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这一句名言出自著名作家张爱玲之笔,民国才女张爱玲在网络上有两个固有的标签,“有才”,“凉薄”。7岁学写作,12岁发表文章,“有才”这个标签毫无争议,但是“凉薄”一词,却让无数爱她的人不断深入她的作品,指责她的,为她洗白的,两种声音交杂在一起。

张爱玲的作品很少对亲人有赞美的话,包括她的父亲张廷重、生母黄逸梵、后母孙用蕃,甚至对最亲的弟弟也非常冷漠。

张爱玲若是对前三位凉薄,那么无可厚非,毕竟张廷重是晚清遗少,不仅毒打过张爱玲,还监禁过她半年之久。后母孙用蕃打过她一巴掌耳光,生母黄逸梵在她四岁的时候抛下她和弟弟张子静远走国外,日后还突兀地检查过张爱玲是否是处女等等,这些人都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对她造成伤害。但是只有一个人是特别无辜的,那就是她的弟弟张子静。

“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

在张爱玲眼里,弟弟是一个长相特别美丽,但是为人却没志气,庸碌无为的人。这样的评价,可能张爱玲早已忘记弟弟曾和她同分过一颗糖果的童年。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图 | 张子静年少

张子静特别穷,穷到什么程度,一生都没有结过婚,同时也很平庸,没有任何作为。晚年过得非常窘迫孤独,只住在一个14平米的小房子里,曾想在乡下找一个老婆照顾自己,但是最后因为穷,还是没能如愿。

很多人都冲这个问题上指责张爱玲为什么不帮助一下弟弟,但是另一方面又有声音一边倒,认为这是道德绑架,为什么要当“扶弟魔”,张子静自己不争气只能怪他自己,张爱玲没有义务帮他。那张爱玲究竟有没有义务帮助弟弟张子静呢?我们应该要客观分析一下两人的成长环境。

张廷重虽然在日后毒打和监禁过张爱玲,但因为张爱玲天生比弟弟张子静聪明,所以父亲张廷重更愿意培养女儿张爱玲。别看张廷重是个晚清遗少,但是他也是晚清名臣之后,除了陋习满身之外,他还真有满腹经纶。张爱玲能够在7岁开始写作,并在日后大红大紫,跟张廷重为她打下的语文基础脱不了关系。所以在这个家庭里,重男轻女完全不存在,张子静才是被忽视的一方。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图 | 张子静与张爱玲

而在日后受教育方面,生母黄逸梵给了更多机会张爱玲。在十岁的时候,黄逸梵硬生生把张爱玲送去了学校。而张子静却十分凄惨,父亲张廷重宁愿把钱花在吃喝嫖赌上也不愿送他上学,而是请了一个私塾老师来家里给他上课。教的是什么?正是前朝那些四书五经,孔孟之道,科举制都废掉了,学这些根本没有用,张子静的教育条件很明显就比张爱玲差。作为一个家庭里有着血缘至亲的一员,张子静从一开始就已经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图 | 张子静与张爱玲

而在人情冷暖方面,张子静得到的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张爱玲离家出走的时候,已经和父亲离婚的生母黄逸梵选择收留了张爱玲。而当在家中不堪忍受后母对待的张子静捧着一双破球鞋去找母亲的时候,黄逸梵却让他回家,并很正经地告诉他,妈妈养不了两个。黄逸梵之所以这么做,是坚信张廷重不会放弃儿子的,但是张廷重是个没有儿女心的人,不但没为张子静娶妻,而且有一次见到张子静手上有许多出差经费,就借保管为由用掉,连儿子的出差费都坑,能说张廷重会重视这个唯一的儿子吗?

黄逸梵作为一位母亲,她完全是重女轻男,没有给过任何帮助给张子静。临终前的遗产一箱古董,全部寄给了张爱玲,帮助张爱玲渡过难关,一分都没有给张子静,不知道黄逸梵知不知道张子静比姐姐过得更艰难。我不禁要问,张子静这一生,到底从生母身上得到过什么?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图 | 生母黄逸梵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张子静的成长环境中,与姐姐张爱玲相比,受到的对待和资源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么从一个家庭发展角度来看,张爱玲自身得到的比弟弟多,但是这都不是她自己奋斗而来的,是家庭分配给她的,她靠这些资源成就了自己,那么日后她是不是有义务帮助一下弟弟?正如有一句话叫“先富带后富”。

那么张爱玲到底有没有条件帮助弟弟?是有的。

张爱玲成名得非常早,稿费丰厚,名气大,张子静曾和朋友合作开办刊物,想请姐姐约稿,但是却被张爱玲拒绝了。

“你们办的这种不出名的刊物,我不能给你们写稿,败坏自己的名誉。”

而关于金钱方面,我更加不能理解。张爱玲宁愿给三十万分手费给渣男胡兰成都不愿意资助一下弟弟,或帮他找一个妻子成一个家,晚年张子静是不是不会那么孤苦伶仃?

而关于遗产方面,张爱玲和母亲的做法如出一辙,260多万港币遗产,在当时来说非常多,那怕分一点点给张子静,张子静晚年或许可以找一个护工照顾自己,搬出14平方米的简陋小屋,但是张爱玲将这些钱全部赠送给了朋友宋淇夫妇。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图 | 张爱玲

在张爱玲和张子静这两姐弟的关系中,“道德绑架”“扶弟魔”两个词语并不适用。

“扶弟魔”的定义是什么?应该是早期资源全部偏向弟弟,日后弟弟不争气,父母长辈还要求姐姐帮助弟弟,并且以诸多藉口情感勒索姐姐一方,这是一种压榨的方式,这才是真正的道德绑架。但是张子静的环境却恰恰相反,他没人疼,没人爱,没人可怜,人人都爱姐姐。包括张爱玲成名后,也没人向张爱玲施加压力要求她帮助弟弟,所以张爱玲或许没有任何负罪感。

张爱玲的成名不可否认与她自身的努力脱不了关系,但是如果生母当初选择收留的是张子静,上学的是张子静,在家里受虐待的不是张子静,那么张子静还会是一个一生庸碌的人吗?还会被姐姐张爱玲说成是一个“没志气”的人吗?正如比尔盖茨说的那句话: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生母的遗产给姐姐,姐姐的遗产送朋友,他穷尽一生未娶却毫无怨言

值得让笔者感概的是,张子静对自己悲凉的人生,完全不抱怨任何人,并且可以看得出,张子静是一个很重视亲情的人。

这么多年以来,我和姐姐一样,也是一个人孤单地过着。但我心里并不觉得孤独,因为知道姐姐还在地球的另一端,和我同存于世。尤其读到她的文章,我就更觉得亲。姐姐待我,亦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底是永世不能改变的。

有时候我们读过太多书,人性往往却变得冷漠,帮一下弟弟就会被认为是“扶弟魔”,被要求多做一些就认为是“道德绑架”。他们忘记了亲情里有些东西是不能计较的那么清楚的,不能因为一句“姐姐没有义务帮弟弟”就抹去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相信无论帮任何人,只要自己把握好一个度,就永远都没有道德绑架。

文 | 心做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