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住一屋的损友们都混得怎么样了?

算起来,我的大学四年,似乎溜得有点快。

算不上轰轰烈烈惊为天人,但也不算平平淡淡。仔细一想,又好像整个学生时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和很多人一样,都以为会有多不同凡响,但还是落了俗套。

那时我住在一个七人寝,423,还是个临时拼凑出来的,只有六个人,剩一个床铺被拿来堆了行李整整四年。一帮人天南海北聚在一屋吹牛逼,也是不容易。

毕业三年,住一屋的损友们都混得怎么样了?

按年龄排我归第三,但到了最后成了"小六",他很不爽,经常也以"小"字吆喝,"小大"、"小二",不过我一直拒绝接受。

老大家里是卖水果的,经常带水果来吃。老四总是吃得最多的那个,不过自从有次老大带来一箱木瓜后,他就很少参与这项活动了。

老五从来没见过海,所以第一次带他去时,会冲到海里去我们理解,但为什么大夏天的回来会感冒发烧加抽筋就很匪夷所思。

食物过敏这种事,总得试了才知道。对于海鲜自助后的老五来说,一个星期的上吐下泻应该够记忆深刻了。

老二开学就自带高中女友,大学四年从未拥有单身贵族光环。

老四的柜子在最角落,有次夏天下雨积水,几个星期后他的一条内裤上长了朵蘑菇。

小六为了追英语协会妹子会长,有段时间每天早起狂听cnn背单词,但最后因为戴的眼镜不好看为由被拒。倒是老大通过微信摇一摇勾搭上了会长的室友,也就是学生会会长。

果然还是很看脸。

毕业三年,住一屋的损友们都混得怎么样了?

老四和老大打赌输了,老大成了他爸爸。后来为了抄作业,老四又成了老大和老三的爸爸。但曾经我靠着自己的生活费救济全寝活了半个月,那段时间我是他们所有人的爸爸。

老二和女友同城异地,开始时,几乎每个星期六都会跨江去见她。不过后来这个时间单位成了两个星期,半个月,大半个月。但在恋爱这条路上,虽然我们都垂死挣扎过,真正走过毕业,见家长,结婚成家的,只有老二和他的女朋友。

挂科和重修并不光彩,因为并不会得到他们的安慰,只有一层又一层的疯狂嘲讽。

恍恍惚惚的四年很快。

散伙饭时,我和老五是唯二没喝醉的。

老大毕业后回了老家,子承父业,娶了个当地姑娘,现在两个儿子。

老三和老五两个人合伙干起了公司,算不上风生水起,至少开始养活得了自己。

老四也回了老家,规规矩矩考了几年公务员,但估计他都快忘了,当初自己说的,最不想过的朝九晚五生活。

我和老二决定考研,两年后,他去了上海,我则在58同城上找了份还可以的工作。

毕业三年,住一屋的损友们都混得怎么样了?

大学这个地方,可能是一切的转折点,像供给一束光折射的玻璃珠,但最终会折去哪,会不会是你想要的方向——

还是在你自己。

而那些曾经一间房里的损友,三年后都在了哪呢?

毕业三年,住一屋的损友们都混得怎么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