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你準備好了嗎?

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你准备好了吗?

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你准备好了吗?

日前,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穩步推進主輔分離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實施意見及配套措施的通知》,明確到2020年,推進50家規上製造業企業實施主輔分離,發展100家市級及以上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推動60家快遞企業在泉辦事處升級為法人機構,建設20個市級及以上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培育30家市級及以上工業設計中心。

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你准备好了吗?

《通知》提出,從紡織服裝、鞋業、裝備機械、水暖建材、食品飲料、石油化工、陶瓷等優勢產業行業入手,促進傳統優勢產業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在重點環節上,從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工業設計研發、服務型製造等重點環節,針對上述重點行業進行重點支持。在轉型重點上,支持製造業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延伸服務鏈條,實現從以產品製造為核心向產品加服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促進我市制造業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培育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新業態。

A 推動製造業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示範企業最高可獲百萬補助

配套措施《關於促進服務型製造加快發展的扶持措施》明確,推動全市制造業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促進企業向上下游服務鏈、價值鏈延伸,發展服務專業化、功能多樣化、產品集成化、生產定製化等製造業服務化新模式、新業態。

對國家級、省級和符合條件的市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示範平臺,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之後每晉升一個等級按補差進行獎勵。

對年服務收入超過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且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20%的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市、縣兩級財政按30%、70%分擔)。

對製造業企業剝離服務環節,設立服務業企業的資產總額超過300萬元的,給予最高10萬元啟動資金獎勵。對製造業企業剝離設立服務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300萬元、500萬元且至少服務3家制造業企業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業協會在泉州地區舉辦全國性服務型製造、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物流等活動,最高給予100萬元補助,省級(含)以下的活動最高給予20萬元補助。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臺、行業協會組織市域內企業赴國內外先進地區開展服務型製造、現代物流、工業設計、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學習交流活動,按人均費用的3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萬元,每場活動最高補助不超過20萬元。

B 培育優勢產業供應鏈管理平臺 平臺年交易規模超5億有獎勵

配套措施《關於加快培育產業供應鏈管理平臺的扶持措施》明確,針對我市紡織服裝、鞋業、水暖建材、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行業,培育發展基於產業供應鏈管理的公共服務平臺。

對平臺年交易規模超過5億元(含)、10億元(含)、30億元(含)和50億元(含)的供應鏈管理平臺運營主體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300萬元和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市、縣兩級各承擔30%和70%)。

從紡織服裝、鞋業、水暖建材、食品飲料、石油化工、機械裝備等行業中各確定1~2個供應鏈管理公共服務平臺重點扶持對象,對金融機構依託供應鏈平臺授信給平臺會員企業的年度融資總額,根據融資額度在泉州地區銀行機構上年度實際支付的利息,按同期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給予最高30%貼息,低於基準利率的以實際利率的30%為準,單個平臺會員企業貼息總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中小微製造業企業入駐供應鏈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將上游原輔材的採購服務以外包形式委託平臺,在同一平臺年度委託採購總額超過500萬元的製造業企業,市本級財政按年度採購的5‰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獎勵資金10萬元以下的,直接由平臺統一彙總申請,並由平臺兌現給企業。

支持註冊地在省外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在我市落戶發展,優先享受我市的總部相關政策,對於年交易額超過200億元的供應鏈平臺總部落戶我市的,按“一企一策”的政策執行。

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你准备好了吗?

C 扶持工業設計中心加快發展 省市兩級政策可疊加享受

《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設計發展的扶持措施》明確,對我市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之後每晉升一個等級按補差給予獎勵。支持開展工業設計活動。行業協會、製造業龍頭企業舉辦行業性工業設計大賽,每場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獎勵;支持行業協會、製造業企業開展工業設計工作坊(營)、大講堂活動,每場給予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獎勵。

對市級(含)以上工業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在泉州製造業企業落地生產,並實現線上銷售超過300萬元的,給予製造業企業最高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國家級設計中心、國內工業設計知名機構來泉設立工業設計機構(或分支機構)的,年服務收入首次超過100萬元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製造業企業新增的工業設計外包服務,按合同實際金額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補助。對年主營業務收入首次達到200萬元、500萬元且服務至少3家制造業企業的,分別給予工業設計服務企業10萬元、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省、市兩級政策可疊加享受)。對平臺註冊研發設計人員超過200人且至少服務10家制造業企業的,按年度主營服務性收入10%給予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獎勵。

對製造業企業分離後新設立的實行查賬徵收的科技服務業企業,經認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75%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攤銷。

D 發揮智慧倉配物流對製造業支撐作用 物流企業每晉一級獎勵20萬元

《關於加快發展製造業智慧倉配物流的扶持措施》明確,對智能倉配設備設施更新改造兩年內投入不少於500萬元的,按實際投入的5%給予補助,單家企業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以智能倉配一體化服務為主的服務業企業,在滿足省電力直接交易的條件下,優先向省上推薦參與直接與發電企業開展交易。

鼓勵製造業企業將倉配服務以外包形式委託給第三方物流企業,按年實際發單量,每單給予製造業企業最高0.1元的獎勵,每家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20萬元。

鼓勵企業以租賃代購托盤(週轉箱或筐等),鼓勵物流設備共享,支持托盤、週轉箱(筐)等設備租賃,對設備年租賃金額達到50萬元的,按租賃金額(以實際合同金額為準)的20%給予補助,單家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

鼓勵企業參加創建國家等級物流企業評估,首次獲評國家“AAAAA”“AAAA”“AAA”級物流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之後每晉升一個等級獎勵20萬元。對國家級、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