺傷發射試驗,2006年美國取消了原定的部署計劃,增加試驗期待進一步成熟後再行部署。ABL原型機YAL-1A的反導試驗幾經推遲,直到2010年2月才進行首次實彈打靶試驗,但早在2009年美國國防部就取消了ABL的進一步發展,轉向技術驗證了。根據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說法,ABL系統還遠未成熟,為了實現助推段和上升段攔截,需要的激光功率要比現有的ABL功率強20~30倍,同時部署ABL需要很高的費用。很明顯,ABL還遠不能滿足實戰要求。

比核武器還恐怖!中國又一技術讓美國坐不住 這個女人立了大功

​ABL的部分技術也在美國陸軍得到應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和以色列合作的戰術高能激光器(THEL)和21世紀初的衍生型號機動戰術高能激光器(MTHEL)驗證。MTHEL是一種小型的車載激光器,用於擊落飛機,近程導彈,火箭彈等各種炮彈。2000年和2001年的靶試中,MTHEL擊落後20多枚火箭彈,不過2005年MTHEL的發展被終止。作為美國曾經最大的死敵。早在1965年,蘇聯就開始了激光武器的研製工作,並於1972年進行了威力巨大的激光武器試驗,成功使用移動式“激光炮”摧毀了空中機動目標。1973年,蘇聯成立了專門負責激光武器研發工作的設計局,出發點是應對西方太空威脅和進行導彈防禦等。依託在航空航天領域雄厚的技術基礎,1981年。蘇聯激光武器空中試驗平臺A-60首飛成功。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一度停止了激光武器的研發,直到普大帝執政,激光武器才恢復研發。目前,俄羅斯已經推出“死亡射線”定向能武器。該武器殺傷力極強,可以用激光摧毀1千米以內的無人作戰飛機。

激光武器被譽為新時代的戰場利器。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相信在未來,科幻電影的場景會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