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整改招聘3000人,這一局人工贏了AI?

快手整改招聘3000人,這一局人工贏了AI?

文 |丁悅 圖 | 網絡

本文約2100字,約需7分鐘閱讀

4月5日,快手和火山小視頻app已在安卓系統下架,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PP助手、360手機助手都已無法搜索到。同時,快手已無法下拉更新,首屏推薦的內容也以新華社、小央視頻、共青團中央等賬號內容為主,“發現”一欄的最上方寫著“落實整改 砥礪前行”的顯目標語。

1央視點名,快手危機

快手、火山上湧現出數以百計的未成年媽媽視頻讓兩大平臺成功三次登上央視大舞臺。繼《新聞直播間》《東方時空》點名批評,追問“短視頻的底線到底在哪裡?”之後,白巖松在4月2日《新聞1+1》上略顯激動地對算法推送提出疑問,“到底沒腦子的是技術,還是人?是人推送還是技術推送”?

沸反盈天的抖音快手之戰搏足了大眾眼球。快手的輕運營、去大V化和對UGC的堅持,令其成為展現中國底層青年生活的萬花筒。快手幾乎不進行內容的運營、大V的拉攏培植與明星代言,一門心思不斷優化推薦算法,它更願意把“原生態記錄”而不是“娛樂效果”放在第一位,頑強地堅持自我的原生態。這在堅持“記錄世界 記錄你”的同時,也讓快手的用戶界面大篇幅的被田間地頭、縣城廣場、出租屋內、高速路佔領。“不適感”是許多“城市青年”使用快手後的第一感覺,獵奇甚至伴有生命危險的創作在快手上備受追捧。在未婚媽媽群體走紅的事件後,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會同屬地管理部門嚴肅約談。

快手整改招聘3000人,這一局人工贏了AI?

2內容決勝用戶,算法還是人工

4月6日下午,快手在多個招聘網站發佈了關於“內容審核編輯”崗位的招聘信息,而且全國規模達3000人。崗位的工作要求中特別提到“審核用戶上傳到快手的視頻、圖片、評論的合法性、合規性......維護社區的綠色與健康......共青團員和黨員優先”。一時間“人工還是算法”的爭論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快手整改招聘3000人,這一局人工贏了AI?

自2012年今日頭條開啟算法分發的嘗試,4年之後,算法時代拉開大幕。目前在資訊信息分發市場上,算法推送的內容已超過50%。人類的信息分發模式經歷了三種主要形態:專業編輯—社交傳播—算法推送。算法模式能不能成為信息分發領域“歷史的終結”?

現在大量的應用都設置了“個性推薦”或“猜你喜歡”之類的欄目,系統會根據你的瀏覽記錄和愛好,自動為你推薦內容。根據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試圖做到更精準,算法時代是對“汝之毒藥,我之甘飴”的重新詮釋。所謂“汝之毒藥,我之甘飴”就是你覺得不感興趣甚至是垃圾的信息,對於我可能極有價值。信息偏好的差異在傳統分發模式無法得以區分,而在算法時代,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頭條,長尾信息被極大激活。算法機制下,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頭條,每條信息找到了生命,找到了該去的地方。這構成了一個全新的信息世界。藉由算法,我們甚至可以為廣告重新下一個定義,某種意義上,廣告只要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對的人面前,那麼它就是有用信息。只要切準用戶的需求,適時推薦,廣告也是有用的資訊。

然而算法並非無所不能。目前的問題主要出在算法精確性,信息源瓶頸兩個方向上。

算法精確性的誤差一方面來自於算法程序本身的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源於偶然誤差。比如算法很容易會把一個經常在網上購買項鍊、口紅和嬰兒用品的人定義為女性,而事實上這個人也可能是一位顧家的年輕父親。這也就是為什麼“今日頭條”在利用算法推送的聚合類新聞領域獲得極大成功後,還是有不少用戶抱怨收到大量不喜歡的內容推送。當用戶手滑點開某一類不是他真正需要的新聞,機器還是無一例外地記錄下來並進行標籤化,最終生成了並不屬實的用戶畫像。因而,對算法工程師來說提高精確性是永無止境的挑戰,精確到讀心術的境界或許是每一個算法工程師的終極追求。

此外,信息源的質量也深遠地影響著算法推送的效果。一個好的算法推送平臺,數量上需要抓取到足夠多的信息,並且能保持信息源的品質。信息源瓶頸不解決,再強的分發技術也會成為無米之炊。此回,快手、火山的整改正是從信息源頭入手,管控不良信息的產生渠道。

3優秀算法的背後是工程師的卓越

時至今日,雖然通過機器學習,系統對於內容類型的識別和判斷概率在不斷提高。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於內容的審核,目前主要還是依賴人工。

連業界領先的科技巨頭Google都需要僱傭超過一萬名員工充當著搜索結果評估者的角色,通過人力來改善自身產品,這或許說明了人工智能侷限性——機器還很難高度模擬出普通用戶的使用體驗,難以理解內容背後的深意從而作出準確的“人的判斷”。

快手整改招聘3000人,這一局人工贏了AI?

依賴算法不加整治的快手、火山不可避免的被受眾潮流推著走。而身為一個公共傳播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的責任不可推卸,適時適度地通過人工干預算法,將一些逃過了算法但卻不利於社會整體風尚的糟粕剔除。快手CEO宿華在道歉信裡也提到,“社區運行用到的算法是有價值觀的,因為算法的背後是人,算法的價值觀就是人的價值觀,算法的缺陷是價值觀上的缺陷。” 一個好的算法是其背後算法工程師的團隊能力和價值觀的最好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