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年輕人:遊戲好友甚至比現實中還多

互聯網時代下的年輕人:遊戲好友甚至比現實中還多


凌晨2時,黃春與同事仍在清理廚房操作檯,做著最後的收尾工作。“哐當”一聲,隨著最後一把刀被歸置到刀架上,他拍了拍手,脫下身上沾有汙漬的圍裙,掛在廚房門後的掛鉤上,一天的工作就此告一段落。

23歲的黃春在廣州大崗鎮的一家KTV後廚工作。7年前他初中畢業後,跟隨家人從廣西賀州來到廣東打工,因為文化有限,這幾年他總是在酒店後廚和KTV後廚間兜兜轉轉。黃春租的房子離工作地點步行距離約10分鐘。這間出租屋內,僅能容納下一張1.5米寬的床和一張桌子,配有陽臺和衛生間,月租200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他習慣性地躺倒在床上,掏出手機,先來上兩局“吃雞”。

進入黃春的QQ空間,幾乎每條動態都是關於遊戲的分享,並且大部分瀏覽量不超過30次,點贊量也就一兩個。這些年,不喜歡主動交友的他,遊戲好友甚至比現實中的好友還多。“打遊戲遇到厲害的、合得來的,就會加好友,下次再一起組團打boss,”他還表示,遊戲好友一般只在遊戲上有交流。

有一位和黃春年紀相仿的男生,一起在廚房工作,他們經常相約一起到網吧上網,但是他倆“玩的遊戲不同,所以也沒什麼交流,各玩各的”。

在黃春的家鄉,許多如他這般年紀的男生都已成婚生子,但他至今未談過戀愛。初中畢業後,他幾乎很少認識女生,亦從未想過談戀愛的問題。2017年春節期間,他的家人表示要幫他找老婆,黃春第一反應就是“我自己都養不活,怎麼養別人”,隨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現實生活中,像黃春這樣沉迷於遊戲社交的年輕人,不僅限於打工群體。廣西大學學生吳忠巖坦言更喜歡通過遊戲社交,在遊戲中遇到合得來的,他一般都會互加對方QQ,沒事時便會和他們聊遊戲、聊近期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現實中除了三兩好友,他一般不主動找人聊天,“現實中找好友,更需要圈子,錢、背景、人脈都不可缺”。

近年來,隨著手遊風靡,這些遊戲動輒上千萬甚至數千萬的日活躍用戶數量,使得這些遊戲成為青年群體交流的熱門話題和社交平臺。互聯網市場從業者、泛娛樂觀察者毛琳認為,以往不同的遊戲間天然有話題隔離,導致遊戲社交只能出現在單款遊戲內,幾乎很難成為全民性的社交話題。隨著遊戲行業寡頭越來越聚集,某幾個爆款遊戲所集中的用戶量越來越大,遊戲的社交屬性也會越來越突出。

在毛琳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遊戲和二次元一樣,已經成為年輕用戶的生活方式。對於從小接觸遊戲的90後和00後來說,遊戲與生活越來越難以割離。“而社交關係的融合和遊戲社交性的加強,遊戲會越來越讓人沉迷,佔用用戶更多的時間。”

互聯網時代下的年輕人:遊戲好友甚至比現實中還多


2017年10月,美圖旗下社交產品閃聊發佈《00後移動社交行為分析報告》,通過取樣近萬份00用戶調查問卷,並電話深度訪問了122位用戶,從而對00後一代的社交行為進行分析。這份報告指出,作為獨生子女一代,由於社交鏈未成形,他們對陌生人交友的接受度史前最高,有40%的社交訴求集中於“擴列”,積極認識更多陌生人。另外,談論遊戲、動漫、追劇、二次元等興趣的圈層交友佔了40%。

遊戲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年群體社交渠道的多樣性,但有專家研究發現,和現實中的社交相比,年輕一代沉溺於這種社交方式,除了會帶來錢財詐騙等風險外,對其健康個性的養成也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很多網絡社交成癮者,在網絡化的生存中需要不斷被肯定,容易造成個性脆弱的性格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